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I) O5 X6 m. `
" F3 I4 Z( b. O 老高,北京一家生猪养殖场的老板。记者在京城北部一家养殖场见到了他——黝黑粗壮,伸出的手比平常人大一号。会客室里,蹲坐着一只憨态可掬的胖猪雕塑,墙上则像字画一样裱着各种有趣的标语: ——“你不喜欢吃,就不要给猪吃”9 i+ V& Z' T4 `. q# ]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存的命根子”
6 X8 z3 A2 E0 @/ a s& M ——“谁把握了猪场的温度,谁就把握了猪群”
$ E! |6 p' n/ n6 o. D# P ……
; z" P$ p* a- x6 R/ n5 y* J3 i 从17岁开始杀猪贩猪到十多年前养猪,26个年头里,43岁的老高几乎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猪肉价格所有的轮回起落。
- T( q- l+ C O. L 衡量一个养殖场的规模,是有多少头“能繁母猪”。老高现在有430多头母猪,年出栏在3000多头,在北京算是个中型。5 z& p6 W% r4 p; [$ _! F
到底是哪些因素牵动着猪肉的CPI神经?老百姓眼中的“贵”,与猪老板眼中的“贵”有何不同?北京到底还有没有“瘦肉精”,猪老板们都在吃什么样的肉?采访前,老高声明:全是个人观点——但实话实说。
2 L/ q/ H# R$ g 涨价- ?7 B- I7 R [
半年多前的因与今天的果, K5 h. ?8 w5 `3 }" e
和公开的一些说法不同,老高认为,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开春两场席卷全国的传染病,推高了今年的肉价。
3 x$ Q6 v0 R; w “这种病一般在似冷不冷,似热不热时候流行。”他告诉记者,这次从南方到北方发生过一次波及多省的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肠胃炎。这类疫病一般北方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或者春起的时候暴发。“大猪都有耐受性,没什么事儿,可哺乳小猪死亡率很高,10日龄之内可以达到100%。”8 b8 A* H% t- _" E4 S8 D8 @
“你算算,从初春到现在,基本是六个月该出栏了。”老高说,生猪从出生到屠宰需要半年左右,“包括去年流行的两次口蹄疫,真正波及的都不是当时的猪价,等六七个月后出栏的时候,因为供应的减少,猪价嗖地就起来了。”7 D- B3 O# x; u7 H
“猪肉贵,还有一个虚报数量的问题。”老高毫不讳言,“上面”只统计有多少存栏的母猪,能保证多少人吃肉。“可统计数据和最终实际相差巨大,基础母猪不够,再加上小猪的存活率只有60%。到上市的时候,其实没有这么多,有缺口,怎么办?物以稀为贵。肉价自然就上去了。”
! ]" e; e$ }0 I# ]7 A, ? “存栏的基础母猪数越来越少,生长不好的,年龄老化的,又要趁着现在价位高赶快把它卖出去,钱装兜里再说,等明年价格低的时候我再存栏。价格高峰维持的时间就越来越长。”
7 I, G5 p& ^( h3 @; g7 E. I- M: ~ 算账
* Y' C0 R! I% C3 i/ U 什么都涨了,猪肉凭什么不涨?
