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百度连接人与信息,腾讯连接人与人,阿里连接人与商品,人与服务之间即是第四个巨头的席位。2003年起,大众点评就为此辛苦积累,终于等到了移动互联网大爆发,手机把位置和服务弥合起来。按张涛的逻辑,似乎没有哪家公司比大众点评更符合第四巨头的想象。
( Q, O/ ~7 b# |8 J0 a" Q
4 Q7 b1 a$ w3 S1 H+ Q9 l
8 y$ H% T( d% K; ^( j6 v, v大众点评网成为火力交叉点,只是三大巨头都啃不下这块骨头
; X. V# B# [8 i4 E: s5 @# T大众点评网CEO张涛把大众点评上市的时间又延后了。
( @. \9 ]; D; f. D4 n2011年从红杉资本等机构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时,大众点评的估值就达到10亿美元。按照惯例,它应该在随后一到两年内择机上市,但它没有,相反在2012年又进行了6000万美元D轮融资。2 q4 U* C3 K: z4 ]( `& h3 ^1 w
以大众点评的规模和发展态势,上市一点都不难,问题是张涛觉得现在上市太亏了。他把大互联网(PC 移动)解构成人、信息、商品、服务四个元素,每个连接点都有产生巨头的机会。
# f+ Q' w# K t# b7 a$ `百度连接人与信息,腾讯连接人与人,阿里连接人与商品,人与服务之间即是第四个巨头的席位。2003年起,大众点评就为此辛苦积累,终于等到了移动互联网大爆发,手机把位置和服务弥合起来。按张涛的逻辑,似乎没有哪家公司比大众点评更符合第四巨头的想象。, w6 ~3 h3 f( ?& }5 @2 r
但外界不这么想。这几个月BAT频繁的收购布局中,大众点评成了假想的被收购对象。一方面,它的确是优秀的收购目标,无论冠上BAT中哪家的姓氏,都能助其早成大业;另一方面,大众点评的体量和BAT差得太远,现在就断言它能成巨头为时尚早。
- r0 ]# y! w b! z% ~3 k' j而且,无论是腾讯微信的公众平台、百度地图,还是入股高德、美团后的阿里巴巴,都直指大众点评的领地以吃喝玩乐为主的本地生活服务。
; P" t4 I* N* o7 T ]# Y4 Q( w在证明以下两件事之前,大众点评上市就等于打折出售。第一,张涛需要点时间来证明,如今大众点评做的事情,BAT做不了;第二,大众点评即将进行团购终极战,若获得头把交椅,估值能成倍增加。
. [, C9 s& C9 Y3 [+ E Q1 i8 Q, e2013年是大众点评的决战之年。对猜测和传闻,张涛充耳不闻,他很明确:互联网的确到了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但大众点评不可能被收购。8 M6 K4 d, p( T9 _9 M8 R3 L! ]* \" K- y
% y3 j, N. ?% E5 e/ i( G) f: \/ a3 ~) I9 p7 g6 D
张涛把可能被收购的公司分成三类。第一类公司具有平台属性,却更适宜在巨头的体系内发展,比如地图、邮件,这类产品很容易拥有大量的用户,却很难找到独立的商业模式。还有的像浏览器,虽然能赚钱,但通过导航服务赚到的钱远小于它对大公司的战略价值。巨头愿意花钱养一个邮件类产品,因为对品牌、用户粘度都有帮助,但没听说过哪个单独的邮件公司成功。第二类则是行业兼并,像视频行业,用收购扩大市场份额。第三类是公司本身遇到财务困难,为了生存卖身。
; F5 ]% \- u% ^7 a- g; X% m3 f现在美团已被阿里巴巴招至麾下。理论上,大众点评也应该尽快寻找靠山,以免因对手获取资本后快速扩张而战败。张涛却说,巨头对我们帮助有限,我们的确需要用户,但执行更重要,并购会让执行力下降,还有可能被大公司边缘化。不仅如此,他还要让大众点评与巨头保持最为精准的距离,要是和某一家走得太近也等同于站队,会成为另外几家的敌人。$ Z. D4 G: E) a& N$ M' O
于是,收购大众点评在逻辑上就打了死结,张涛反问:我们为什么要拿它的钱?我们又不缺钱,我们要的是资源。如果一家巨头愿意少量入股,给我们很多资源,我还可以考虑。但对方愿意吗?巨头要是只占很少的股份,它会给你资源吗?) \) ~9 O! J7 W+ C. X6 y& p
兵器一:脏活累活
/ u* R0 O/ t3 ^* L2 \& S移动互联网上,只做纯互联网产品的公司机会越来越小,新机会来自那些与传统产业结合点。张涛认为,生活服务最主要就是吃喝玩乐。其余诸如打车等细分市场,能形成不错的商业模式,但其中难有成长为巨头的商业机会。* f; M3 d2 a" p9 H# [& [
# L& _4 f" M% ]- Q
$ C' r# _ [7 ~对于吃喝玩乐,用户需求很简单,一是信息,二是优惠。其中,餐饮是生活服务核心,这正是大众点评起家的地方,无论内容、会员积累,还是品牌,后来者都很难超越。
+ [5 j1 R- W; r. l优惠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形态则是团购。现在团购已经进入冠亚军争夺战,大众点评2013年要为此与美团决战。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只要还有两强并存,行业毛利率就会被拉低,无法形成稳定的盈利。
' N" k! M: d% T7 c8 A" L/ H. ?还有一个可见的未来是预订。预订能形成真正的线上线下闭环,但预订必须建立在大众点评的信息和优惠都取得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否则打造闭环很难。2012年大众点评开始尝试预订,张涛说,目前用户和商户的反馈都不错,但要是单独做预订,很难解决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
8 F; T* ]0 a2 s; p! Q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作者:袁茵6 _( }- b8 a6 N ^$ Z; ~1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