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和抄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国内,山寨浪潮越演越烈,从单纯抄袭国外的产品到现在所谓的“微创新”,一切这样的行为都使得国内匮乏的有价值创新更加稀缺。大公司的抄袭行为和一些抄袭产品的获利也助长了山寨之风。甚至有人发明了 C2C (Copy to China) 这一缩写专门用来形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抄袭。(关于抄袭更深入的讨论可以参见之前的文章漫谈MobileRSS抄袭事件 以及从kik的拷贝猫谈创新) 。
! o& e* D" V! z+ U- L, [1 B( o山寨工厂(名字来源于国内某个以创新为口号的创业孵化器,而其中很多项目都被指出是抄袭了其他产品的理念),用清晰简洁的树状列表显示出来了哪些产品被抄袭,到底是谁抄了谁。而用户也可以自己提交更多关于抄袭的数据。
) b1 A5 I! n( y1 n+ M* @7 h目前,山寨工厂列出的仅仅是一些比较有名的的产品和其抄袭者。点击进入后,左边列出的是原创产品,而右边列出了“山寨+微创新”的产品,并标明了诞生日期和简单介绍。用户可以在下面留言发表评论。
$ t0 f' c) n( \( z8 W3 t8 H有一句话说:如果你的网站在中国大陆没有被屏蔽也没有被抄袭,那么就不算是成功。这句话有些讽刺,但更多的是无奈。什么时候,中国才会有真正的轰动性的创新?6 |% j' n- D, P
本文由Tech2IPO作者Safen Zhai 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