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27|回复: 0

安徽铜陵将县处级干部工作日志分批上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28 日 2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 w, a6 L! W/ \+ K
( P9 ^& A5 N1 B% ~/ Z
  安徽省铜陵市最近因在网络上“晒”干部日志而备受关注。按照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的说法,网上公开干部日志,“既是党务、政务公开的要求,也能时刻拎拎领导干部的耳朵,提醒他们每项工作都要切记对群众负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8 b6 L( w) i9 ^3 w  但对外界而言,人们更关心的是:工作日志是否能真的提高党政干部的效能?如何保证日志展现记录者的真实想法进而避免流于形式?" G8 {) `* v( T# d; u" P
  南都记者张东锋 发自安徽铜陵
1 l% b( W" C0 p) W3 d8 C& n; l, s9 p  6月17日(星期五):
3 X2 X+ ?% C+ N9 F  B  上午:参加市委中心组的学习,听取市领导的调研报告,深受启示,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想干事、能干事。下午:到皖能铜陵发电公司讲廉政党课,我结合案例讲提高全社会增强反腐败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党员干部应当如何去做。自我感觉效果还不错。晚上在家写个人近年来工作、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总结,是换届考核所要的。
1 g: L& ~- I* P# ~9 [" l+ d  6月18日(星期六):$ N1 P+ B1 Z- O) E2 {+ y2 J% x
  上午把总结发给干部室。写总结的过程也是回顾工作的过程,反思工作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我认真吸取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回顾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 E! q/ e5 j% R1 c6 K. T  6月19日(星期日):
1 ?4 _2 ^3 T9 w+ D: E  上午在家忙完家务,下午整理学习笔记、写工作日志,思考下周工作安排。
& O7 Z+ t/ c! Y  v3 l$ j+ A2 i% @  这是安徽省铜陵市纪委常务副书记汪晓兰今年6月份的一段工作日志。7月11日,铜陵市政府官方网站———“中国·铜陵”公布了21位汪晓兰这样的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日志。
- x- q8 i" X3 D; x  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74万的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是目前中国最小的地级市。如同“铜陵”这两个字蕴含的那样,自古以来这里以铜闻名,但最近却因在网络上“晒”干部日志而备受关注。% n' H) v* @3 G6 H8 A$ V
  网络检索结果显示,在党政干部管理中推行工作日志制度,并非只有铜陵,诸如河南省中牟县、贵州省余庆县等,近年来亦都有类似尝试。然而,在网上公开领导干部工作日志,铜陵“在全国尚属首例”。) f4 f, k1 p. C
  领导日志轮流上网发布/ m0 T2 {; Y* d/ `& w* L
  实际上,本月已是铜陵连续第二个月在网上公开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日志。6月9日,铜陵市推行《工作日志》办公室已公开过一批,当时一共有15人,主要记录的是他们5月份的工作。
7 V& H. b7 Z5 Q- b* j  两个月算下来,公开人数已经达到36名,这约占铜陵全体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近1/3。: {2 X7 e- A/ k7 |4 X& |
  “我们计划每个月公布一部分,每批二十人左右,争取今年(所有的县处级干部)都轮流公开一次。”铜陵市直机关纪工委书记汪清向南都记者介绍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铜陵市推行《工作日志》办公室管理员。5 t$ K) V7 h: `' M; ?3 t, |  S
  就日志的作者而言,既有铜官山区委书记、铜陵县委书记、狮子山区区长这样的县区党政一把手,也有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督查室主任以及国土局、环保局等市直机构的负责人。/ f& p8 n3 o4 l) @& D& C" c
  不过,记者注意到,截止到目前,这些日志的浏览量并不是很高。其中,6月公开的日志中,浏览量最多的作者是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陈严法,超过340人次;7月份是市纪委常务副书记汪晓兰的日志,超过110人次。这样的浏览量远小于该网站上其他新闻的点击数。6 Z+ s! r% A: i2 J# a
