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O3 y F- g' P
3 k, t) \6 \' S3 }3 ^8 |6 [
7 m& K0 o3 P; J. O7 [) S. z. [ 3月2日晚,微博名为Fenng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介绍奥斯卡新科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学历情况的微博。微博中写到:“奥斯卡新科影后娜塔莉·波特曼,高中时的论文《演示糖的氧气酶制法的简易方法》进入了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准决赛。她还研究了将废热转变成可用能量形式的方法,高中毕业成绩是全 A,在哈佛获心理学学士,会讲6种语言(希伯来语,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和阿拉伯语),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天才女人啊。”
+ J2 E# K8 A1 e 该条微博随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4日15:40,已经被原文转发4016次,评论660次。素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自然不能等闲视之,3日下午发表了一条微博回应该事件。微博中,方舟子引用了Fenng的原文,并以波特曼做客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链接为证,宣称:“她只是应邀参加一堂反恐课的讨论,讨论她主演的《V for Vendetta》(即《V字仇杀队》),怎么在中国就成客座教授?”就连编剧宁财神也在一旁表示了足够的关注:“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客座教授啊?”而当日晚间,Fenng在微博中发表了一条具有更正性质的微博:“敬请注意:这个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说法有误。希望没给各位造成精神损失。还好我没用这条信息牟利,也不涉及民族大义,希望因为这条信息而关注我的微博用户取消对我的关注。”关于波特曼是否是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V4 k. ~9 }: _: k1 p% c. ^
娜塔莉·波特曼曾在2006年3月,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做客哥伦比亚大学,就自己主演的影片《V字仇杀队》,与哥大学生讨论“恐怖主义和反暴力主义”的话题。再通过新闻搜索,可以搜索到2006年3月,原来娜塔莉·波特曼确实曾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做客哥伦比亚大学,与学生展开过关于“恐怖主义和反暴力主义”的讨论。她的身份确实是“客座讲师”,而非“客座教授”。
& X3 ^4 V0 z6 W# z5 m# u
9 r( y2 }* c*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