# z" l/ I4 J" V3 a# i4 A 有人说,猪肉绑架了CPI。+ H" ~& S- e( h0 [3 t4 a, a
“不对!”作为一名坚定的市场主义者,老高的看法与很多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相反:“猪价根本不需要宏观调控,那是瞎操心。”/ s- L! l+ I1 _! }
“市场是什么?有利润全来养,没利润,不养。猪价下来了,养殖户一看,没利润了,还是不养。猪价上去了,养殖户都来养了,存栏就多了,不用人去控制,越控制越没人养。” M, T7 h( l7 A3 \& A) n J8 I0 d
说到猪肉推高CPI,老高算了笔账:: F5 O# R6 i2 x p% r
2002年养猪场的人工费每月400元,现在是2000元,涨了4倍。作为饲料的玉米,那时每公斤0.4元,现在每公斤最少1.2元,涨了2倍。而生猪收购价格,那时是每公斤4.3元,现在大约是10.02元每公斤,只涨了不到1.5倍。
4 C7 ^; y U! W* b& i z 其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左右,玉米又占了饲料成本的66%左右,玉米的价格从年初到现在涨了400元/吨,最大涨幅接近30%。每公斤毛猪需要3.3公斤的饲料供给,这就意味着,一头100公斤左右的毛猪从出生到出栏的6个月间,光饲料就要吃掉330公斤,金额近1000元。
- @! L" C9 \ K i$ [ g# A# q “明年?猪价肯定得落!”说起价格走势,老高这样断言。
0 ^+ I6 k9 x" e* W% s9 q2 x “现在的利润,那是七个月之后的市场决定的。现在价格高,我没有那么多猪供应也没用。可是现在的价格高,刺激了很多养殖户,现在繁育量上去了,必定要导致以后价格的下跌。”在老高眼里,养猪不仅是技术活,更需要眼光。) @ j2 J6 A3 @1 U& v
疫苗+ J% m8 Q1 ?/ t
发的疫苗,白给我也会扔掉
. w5 D V2 n* k4 Q% }+ W+ ] 传染病可以一夜之间让养殖场“全军覆没”,因此,猪肉的成本不仅体现在人工、饲料上,还有一项:疫苗。4 p. @- h1 n3 R& A, l/ G( M
但说起疫苗,和其他很多猪场的老板一样,老高也是嘿嘿一笑。这是一个行内“公开的秘密”——按理,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包括猪瘟、口蹄疫、蓝耳病这些疫病经费由政府财政负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养殖户因此可以受益。6 o L2 b3 J# \8 s$ D
“可这里面就有问题。”老高直言,他这些年一直跟厂家直接要货,从哈尔滨走航空。“反正我不会用发的疫苗。关起门来说,(疫苗)白给我也会扔掉。” c, M4 t2 l# y) P. c* V# b
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年出栏约6亿头生猪,仅生猪就需每年打三种疫苗,共6针。其中猪蓝耳病弱毒苗0.8元/ml,猪瘟苗0.2元/ml,口蹄疫苗0.8元/ml,强制免疫疫苗的费用超过21.6亿元。% l6 f# B" D" W
“说白了,就是政府花了几十亿的钱,很多打了水漂。”老高说起自己的养殖户朋友:“有用了发的疫苗,猪还是死了。吵吵着要打官司,我就问他一句话,这些年你听说过有因为疫苗打官司赢了的吗?”
+ ~; ]% s: \/ j7 U3 o, O( q1 W 其实,老高透露的这些内容并不新鲜。
1 _) q% a+ u9 B# c$ N6 F 据媒体报道,目前实行的免费疫苗机制存在问题。一是强制免疫疫苗采取政府招标的形式。由于招标方尽量压低价格,而企业为了盈利,会以各种手段弥补。有养殖户形容现在“两针的量不如过去一针的量”。另外,疫苗需在低温冷冻条件下保存,从兽医总站到养殖户经过多道环节,如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出现问题,疫苗在到达养殖场之前就可能已经失效。
, p- I J9 A. @2 ~( o8 e 但买好疫苗的钱是决不能省的。为此,老高这个3000多头的中型养殖场,每年得多掏十几万。“养殖户最怕猪得疫病。不同的猪场菌群不一样,毒株不一样,免疫程序不一样。但一旦得了会迅速传染,损失成倍增加。疫病是导致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l6 b- i8 e& w1 T7 z2 i
瘦肉精
; ^7 B0 }$ ]) p- a9 \) @6 @ 北京猪种新
8 u4 f9 G- |+ s 不用靠这个
. F' h/ _" H# ^2 J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引到了养猪行业。那么,北京到底有没有“瘦肉精”?