  此外,由于公开日志页面目前还没有设计填写“评论”这样的互动项目,尚无法查看公众对日志内容的反馈,并未完全实现此前媒体报道所说的“接受群众在线评判”。同时,在本地其他论坛上,相关的讨论目前也不是很多。
+ y0 h% H1 S/ ^# ~0 V) H  “这可能与我们刚做这项工作有关。”汪清分析说,可能很多老百姓还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他还透露,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推进,也正考虑未来增加可以让浏览者直接点评的栏目,增强反馈。6 g0 `$ n; L+ N1 |
  用企业管理方式管理党政干部9 y& t: p$ {9 H) h0 v2 W
  作为一项旨在提高行政效能的新举措,工作日志制度最近几年颇为流行。据了解,最近一两年来,包括河南省中牟县、贵州省余庆县、河北省隆化县、山东省曲阜县、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在内的很多地方县区级政府都在推行这项制度。
9 ?+ U. e$ [' r. ~5 T- w' n  从制度建立者的意图来看,工作日志主要是为了上级了解、督查和激励下级干部。换句话说,日志的内容主要用于内部交流,即使很多地方建立了日志公示制度,这种“公开”也主要局限在政府内部。
+ n" T) Q8 C. ?  铜陵实施这一制度,最初也主要是为了扭转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一个广为传播的说法是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从一家企业的日志管理制度中受到了启发。
* f6 k- ?" j6 F, w. T7 G  据介绍,2009年,姚玉舟带队在南京一家大型企业参观时,从该企业员工那里了解到,该企业总裁要求他们每天都上报工作日志,报告当天的工作情况,此外,总裁每天还会抽查20%左右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日志,据说这个办法让每个员工都不敢懈怠,效果很好。1 h& ?( v" q$ X
  当年5月4日,依托政府内部的“协同办公系统”,铜陵在全市11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中率先实行工作日志制度。
, i% P4 ^  ^3 g. V8 Y5 V. y5 ]  经过在部分单位试点后,2009年8月18日,铜陵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监察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倡导推行<工作日志>制度的通知》,将这一做法在全市党政机构中全面铺开。
! L0 J6 O# b9 Z6 r1 K$ b5 E! ~6 O, L  《通知》将工作日志适用对象由县处级干部扩展到“担任部门负责人的科级干部、后备干部”,要求“主要记录本人当天工作及完成情况,对一周工作可适当记录问题思考、意见建议等”,原则上“一日一记,一周一报”,“市直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副职及成员的《工作日志》向正职报送。各分管领导审阅分管科室负责人的《工作日志》”。
% x- e; n! X1 z/ W8 F* I4 w) b  在高层重视下温和推进8 R( s, ?+ _! i! C& j9 A; V6 q* B
  综观各地的工作日志制度,如同任何一项新政一样,在试行之初都会面临一定阻力,从现有报道中可以看到,为推行这项制度,很多地方甚至还制定了严苛的规定。
, R3 z1 d  [+ f3 [# V  比如贵州省余庆县就规定,科级领导干部每天在线填报工作日志,“禁止使用‘办公’‘开会’‘下乡’等模糊语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则规定,“发现一次不记的,全区通报批评。两次不记的,停职待岗。三次以上不记的,作出免职处理”;河南省中牟县更是因规定“干部不记日志不能提拔”而在今年初引发广泛争议。
! e4 c6 K- V% b7 q- P/ y/ \2 a  相比之下,铜陵在推进工作日志过程中,虽然据称“第一周只有六成左右的日志上报”,但几年持续下来,总体上则显得较为温和,争议似乎也很少。“整个过程主要是以倡导、引导为主。”铜陵市直机关纪工委书记汪清介绍说。* _9 E$ R# b; [! I) n
  据介绍,为了强化干部对工作日志制度的重视,铜陵也实施了检查、抽查、批评等一系列“督查”措施,比如对未按规定时间提交者,也会有通报批评,但却没有吉林市龙潭区那样的“停职”、“免职”处分。  S; z3 ]0 `  j
  涉及日志的语言,也只是要求“日志坚持写实原则,干什么写什么,表述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避免重复琐碎”,没有明确禁止使用模糊性表述。
4 I8 l% C! L! s" B  除此之外,工作日志同样被运用于干部各项考核之中。今年5月27日由铜陵市委办发布的《关于推行拟提拔市管干部工作日志公示制度的通知》规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拟提拔市管干部工作日志公示制度。. J, d4 k5 L( q; v! Z
  尽管如此,汪清表示,目前还没有“不记日志不提拔”的案例,一方面,工作日志“在县处级干部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另一方面,“只能说工作日志是考察干部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涉及到对干部的奖惩管理,“主要还是依据现有的法规和纪律”。
