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 Z4 m$ A/ \/ }) @: K( N/ ^8 E4 J
' j) N7 C) l& W2 d. j5 f) i 7 \, T5 N+ ^, x
公车改革的三种模式。CFP供图
' S" \" i3 f$ @/ |* S. T6 p 时政观察
" K% L7 I7 M9 W1 b4 Y0 V 羊城晚报记者 林洁
; g* }3 U: j+ p% H9 D! _+ H. Y 按照“广州车改”原定的时间表,3月-7月份,广州详细摸查实施范围内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情况,组织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并进行调试验收。现已跨入8月,广州车改新模式进展如何?: \1 r9 ?& i* p# H
恰在8月初,最新公布的广州治堵措施里,也不见了“2015年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的表述。原本,对于用GPS管理公务用车的一大疑问,就在于“会不会造成公车购买量增加”,如今,这种担忧更为凸显。! z: h6 @ Y$ l& {: O6 d, |
广州“车改”十年,舍弃了“车补模式”,选择了更为温和的“GPS监控模式”。目前,《广州市加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意见中,据说预计第三季度可以出台。5 N' G- W4 x- j; z: w
这一次,广州车改新模式能走多远?
' n2 C8 P ]; W& o1 M* R# U- n A 车改模式之争
) H g6 [0 m4 C: ~7 N7 `$ r" E 天河区试点“货币补贴”十年无下文& o6 s4 F9 ^8 p" \' ]) `
黄埔区试点“监控模式”获官方肯定
& j4 i' c$ r; K+ r 治理“公车私用”顽疾,是采用货币补贴方式好,还是采用目前广州正在推行的GPS监控模式更有效,一直存在争议。
7 d3 i2 e- K9 m* Q) c3 d$ S% W 著名的“车改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最赞赏的“杭州车改模式”,就是采用货币补贴。今年广州市“两会”,同样有多名代表、委员对“车补模式”青睐有加。广州市人大代表卢启明、政协委员苏忠阳都明确建议,公务用车应该实行货币补贴。
( H$ n* h6 M* s/ Z 不过,就在7月21日,广州市纪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开了相关答复,货币车补被否定。
3 ~7 a- Y7 S" N* s 广州市纪委表示,广州市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在进行试点。一是以黄埔区为代表的加装GPS和身份识别系统,限制公车私用;另一个则是天河区的货币化交通补贴。“虽然目的都是管住公务用车,但货币化存在标准难定,不同工作岗位交通需求不一等问题。”于是,广州市选择了“黄埔模式”,理由是“黄埔区在试点过程中,300多辆公务用车的使用费用节省了24%,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7 }$ K2 H6 @4 d) U$ {; P: h
对于以货币补贴公车改革的办法,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并不认同:补贴高了,老百姓有意见;补贴低了,影响公务,打击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 B* F6 ?( e; I8 O. X/ {9 k2 e; f 早在2001年,广州市天河区就启动了以“货币化交通补贴”为核心的公务用车改革。不过,十年过去了,天河区的车改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极少对外宣传或接受采访。
+ V- Q+ y) R+ k# R: |4 r* R 当年,天河区21个街道办全部进行了车改,按照级别,普通公务员至处级干部领取400元至2800元不等的车改补贴。一开始,街道干部基本对此持肯定态度。8 c+ N6 n# Z$ r/ T
十年过去了,天河“车改”现状如何?
6 E8 h2 _5 B# H. ?" ]: r 据天河区一位街道办主任透露,如今的车补“完全入不敷出”,如今油价高企,他开自己私家车跑公务还得倒贴,很发愁。“标准十年不变怎么行?”这一说法在天河区基层非常普遍。; w7 P a- I( d- D2 L
不少人揣测,天河区一直避提“车改”的另一个缘由是,这么多年车改主要局限在街道,无法向区一级机关进一步推进,“革自己的命”谈何容易。一区尚且如此,就更谈不上向全市推广。
6 f0 e3 s, F7 p% v* I 温和改革之忧
! [- F! Y4 C) L2 F% X* q/ _ 有政协委员认为此举等同于靠“自觉”
0 q6 y8 g8 {: m4 y U 有人大代表担心导致公车购买量增加
( t8 n" V8 M+ |* j/ E4 P& ?# W& a “车补模式”遭遇了瓶颈,广州只能另辟蹊径。
$ }0 U( r$ A S 2010年,广州在黄埔区、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三个单位试点用GPS对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实时全程监控。一直被推崇的是黄埔区的试点。' a- B+ ~. J1 n' q
在黄埔区一间会议室的实时监控大屏幕上,技术人员任意点击装上了GPS的公务车车牌号码,该车处于什么位置一目了然,车辆和司机的行踪随时可以掌控;有关信息还可在后台数据库中存储一段时间,随时可以查询。: _3 n/ |9 ]8 P" R
除了GPS装置,每辆公务车上还安装有RFID射频识别终端,谁在用车也一目了然。公务员的工作证被植入一块RFID芯片,芯片上记录着该公务员的姓名、工号和工作部门。当该公务员要使用公车时,在终端器上刷一下工作证,信息便立刻上传到监控中心的平台。若没有刷卡就出车,监控平台会自动报警。, v1 r! O) d5 s