2 w6 { Z' @# R/ n* I 北京没有——老高断言。他说,自己可以拍着胸脯保证。
* g, h$ c" d$ y. S: K 为什么没有?老高给出了原因:过去添加“瘦肉精”的目的,是刺激瘦肉的生长。而现在,“全是外国猪,品种更新了,瘦肉率也能达标,干吗还需要瘦肉精?”老高说,自己搞了10年的养猪,北京早没了这种市场需求。5 l. w* e! H" g& B
“以前我是杀猪的,用了瘦肉精的猪,那肉——漂亮!自然就卖得比别的贵。”他说,现在不用瘦肉精,也能出这种肉。; e) X+ [, o K) I
“专家讲三元杂交优势,怎么个三元法?比如先是‘长白’+‘大白’,养出‘长大’,或者‘大长’,再和‘杜洛克’父系配,配出来‘杜长大’,最后能达到2.8-3比1的饲料猪肉比来。”从老高的口中冒出一串的专业术语来。. C8 p* L% {8 A$ J0 Z: E ?
老高于是详细解释,原来“长白”和“大白”、“杜洛克”是三种著名的瘦肉型品种,将前两者杂交后,再与第三种瘦肉型品种的公猪杂交,得出的品种可以达到63%以上的瘦肉率。如此就可以不用瘦肉精了。2 X ~" B5 u& n3 h. V p) w1 W3 R
据记者了解,三元杂交的品种瘦肉率一般可达60%以上,有的能够达到65%。在正常饲养的前提下,就算使用瘦肉精,瘦肉率也只能提高5%至7%。) l" v1 y5 `7 q2 ^: O* N
“10年前顺义有一个案子,有人用瘦肉精,抓起来了。现在品种改良了,没人再冒这个风险了。”老高说。
( a8 Q% g6 v& R 那为什么一些地方还是会发生“瘦肉精”事件?老高的判断是,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品种更新没跟上。“都像北京这样,不会出现‘瘦肉精’。”1 p5 Y- W% `+ {' _( R3 P. V* o% t
安全猪肉$ ?+ A0 w! s7 Y* w& J5 q; k8 g
买肉得找那种- M& x6 n1 o! t8 R; y% H1 g, k1 h
有二指厚膘的# a, \0 r# `0 t& f9 a5 d
解释了瘦肉精,老高又聊起了吃肉的话题,向记者传授起买肉的“绝招”。+ X; f0 `+ j l& l
老高说,市场上以前有一种泔水猪,是四五百斤的大肥猪。“油有一拃厚,”他用食指和拇指比画了一下说,这种类型的猪肉已经很少见了。 - P: u. m, w$ E# E# ~3 z1 ^3 Z3 G
另一种就是商品猪,老百姓平常买的肉都是这种类型。* \9 S0 G5 u" U0 |
“背膘一指厚的肉,不要买。”老高伸出个手指头。“还有你看那种只有一层皮的,全瘦,但(好)猪不会长成这样。”老高说了原因:“太瘦的,那种不到150斤就出栏的,全是瘦肉,肯定有毛病。有毛病的就会提前卖掉。”
% ~3 }* G$ r1 Z. `4 S6 ]& c 记者提出一个问题:在超市买的肉是不是比农贸市场的质量更好?" J% x, A* ?# W2 r* X( D
不尽然——老高说,超市的肉,算上分割、包装、人工、损耗,算上养殖户资金的周转时间,自然会比农贸市场的肉贵些,“要不钱从哪里出?”# p$ ]+ h0 j% m& ~4 {1 c
他介绍,超市里卖的一指膘的,反而算是特级肉,因为瘦肉多。稍微肥一些的,二指膘,算一级。最后到大肥的,算等外。太肥的肉,多分销到外埠。虽然二指膘的肉算一级,但这种肉最好。为什么呢?“身体壮、体质好,而且到150斤以后,基本不用用药了。基本上这种猪没什么毛病。太肥也不好,白膘厚度在两指厚,最好。”老高说,他自己就吃这种肉。
8 i4 @) u4 V' l3 e$ h, Z “另外,剁碎的排骨,我不主张买。”老高解释,商户可以掺杂进去有毛病的肉骨。他承认,自己当年杀猪的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所以要买就买大块,现剁的最好。” “唠叨”到最后,老高表示,自己说的这些会招一些人记恨,“但我只是实话实说”。甘南摄
, W' b8 @$ R0 g$ C4 F: s4 B8 _.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5 r% d. n! y9 B2 C/ Q( F
+ a* w: z" R# D) O4 M0 U#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