/ }% K6 Z# B9 Z3 C  从当地干部的反馈来看,领导的重视才是新制度得以实施的推进剂。“发现市领导是在动真格的,大家也就不敢再懈怠了,写工作日志逐渐成为日常的工作内容和习惯。”铜陵市信访局局长刘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8 X  f" Y. o. H( R( |
  日志里忙碌的领导干部们( q# L' A7 [/ V9 y0 U. h2 n
  从今年6月份开始,铜陵已将“晒”工作日志由内推向了外,尝试在铜陵政府网上陆续分批次公布县处级领导干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日志。2 g" |. e* ?( g1 Y
  实际上,去年下半年,铜陵就尝试在《铜陵日报》等媒体上对提拔的部分市管干部、试用期转正干部和市管干部考察对象的工作日志进行公示,后被认为“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认可和社会广泛好评”。
: M+ x7 E5 u4 d; ^3 C. s* ?  对于公开领导干部工作日志,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此前曾表示,这“既是让群众了解、熟悉、理解、支持政府的工作,也是让领导干部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
% U, c4 Z' b( w: K. z% h$ h9 Y  为此,中国·铜陵网专门在网站首页开设了“工作日志”栏目,用于公开这些日志。尽管公众尚不能直接点评这些已上网的工作日志,但对于浏览者而言,还是或多或少可以从日志中看到每个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2 _. L0 v1 l- }$ v/ ?
  粗略统计显示,就目前36名已公开日志的干部而言,周六、周日的双休日中,至少有一天处于工作状态的,几乎接近九成。
; m& m( A0 I, w2 o  其中,狮子山区委书记、郊区区委书记这两个党委一把手,5月份的双休日全部处在工作状态;而在市直机构中,市委办主任、发改委主任以及环保局局长,在公开日志记录的月份里,双休日也未曾休息。# d/ k( r" W1 w' [* o0 E
  相对而言,另外有四个市直单位,其领导周末基本不需要加班。, E8 c' M: N7 ^% }. |1 ]
  在日志的管理者汪清看来,这些记录总体上符合实际情况。涉及“忙”与“不忙”的差异,他表示,这部分可能是由于不同职位的工作性质差异,比如像财税单位,周末加班的机会就很少。
9 R- @4 A, b" {' c! n  他还认为,这恰好提供了一种让百姓了解领导干部的重要渠道,“也是一种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他举例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市委办主要是负责起草材料的,“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忙的机构,承担了大量协调、统筹的工作,这可能是很多人不了解的”。8 s( k$ }% B# n8 h) y; T
  公开是为了避免流于形式
" @! F+ j5 A+ d9 t  通过日志,还可以看到另一点颇有意思之处,即每位记录者所记录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仔细比较周末活动,一些领导干部只记录工作的内容;另一些干部甚至连诸如加班吃了盒饭、在线欣赏红歌、阅读推荐书籍、思考下周工作这样的内容也记录其中。5 e/ G! I6 x4 |! h
  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总体上看,每个人工作日志所记录的内容几乎都是正面和积极的。实际上,有干部私下里也向记者坦言:“肯定每个人都会倾向于记一些比较好的事情”。
& p% x$ O4 o# k  如此一来,对于日记内容的真实性如何评判,又如何确定是不是“记给领导看”的呢?对此,汪清分析说,确实每个人在记录内容范围上有些差异,但最重要的是要“晒”出来让周围人评价。, Y: i5 a7 [2 S5 d, N  p
  除此之外,每个领导对下属的工作任务和个性都是有一定了解的,“比如,有的干部在日志中写读书了,但平时哪些干部喜欢读书,基本上大家都是知道的,再者说,喜欢读书的人,他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 t- [% n7 P+ H( Z6 A& i! G# U  “晒”日志,这也是目前各地在推广这项制度时认为可以避免流于形式的有效方法。用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的说法是:“做不好工作,就写不好日志。即使勉强写了,‘晒出来’以后也会被大家发现。”
6 n$ T# Z& W7 _1 q6 N6 m.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5 `: L- v5 N$ U+ B9 d% b. V- T
! u9 D7 x9 n! |8 e6 M2 j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6 日 10:53 , Processed in 0.0787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