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 M+ \6 }4 d9 ^, W' t1 [* g& {" a
9 Q8 A) W. e- [( G 调味品协会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合法的食品生产原料
% J% c( H4 I u. U: _9 y 本报讯 (刘俊 何颖思)昨日,本报有关港媒曝光不法商人制造“化学酱油”的报道引起了各方关注。而中国调味品协会昨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出《关于“媒体曝化学物质配制酱油”问题的说明》,称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区分问题,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为了分类管理、指导生产、引导消费”。, R% ^ h) S% s) A+ g
新国标将降低争议物质含量
$ Y! r+ x4 x d; V6 I- c 昨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出了《关于“媒体曝化学物质配制酱油”问题的说明》,表示所谓“化学酱油”的问题是“旧话重提”。说明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只是生产配制酱油的原料之一,也是国内外都允许生产的一种食品原料,并非什么“化学物质”。我国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对其中的氯丙醇的限量也有明确规定。6 u! E0 T0 |6 d9 s; P& X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区分问题,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为了分类管理、指导生产、引导消费。至于是否制定区分标准,属于行业内讨论的问题,“我们希望参加过标准讨论的企业和个人充分发表不同意见,但不要把讨论中未有结论的问题公开披露,以免形成误解给行业管理造成矛盾。”( M5 [$ Q! M' A% P" ]
说明称,目前《国家酱油食品安全标准》、《国家食醋安全标准》都在修订中。新标准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制定相关的包括污染物在内的各项指标。" _) v8 V$ U. b+ D
致美斋有关负责人昨日透露,酱油的新国标计划将三氯丙醇等具争议的物质限值大幅降低。不过他强调,标准的修改内容最终还是以公布的为准。2 M+ _3 @3 T1 k F- m% W3 T' t. w
酱油是否含黄豆成分无法检测
% p% U4 T5 ?% L* r* I% u 尽管港媒指“化学酱油”能配制得出,但昨日有读者提出,按照香港媒体报道列举的7种物质配制酱油,会不会比酿造酱油还贵?
, k: p% Y4 @. X6 c5 U4 n' u 李锦记技术部门有关负责人昨日强调,只用港媒所说的这7种物质配制酱油在我国肯定是不允许的。7种成分中包括了酵母提取物,这个价格的确比较贵。但是上述负责人表示,配制酱油的主要成分是水、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其他物质的配制比例只有约1%左右。这位负责人解释,所谓植物水解蛋白主要来自豆粕,目前售价每吨在1000~3000元不等。所以她认为,7种物质配制出来的酱油成本不会比酿造酱油高。
, \" P6 M( c5 B5 R. b4 E* b5 v1 V) P 那么酱油能否检测出有无黄豆成分?昨天,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广州市质检院,该院食品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只能检测酱油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有黄豆成分却无法检测。她表示,目前安全类检测可以做,但黄豆基因等检测暂时没法做。其后记者又咨询某国际检测机构,同样得到否定的答复。
3 b1 b0 S7 B/ |) L3 X* I" P.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M( c/ d# B! [) k( i
2 j. f8 @) ~0 S'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