|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s9 l7 d: n Q# F
6 @% y* d' G5 Z" w5 R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各种名义的网上募捐活动在网络社区风生水起,求助帖、微博劝募、淘宝义卖等活动受到网民极大关注,也引发了巨大争议。网络募捐与传统募捐有何不同?为何网络募捐频现“诈捐门”、“骗捐门”?怎样让网络公益活动走出“灰色地带”,让网络与慈善比翼齐飞?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5 y9 W4 c+ {9 j" K 网募助力民间公益
7 ]- S) t( M9 h 在我国,募集善款通常由红十字会等政府认可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牵头进行,但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绕过政府认可的公募机构,自行在网上募款,网络迅速成为民间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阵地。
# l4 j& f( m6 o) f2 Y' h4 n9 f 记者在新浪微博、天涯社区等网站看到,几乎每天都会有大量个人和团体在这些大型网络社区热门版面发布私人募捐信息,有些网站开辟了专门的版面用来“盛放”层出不穷的网络求助信息。' C; o* F5 d3 T' ~5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说,以网络募捐等形式进行的网络公益活动反映了中国社会对慈善公益事业的一种需要,也是慈善制度上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9 N; x& z8 D7 s3 f7 [ 私人网募频遭质疑
/ m4 X5 j& m& D3 J! T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众多募捐活动都是以私人、家庭或志愿者的名义进行,并没有取得合法的募捐主体资格。在身份不明确、善款使用不透明的情况下,私人网络募捐活动的合法性常常遭到网友猛烈“拍砖”。- U' P5 V; ]& A2 Z. F
因善款监管不到位而引发的舆论争议常令一些募捐发起人始料不及。网友“瘦虫弱鲸”说,受助人有时自行改变善款的用途,给募捐发起人带来很大精神压力,甚至出现募捐发起人给受助人下跪要求退回剩余善款的事情。“有些受助人以前没见过这么多钱,当他见到这么多钱的时候,他的想法也可能发生改变,可能有些人会想:我这病可以先不治,可以拖一拖,我这钱可以先拿回去盖房子,甚至可以给的我小孩去上学……这就违背了原先网友捐助的初衷,常常引起捐款网民的强烈不满”。; p. H0 a1 m2 y6 c$ @1 D
几次组织网络募捐都遭遇重重诘难,“瘦虫弱鲸”自认有些心累,如今已决定“收网归岸”,“网络募捐没有一个正确的社会认同和法律认可的主体资格,阻力比较大,很难做起来”。' [5 i/ P2 T3 h" p+ Y3 Z
期盼“转正” 呼唤扶持
; k b9 r5 C4 j, G. D% p* F 部分网民和专家认为,网络幕捐是民间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政府以包容的心态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从立法、行政等多个角度加强对网络募捐的规范,使之趋利避害,真正为民行善。
7 K2 Q2 k+ X4 j8 K2 h 师曾志建议,政府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网络募捐活动和网络公益组织,更多地采用事后追惩的方式来解决网络公益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用过多的事前预防来“堵死”网络公益的发展空间。9 n" [0 W7 m& D, F0 x) E# I8 d) a
网友“瘦虫弱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政府可以对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设定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个人和团体必要的募捐主体地位,为他们的身份“扶正”,对参与网络公益募捐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6 J/ ~/ T3 o6 M( s0 o+ X 据新华社
1 V0 X3 m$ Q2 L' j3 L.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G b, M B' `0 n+ @* v1 |
. |6 p& K0 |: p S5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