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59|回复: 0

成都弥牟镇温姓家族5代1500名子孙祭祖(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4 月 3 日 16: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  q$ S) T2 T1 s; B& y  V; s4 ?1 b" n3 w( y& n, ]

& F5 W) x& x4 w* _7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0 U& a8 L# S1 \1 M2 ?$ k$ {8 Z
温家族人祭祀先祖。. ^) d! b; C6 z: i5 [9 `; Z
  昨日,91岁的退休老师温立梧老人起了个大早。她特地穿上新买的衣裳,带着儿女、孙子和重孙四代八口人,从新都驱车赶往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6 N* [! X" C8 M: d
  “我的根就在‘温家寨子’。我很小出门在外,这次一定要回去看看。”在温立梧看来,回娘家无疑是个盛大的节日。她要去的,是正在举办的“温氏馀庆祠祭祖大会”。6年来,每逢清明前夕,温家人都聚在一起祭拜289年前入川的先祖文英公(原名:温圣远)。
0 e: m. E4 j4 W: G- P  昨日,与温立梧一同祭祖的温家人至少有1500人。族长温成然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这是恢复祭祖6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往年,后生们上完祖坟就算结束了。今年不同,除了上坟,子子孙孙都在新落成的祠堂里跪拜祖先的神位,磕头上香,表达孝心。祭拜结束了,我们坐在一起吃坝坝宴,族人之间沟通感情。”: D5 S9 w. e; y, ^) g) S" k# w3 s5 D
  5代人祭祖摆了150桌坝坝宴
& E: n3 J) X) }; J5 \8 N) h9 M  昨日上午9点,500名温氏子孙从位于弥牟镇的“温家寨子”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向入川始祖文英公的坟冢所在地红枫村。前去上坟的队伍,包括新都、广汉、彭州、什邡等地的温家人,最远的有从武汉远道而来的温家后人。半小时后,在一块立于同治年间的坟冢前,温家后人们磕头上香,放响鞭炮。
) s# z$ g) f  e) Z+ P' N; U4 G& d* E  族长温成然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文英公后代至今已有15代人,子孙后代少说上万。早在清朝时期,温氏已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后代人中过举人、出过武魁解元,出现了“温半榜”、“一解九举”的名门望族风范。
. A9 B4 m% v+ c, q6 t; H* Y  然而,到了近代,温家的祭祖活动曾中途停滞过50多年。直到2006年,“清明节祭祖”习俗在后代子孙的提倡下,再次重启。
# h+ C8 M9 x9 a& M" W  为了让更多族人祭拜祖先,温家几代人专门成立了温氏宗亲会,设立了11个省内联络员和一个省外联络处,义务号召族人参与。此后6届,参加祭拜的人越来越多,远在河南、内蒙古、贵州的温家人得知后,都曾派代表来参加。
2 m3 w7 c8 T  _# a  在温成然看来,祭祖是温家人追思先辈、感恩先祖的一种方式。为了便于后代子孙们联络感情,祭祀活动结束后,特别安排了150桌坝坝宴,供前来祭祖的5代子孙享用。9 A% B+ ]/ A- f. |1 y
  消失10年“温家寨子”又重现
* C2 j! \8 {+ g  H' [  “有请温氏九世孙女温立梧向入川考妣神位行礼!”昨日上午11点,在新落成的温家寨子里,“温氏馀庆祠”里传来祭祀官的声音。4 F, D* w. O5 a" j3 [+ m+ R
  91岁的温立梧是温家年纪最大的长者,这是她有生之年第二次来到温家的祠堂。她颤巍巍的双手指向正在与族人交谈的儿女,“我把儿女、孙子、重孙都带过来了,让他们感受这份孝心,让他们感恩宗亲。”
' j  F: }2 @9 u" F" L/ ]- C  “参加祭祖的少说有1500人以上,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大家都想看看新寨子是啥样。”族长温成然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先祖于雍正年间建成的温家寨子,向来是族人聚会的地方。2001年,因某厂在此地建厂,温家按规定将土地出让,拥有263年历史的“温家寨子”不复存在。
8 b( z6 l4 C0 H: S& H# j3 `5 A  之后,温家几代人在修族谱的过程中,兴起了重修祠堂的念头,该想法受到大量族人的支持。最后,由两名“佐”字辈的从商后人出资,在原址的不远处重新修建,最终于去年底落成。* B5 R2 n6 I2 ?( d% g5 x# J
  “今年是温家人第一次在新祠堂祭祖。以后的世世代代,子孙都会在此相聚,将孝心发扬光大。”族长温成然表示。$ U, S5 _" Y7 f$ R- [
  链接“温家寨子”
/ Q! n1 L: u% s* b6 _( V% N  清朝雍正元年,温圣远举家18人从江西省上犹县出发,历时8个多月,来到成都府新都县八阵乡(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定居。他教书育人,向后辈传授诗书礼仪。膝下3子,辛苦劳作,成就一段家业。其中,二儿子温世朗精通算术,为朝廷丈量土地,得到奖赏。后购买土地十八顷。文英公命大儿子温世明负责温家寨子的选址和祠堂的修建工作,于1738年建成。
) x& r" j- n' P+ o  清朝时期,温氏已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后代人中过举人、出过武魁解元,出现了“温半榜”、“一解九举”的名门望族风范。9 d% V0 y* f- ?1 K" p  @; u5 N- t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卢佳丽摄影刘亮6 c2 }# G: |# }: F
(编辑:SN047)
2 x+ C. W; U) T7 K; j8 y
7 u1 H; F7 a& O3 b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20 日 04:04 , Processed in 0.0768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