此外,电子监控系统还给每辆公车建立一个使用情况数据报表档案,公务用车里程和油耗等各种数据自动统计,区财政局以此作为公车费用报销的依据。区纪委监察局则对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定期分析评估,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和苗头性问题,及时作出预警。
R# |) L6 g1 }4 p 广东省人大代表、黄埔区城建党工委书记吴穗生曾在广东省“两会”介绍了他们单位的公车使用情况。他所在单位的公务车用车时必须刷卡,如果不刷卡,车辆开动1分钟后,将会有短信自动发送到单位管理人员处。执法车只能在黄埔区境内,而其他公车的活动范围也设定为广州市,一旦离开设定范围,将自动报警。“如果有时需要用公车外出开会,则凭开会通知进行核销,但原始记录依然保存,单位可以抽检,去了不该去的地方都可以查出来。”
" _1 d t2 [5 y 据统计,黄埔区388辆纳入管理的公务用车的使用费,节省了24%。广州市财政局长张杰明透露,广州公务用车的拨款每辆车每年是2.5-3.5万元。如果按节省1/4的比例计算,每辆公车年节省费用在7000元以上。1 s* J- T" i( [$ P7 v
这一次,广州没有再继续“等待”。今年春节一过,全市公务车要安装GPS的消息已见报端。然而,持异议者不绝于耳。
$ k: K8 W- h" e7 I) D9 m' n 来自香港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香港停车场专业协会主席区国泉直言,“我个人绝对反对以安装GPS系统管治公务车私用情况”,因为此举等同于靠“自觉”,毫无意义。
6 u1 D( L4 K8 Q7 c$ E; }9 k 甚至有省人大代表指出,这种温和改革,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单位为规避风险增加公务用车的购买量。5 @2 O- N7 m( O+ v H& R3 D9 f
这一次的治堵方案,恰好删除的就是“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的表述,一时间疑虑更增。有意思的是,就连试点单位黄埔区,也曾强调这是“公车管理”,而不是“公车改革”。
" Y# Q2 q7 `$ a% c. g* r. P C- q9 U) [: a! b0 o$ m" r7 t
措施落实之疑# `. {3 ?4 O9 N' S3 d# F% Y5 ?
公车安装终端设备还跟不上“工作方案”1 E, P& t$ {4 P3 {
监管有一定作用但最终还靠“车补模式”
7 B( f8 i5 i+ R. o5 M* Y+ g- |$ ?( d 今年3月23日,广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州市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方案》,将公务用车纳入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管。该方案明确,3月-7月份,详细摸查实施范围内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情况,组织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并进行调试验收。3 B8 k: \8 z/ g/ C2 f' ]! \: r
这几天,记者向广州市众多机关单位咨询,大部分还处于“未安装阶段”,进展还跟不上“工作方案”。' @ e3 p# \& m5 Q, {& J
据了解,广州市各级党政机关都接到了通知,可能会用到公务车的“司机们”也已进行了登记。虽然还没有进入“GPS”状态,但不少公务员表示,“这一监管心理威慑力很大,应该会有效果”,他们认为这个时候“顶风增加公务用车购买量”不太可能。" Y8 _! a; c8 K" {0 R
广州市纪委近期还透露,今年将建立定期公示公务用车运行情况制度。公示内容包括:每辆公务用车的里程和各种费用,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次数、里程和处理情况;公示范围:从用车单位领导班子逐步向中层干部、全体干部扩展。同时,设立面向社会的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接受全社会的广泛监督。
) \; t. d0 l" D. i 不过,市纪委没有透露,这个公示是不是“向全社会公示”。
2 V4 k3 t/ E( f* B" X; T 广州市人大代表卢启明8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公务用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州目前启动的“GPS监控模式”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公车私用”行为。据他了解,这套监控系统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节假日就管得比较严,如果要用车,必须单位领导审批,如果没有审批,开出去车子就会发出警报。% m) Q P% w1 x' i/ K: ~
卢启明说,目前公务用车的“滥用”并不局限在领导官员,很多时候包括身边的工作人员、司机等等,有了这套系统显然能发挥监管作用。虽然他非常坚决拥护“车补模式”,但他也理解目前广州市公务员队伍庞大,财力一时间并不能达到。而“GPS监控模式”使广州在公务用车管理上“迈出了很好的一步”。
2 Q' I) e- C- {1 M8 T 卢启明认为,目前是过渡时期,广州市公务用车的改革,最终依然要靠“车补模式”。
% L( i7 _0 i: a k8 H% n3 r6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x$ C) \2 X' d
+ r7 P; o8 ?9 P" ^9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