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_0 n, m9 Z7 J' v
1 c' A; N6 S; r8 a7 P: Q8 m% c& m
9 N; P7 T* v5 W! E" q. d“龙灿”博客; z& i. b$ E& Y* e9 [
+ p% ~/ L9 a" ^6 T. V
故宫博物院公布的受损瓷盘图片,其与左侧瓷盘一样出土于明代古墓。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6 Z7 M# L+ e) O" g+ O 7 u: {/ L2 `' \* m: N6 H/ c
目前正在南京展出的两只瓷盘出土于明代古墓,专家称其为南宋“官窑”作品。《扬子晚报》供图 4 M1 s1 U4 j) ^4 S$ d% r
本报讯 因故宫馆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被毁而起的批评声浪尚未平息,8月2日晚,最先披露此事的网友“龙灿”再次在博客中发帖大曝猛料,称故宫近年发生多起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的事件,相关情况未按要求上报主管部门。昨天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文物损坏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对此未予正面回应,只称“所有事情该处理的都处理了”。
* {/ C3 K! Z0 C; S 在这个题为《被绑架的调查:此哥窑不是彼哥窑,碎了的何止是瓷器?》的帖子中,“龙灿”表示,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出事的属器物部和科研部,分管领导都是副院长陈丽华。在出事后的几天里,故宫一把手郑欣淼居然都不知情。“这是有原因的,只要悄悄粘起来,放归原处,就没有人知道了。几年来,不都是这样做的嘛。”
# ^- `6 b; j7 c# m 接下来,“龙灿”列举了他从“内部人士”那里了解到的发生在最近几年的4起文物损坏事件,称有多件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文物。事发后,故宫都秘而不宣,未将有关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 h2 r* @. a" x+ c% r" K) q' z “龙灿”将矛头直指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本次故宫文物损坏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称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此前从未发生过人为损毁一级文物的说法是对公众不负责任。
& A& j2 m C3 O& v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致电陈丽华,就“龙灿”博客披露内容进行求证,陈丽华未予正面回应,只称故宫所有事情都很规范,对于任何事情的处理都有据可查,“所有事情该处理的都处理了,没问题。”; r% T7 |, ]0 `$ T$ P
陈丽华同时透露,5月8日发生的失窃事件已有处理结果,“对主管的副院长、主管部门的处长、副处长以及当事人,就是当天值班的,都分别进行了警告处分、记过处分、记大过处分、留院查看、开除,这几个层面的都处理了。”但她没有透露具体的处理决定。2 D4 I+ g" B+ c/ u& b8 K$ `/ t( E
■“龙灿”博客摘录1 f/ F0 V7 f" N" f4 R& i+ @* P
信誓旦旦地说以前没有出过事的陈院长,看来需要我给你恢复记忆:几年前,陈院长还是宫廷部负责人时,宫廷部扔废弃木箱,结果将10多件佛像也扔了,结果被对方单位胆战心惊地送了回来。估计这哥们在想,故宫,钓鱼不是这种玩法。4 g; K8 q# w( ]8 x' H8 h
06年前后,一级品,明代法器人为损坏,有木有,有木有?你们报了吗?- s9 ^& L5 v5 q9 a( u
08年的呢?佛堂旧址上二级品佛像损坏,有木有,有木有?你们报了吗?0 Z7 y: G `: y4 `. ] d7 ?( l) t
您的爱将,任万萍主任的胳肢窝没夹住那件沉重的历史,碎了,有木有,有木有?你们报了吗?% v$ r7 D8 u% I6 W
还要我继续吗?给故宫留点面子。毕竟,虽然里子已经没了,但至少将巍峨装到底,保住我们对历史和文明那岌岌可危的敬畏心!( @, F3 s, @, y8 g$ b D
——摘自“龙灿”博客
; P$ u% `% _0 P n: F6 y1 s ■对话
# B, U; s* Y& w% `" Z: A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 C4 _' ~$ ?, P# ]+ q5 E- }
所有事情该处理的都处理了
/ E8 x! b; }, {1 g% v$ S: K 京华时报:网友“龙灿”在网上发帖,称故宫此前曾多次发生文物损毁事件没有上报,你看到这个帖子了吗?8 n% g2 l* J' J% C V
陈丽华:我没看,在网络上打口水仗没有意义,要以事实为依据。
. g2 T+ h7 \( j6 R4 ~) X) i 京华时报:他在帖子中列举了近年发生的4起文物损毁事件,这些说法是否属实?. d8 e0 l: L7 }0 t
陈丽华:这些属于我们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他也是很……反正你就听吧,他说你就听吧。
* Q) @& m; T& E# T9 } 京华时报:他说的这些是事实吗?
