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V) \/ _$ n; j) i, Q- L; D
' `4 n; v9 W( H* o( a 本报讯 (记者 刘刚)安徽淮南潘集区潘集镇在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过程中多报人数套取补偿一事被查实。记者昨日从淮南市潘集区委获悉,该区决定对有关责任人问责,多名区镇官员受到行政记过处分。套取的“以奖代补”资金已责成按原渠道退回省财政。
8 P4 H+ z) N8 J! |6 C 调查组听取村民意见' _! w* b" @1 J% A6 o& D# t& H% d
潘集区相关官员介绍,本报刊发相关报道后,引起安徽省市相关领导重视,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等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要求处理。5 D; ^) i) @4 _9 J, M9 m
潘集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调查组,8月11日上午展开调查。上述官员介绍,安徽省国土厅资源恢复政治处负责人带队,进村调查并听取村民意见。# B8 i9 n+ k1 c! M& ^* N" f; k1 z
初步情况查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该镇客观上存在多报人口获取“以奖代补”资金现象,多领75.96万元,资金滞留区征迁资金专户。潘集区政府已责成按原渠道返还安徽省财政。
5 b6 A I: h; M0 [7 _5 q& E 根据安徽省“以奖代补”资金的管理办法,搬迁项目或需搬迁人口等有关情况不实,提供虚假资料套取或者骗取“以奖代补”资金的,停止拨付并追回省“以奖代补”资金,并依法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6 b, u3 ~ P+ e
镇长受行政记过处分/ l8 H( p& Z6 A6 f+ U u3 i
8月12日下午,潘集区委召开常委会,决定对多名干部和责任人问责。其中,潘集镇镇长赵庆胜、潘集镇原人大主席吕国涛,行政记过处分;潘集镇沉治办原主任张全春,行政记大过处分。# X m/ U0 A9 B( d
“这已经处理得非常重了!”潘集区委书记蒋昌盛表示,对于区所涉市管干部的处理意见,将按程序报淮南市委审批。9 q& C1 c0 v8 v8 W
潘集镇纪委书记苏多洵称,准备举行全镇干部大会,举一反三,抓干部作风建设,今后将严格要求,以群众满意为准。
* C& q9 a' ^) |; ` D 潘集区政府将对全区搬迁安置“以奖代补”资金申报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进行对照和办理,发现类似问题坚决纠正。
. V! }. r9 W7 Z4 ]- I& F$ _7 D ■ 追问' u- d2 V; _ h5 i1 e) L) I
镇官员解释为何多出1400余人/ B- o. I1 `. @2 J
“工作马虎 未核实数字”) r! T: T' g' @
根据安徽省采煤塌陷区搬迁应急工程“以奖代补”资金的管理规定,人均600元标准补偿的人口数,按照签订搬迁协议的人口数计算。潘北新村一期安置三个村民小组2200人左右,但却领到3633人的省“以奖代补”资金,多出的1400余人是如何产生的呢?
" c% j: z2 C1 [* \ 据潘集镇官员解释,此前上报搬迁人数,是由采煤企业向省里报,省里再逐级将数字下达到区镇一级核实。2009年初,潘集镇核对人数时,“工作比较马虎”,向村干部询问人数后上报,未作核实。; _6 j9 y# m, t$ W5 d2 ?
2009年,申报“以奖代补”资金时,因为搬迁村庄实际人数比计划数少,为了凑齐计划数,上报的名单把参加新农合的村民以及塌陷区周边尚未列入搬迁计划的村民上报,“多报的人是存在的,部分属于即将搬迁的采塌区村庄。”7 @5 q9 `' O3 i0 c2 L. c) Q9 x
对于最终协议人数大于三榜公示人数,潘集镇纪委书记、沉治办主任苏多洵说,那是正常的,为一些结婚、怀孕的“特殊情况”留指标,由镇政府打包处理。: _# S- u; ^" k$ R3 w2 g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5 e; J9 S U& M
6 e7 s( _$ \5 r8 I3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