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g' J% @- l) @0 s- v1 p& W4 B8 K! k) U8 o, ]% K
) L% ?# ~! A% S+ ^故宫博物院8日致中国青年报的函。0 Z% `" w! I8 n5 q) K
实习生 梅轶竹摄* T8 ^: A4 D) ~4 F: I
自8月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五件宋代书札拍卖之谜》为题刊发独家报道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博物院(微博)”)是否为“创收”而私自拍卖了其馆藏珍贵文物,引起公众强烈关注。, u' [. Q. @/ u0 m0 j* {! w
尽管故宫博物院此前回应表示,“故宫从未收藏过网帖中所称的五件北宋书札”(指富弼《儿子帖》、吕嘉问《与元翰札》、左肤《与通判承议札》、何栗《屏居帖》和石介《与长官执事札》——记者注),但对本报报道提到的故宫官网及正式出版物中均有关于此项收购的明确记载一事,并未作出解释。" }" Z0 a+ z8 G6 v+ R- b, n D
今天,故宫博物院致函中国青年报,对其官方网站及出版物中“购入五件宋人书札”的记载,作出最新回应,否认收购过五件书札,相关收购记载属于失误。4 p+ z. V- @4 y8 c1 s+ r
“由于征购上述文物的经费,在当时未获批复,所以此项收购未实现。”该函件中称,两项购入书札的记录,则是“整理档案时,没有核对最终结果所造成的。”
$ Z& r- D# c2 s 故宫回应“私拍藏品”质疑
. I( U6 f9 u* D9 s9 B' `5 {, P, B) G 连日来,面对“私自拍卖馆藏五件宋代书札”的质疑,故宫博物院方面均予坚决否认。8月5日,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正式向各媒体表示:“故宫博物院从未竞买、收藏过网帖中所称的5件北宋名人书札,更不存在私自拍卖藏品一说。”该说法与此前故宫博物院公共关系科,给予中国青年报的答复相一致。
8 M( [0 L7 m3 }# o7 b3 \, M& b 但是,故宫博物院官方主页的“院史编年”一栏中却明确显示,1998年有“收购宋人书札5件”入藏。其官方出版物《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中第177页“故宫博物院大事记”栏目下,“1997年”一栏中也明确记载:“6月18日,从瀚海拍卖公司拍得宋人书札五件。”
; @* X$ s- d! P0 `# |, Z4 F6 t 对这一相互矛盾的信息,故宫博物院致函中国青年报,对其官方网站及出版物中的“购入记录”作出回应。
& o5 M5 E7 ?( L# j: W+ U4 `- K 该回应称,故宫博物院曾就收购富弼《儿子帖》等五件宋人书札,而与拍卖公司接洽,但在向上级部门申请时,经费未获批复,因此收购实际上未能实现。6 x8 S" Z# j8 O
至于两项购入记录,故宫博物院称系因当年整理公文档案时,没有核对最终结果所致,“我院将更正官网上的这条信息,《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待再版时更正。”- Y$ Y9 P [0 G8 v% s( W
该函件主要内容如下:9 V: ?- H3 n4 ^& y( F, |* S
1997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拍五通宋人书札。当时,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曾致函上级主管部门建议收购,经履行论证程序后,我院遂与拍卖公司接洽,当时媒体对此有所报道。动用这一数额的经费征购文物必须向上级部门申请,由于未获批复,此项收购未实现。/ N: M" [* A9 R0 A/ r
关于我院2005年出版的《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和官网“院史编年”栏目的收购记载,现查明,这是由于我院当年整理院史大事记查阅公文档案时,误以当时上报申请经费文件为依据,没有核对所申请经费并未批复和未能购买的最终结果所造成的。我院将更正官网上的这条信息,《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待再版时更正。在此感谢网友和媒体指出这一失误。4 r& B* ?* { k9 L0 Z8 X
函件落款“故宫博物院办公室”,时间为2011年8月8日。1 t/ a: C7 O) c( z% n) w
拍卖公司删除网上记录+ I4 b8 ]$ F. V# \" |
此前,翰海拍卖有限公司的官方主页上《十年春与秋》一文中显示,1997年春季拍卖会上,“故宫博物院以660万的高价委托竞投到宋代五件名人书札。”
9 E, z. M* {0 S/ B4 f( @ 而8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再次登录翰海拍卖公司的网站时发现,“翰海新闻”一栏中2004年11月6日发布的该文已被删除。
# s# @* U, X) a. L- ] 对此,该公司副总经理张跃进今天告诉中国青年报,其对《十年春与秋》一文被删除一事并不知情,“我上周去天津征集拍品,昨天晚上才回来,所以目前不能答复为什么被删。”% X7 N% t2 _1 C% L0 i+ ~0 T
此外,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在2005年第1期的《收藏家》杂志上,一篇名为《春秋十年铸辉煌 翰海1994-2004纪事》的文章中,也曾记载“1997年春季古书画专场出拍北宋五件名人书札。这些书札曾经谭献、张珩等收藏名家递藏,见著于徐邦达《书画过眼要录》。故宫博物院以660万元和170万元的高价,委托竞投到宋代五件名人书札和元代杨遵的《临张伯英二王四帖》。”
4 ~7 Q2 K, }- _7 a ~- z ?. s. u 对此,张跃进表示,因为1997年的事情距今年代久远,因此翰海方面对于“是否确系故宫博物院拍得该五件书札”的问题,目前无法立刻给记者答复,“还要经过我们公司的了解和研究,花时间去查当时的资料才行。”# p4 W) y. x( e1 l- c6 j+ o5 z; r
文物局未作新表态6 d2 P8 G- i; _ H8 u, F
8月5日,故宫博物院发言人冯乃恩还曾表示,此前因为一些传闻,国家文物局曾专门就此事向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故宫博物院已将有关情况如实上报。
- w3 [. d3 @- ]: } b 今天,中国青年报记者致函国家文物局,希望了解这一调查结果。但截至发稿,国家文物局未对本报作出回应。, L+ J% |9 W' q" X. S
8月7日《京华时报》曾报道称,北京市文物局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这五件文物1997年和2005年的拍前审核工作资料进行档案查询,以便了解当年是谁参与了审核、如何审核等一系列细节,预计本周会有结果。
* M& f8 l# c; \6 i' W( j4 [, y5 p 今日,记者前往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审核结果,该局外联处尹军接待记者并解释道,“审核结果仍在进行当中。”
1 w6 x+ d( J4 \: j# \" u “现在文物局这边,只能确认1997年翰海拍卖上这五件宋代名人书札,并不是故宫买走的。”尹军说,但当记者询问可否透露买家究竟是私人还是单位时,尹军同样表示根据《拍卖法》,北京市文物局不方便透露,“要彻底了解此事,只能由公安机关出面调查。”# b; S5 F4 q J+ p
对于故宫博物院在官方网站及《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中的购入记录,尹军也表示,北京市文物局在拍卖方面只管拍前审核,“故宫既然登出来拍得五件宋代名人书札,具体是哪五件等细节,还是应该由故宫出面解释。”+ N: z+ ^" s5 Z- v8 j- e0 L# n
本报北京8月8日电
2 v8 j& `# b2 X, v0 g.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8 K, l2 @( l. q% r: A! j( }4 i: Z# w6 R/ a# M"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