0 k& W N0 H2 R5 l y; @. z 陈丽华:有些事情,我也不是属于文物管理部门,有些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要是说了,如果有些不准确(的地方),后期又会发酵,希望你能理解。
6 H; l! c& D3 f) q- }- G 京华时报:“龙灿”在博客中说,宫廷部扔旧箱子导致10多件佛像被丢弃的事件,正是发生在你担任宫廷部负责人的时候,是这样吗?
% H% k5 B* Z; p" K 陈丽华:我们故宫所有事情都是很规范的,对于任何事情的处理都是有据可查、有案可查的。所有事情该处理的都处理了,没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吧。谢谢你们对故宫的理解和关心。3 b; x2 ?" t, o; [+ {* H
京华时报:但是网友现在把问题抛出来了。+ ? S* q! q! z a1 `
陈丽华:没关系,咱们任何的事情都有一定的程序,又不是什么新闻,故宫对事情的处理都是有案可查的。/ ]) x2 S# Z" P! S, \ e4 Y
京华时报: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s2 y4 O @ N
陈丽华:我不便跟你说,随他说吧。没关系。; n' Y) a- E6 M* C6 j+ A% u: ~
京华时报:上次失窃的事情处理结果怎样?
E$ Y2 l/ _7 ?% t. H 陈丽华:我们对5月8号失窃事件的处理,对主管的副院长、主管部门的处长、副处长以及当事人,就是当天值班的,都分别进行了警告处分、记过处分、记大过处分、留院查看、开除,这几个层面的都处理了。
1 Y' \. X' X! A! c: n- a 故宫文物损坏事件披露者龙灿:. g: ]1 L, @1 b: x8 \3 R7 q; }
重要信息我都要核实过才说 }0 v4 W. w( a
京华时报:你在博客上说故宫近年发生多起人为损坏文物事件没有上报,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你有铁证吗?
. b8 c5 O$ j' ^1 q/ l( L( H# W% F 龙灿:我是从可靠的消息源听说的,但我必须保护这个消息源。至于铁证,我也想调查啊,可是故宫不让我去。到现在为止,我公开发布的东西没有问题吧?; d, W- w; H% J' K# T8 f1 P3 P: U
京华时报:你是否知道一旦消息不属实,你可能需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a# j7 z* d# E5 h7 A; A
龙灿:正因为这样,我说的话很慎重啊,很多重要信息我都要核实过后才说。; t( S6 G9 `/ F$ {- T5 n8 C+ _$ C
京华时报:你一再曝光故宫的猛料,初衷是什么?
# R& s5 Z( Q" Q: w9 q q 龙灿:国宝被毁,隐瞒不报,任何一个知情人都会觉得很气愤。我只是如实地把这个消息公布而已。
0 L E3 S: t. B \8 J# _0 B 京华时报:今天你在微博上发布了印有故宫受损瓷器图案的衬衫设计,并发出了在淘宝网上购买的链接,有人认为你是在利用此事炒作谋利,是这样吗?
9 E8 l5 d2 a( d$ a 龙灿:我为什么不能做生意?君子固穷,我已经很穷了,但君子不吃饭吗?故宫的行为,一个劲儿要把挣钱的机会送给我,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能挣多少钱。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 q( U: l% R- A" z" `4 r 京华时报:你怎么通过这件事情挣钱?5 x$ }, f1 P$ k) O7 y6 p
龙灿:我进行这样的调查,有媒体给了我一笔稿费,承担我的差旅住宿费用,没这笔稿费我也做不成。关于你说的这个衬衫设计,有一些淘宝店主对我感兴趣,让我创意,他们去卖。这没什么新鲜的,国外很多著名记者都这么干。
2 U. O$ L( U! w0 q4 ~ 京华时报:有人觉得你了不起,有人质疑你的生财之道,你怎么看? \3 W8 E1 i. W" c
龙灿:我合理合法养活自己。4 c8 t1 `6 H7 G) G5 {
■相关新闻4 e7 {2 n' ]2 F2 C: i
损坏国宝陷“官”“哥”之争
# ?5 f6 H% }8 w+ H0 Y D 故宫博物院专家称部分瓷器官哥难辨4 f) ?* h0 p! z& A
因操作失误被损坏的故宫馆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照片经媒体披露后,南京市博物馆文物专家提出质疑,称受损瓷盘出土于明朝开国将领汪兴祖墓,后辗转进入故宫,该件文物并非宋代“哥窑”作品,而是出自南宋“官窑”,后者地位高于前者。
3 g, H4 R! y* Q; I2 n8 V* U 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表示,此次故宫损坏的瓷盘确实来自汪兴祖墓,在南京时被认为属于“官窑”作品,进入故宫后被定名为“哥窑”。“官窑”与“哥窑”之争在学术界由来已有,至今悬而未决,部分瓷器官哥难辨。
, D% w0 h4 G& J4 {2 K+ b 前天上午,南京市博物馆文物专家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电视里看到故宫受损瓷盘的照片后,经比对发现,这只瓷盘和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南京中央门汪兴祖墓的一批南宋官窑瓷盘很像。这名专家告诉记者,当年出土于汪兴祖墓的12只瓷盘中,有两只经文物交换进了故宫。他怀疑此次受损的国宝,正是这两只瓷盘中的一只。
Q% |( y6 K; m6 N 这名专家表示,受损文物应该叫做“南宋官窑青灰釉瓷盘”,并非“哥窑”作品。
! ]# f) |9 \' ^ 根据这名专家的指引,《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朝天宫新展馆,见到了在此展出的两件汪兴祖墓出土南宋官窑瓷盘,发现这两只瓷盘和电视里公布的故宫受损瓷盘外观很接近。- c) D* U. ~5 Q- F
据上述专家介绍,除去这两件展品和已经进入故宫的两只瓷盘,其余8只南宋官窑瓷盘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库房里。: j' |- V0 x) y0 E2 g, L
瓷器发掘者、明史专家季士家:
2 ]/ v# ]' ]. G4 ?$ c& N 两只瓷盘经交换入藏故宫
' {2 [* \6 w/ l 当年参与发掘汪兴祖墓的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史专家季士家同样认为,出土于汪兴祖墓的这批瓷盘并非“哥窑”,而是南宋“官窑”作品。他还向记者介绍了两只瓷盘进入故宫的详细过程。6 \& e; s+ r7 L* D @$ E+ l d
“这批东西在考古简报公布后,震惊中外。”季士家说,故宫博物院得知消息后,主动提出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进行文物交换,经协商,故宫博物院用“一堆”明清瓷器换得其中两只瓷盘,此次受损的文物应是其中之一。4 F3 }3 x# q ~3 M% y7 u! V4 d
“官窑”和“哥窑”到底有何不同?南京古代艺术品研究专家盛华杰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官、哥、汝、定、钧,其中官窑被排在首位,地位高于其他各窑,“这是因为官窑是皇家官府直接营建的”。
7 K( s4 R5 J5 H3 J: y) x1 T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
; Y. _* W6 V, M* B7 @4 k4 w 部分传世作品已官哥难辨2 J1 R4 ]$ s7 B# U1 m/ Q
昨天下午,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故宫此次损坏的瓷盘确实来自南京,当年有两件瓷器从南京汪兴祖墓出土后一并入藏故宫。
" d9 |' ^4 F3 H$ V# r7 {( J 叶佩兰介绍说,这两件瓷器在南京出土时被认为是南宋“官窑”作品,进入故宫后,专家根据这两个瓷盘的特征将其确定为宋代“哥窑”。1 m1 b' Q# n1 v
叶佩兰表示,这些瓷器到底属于“官窑”还是“哥窑”,是陶瓷史学术领域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y+ ^% S6 s$ E! o# W8 _
叶佩兰介绍说,宋代“官窑”共有3处窑址,目前已经发现其中两处,还有一处没有发现,宋代“哥窑”窑址则至今未被发现,所以有人认为并不存在“哥窑”,都是“官窑”。在传世作品中,存在一些官、哥难辨,既像“哥窑”又像“官窑”的瓷器,故宫此次损坏的瓷盘就属于这种情况。. E+ Y! ]6 f0 P' a6 w* k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然
% I9 k2 \0 N5 t0 v3 S.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4 V* z4 X; @3 Q6 J& J
# W4 J% ?" F) e3 \9 E: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