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T( y+ l" o6 h) {! y; _5 B* W
$ m# J. L$ @# B( M
% U( t! H* L0 {; n( K邵曳戎
8 ~# x# V/ X8 p* A* v
; M! j) w8 H! t% Y邵曳戎在现场指挥搜救
' p& s: O" w5 P! ~9 p 动车追尾事故第二天(24日)下午4点左右,当时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接到指令说要把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用吊机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当时他没有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 T+ T/ j4 N9 k: M7 C2 a$ { 这一决定,换来了最后一位获救的女孩项玮伊的生命。+ B8 V' q) b4 s6 |& C, h5 U
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生命探测仪是不是真的显示没有生命迹象了?当时是不是真的有人下令要把桥上车厢吊下去?此人又是谁?" f. V/ C0 a0 o4 d) A9 Y
记者 杨丽 摄影 陈荣辉
% v! X" _7 {# `, _+ C( }7 m, S 昨天下午4点多,邵曳戎一身作训服,终于来了。
( j# R+ M% ^2 ~ _ 他微笑着坐到椅子上。
% U$ y# ?/ d9 X# z* c- ] g 早上10点多,有人开始在微博上传“不同意将车厢吊到桥下清理,因而让伊伊得以获救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在媒体报道后,目前已经被处理。”0 \; Y6 _+ m" z) i: `+ v
很多网友都在转,担心邵队会不会真的受处分。之前,我因为心怀不安,曾给邵曳戎发短信说:“邵支,对不起,让你有压力了!但是你的坚持才换来一个生命,我无法不让大家知道。”" |5 O: r! j. y7 @ E+ N5 t$ z
邵曳戎说:“有点压力,哈哈。没事。”
2 |6 q. b0 c+ m. s- ?) H- V, d 下午1点,温州公安局宣传部门辟谣,“关于网上所谓‘救了伊伊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被处理’一事纯属谣传,邵曳戎未受任何处分。”4 K/ k/ o: B7 o! P+ j: R ]3 C
邵曳戎40多岁,个子很高,方脸。看上去应该是打篮球的好手。) n1 s7 B7 Y7 k- I5 a" S2 }; Y, \
昨天本报的报道里,邵曳戎提到“自己有过多年的事故处理经验”,他在做特警支队长前,是交警领导,之前又是特警、刑警……公安系统的几大警种,他都有涉及。
' t- @1 r2 D1 Z- L3 i+ J 因此,他对大型搜救、救援和现场处置,都很懂的。# U9 T9 }) [, l
2008年7月,邵曳戎带队援助青川,他带领50多个特警在青川待了2个多月,那时的青川还是废墟一片,而天气正好从热到冷,天气变化很大,一切百废待兴,而且这支援川特警队伍,是所有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大的;而后方,那时奥运会即将召开,安保任务压得紧。* ]' `# Z4 M: ]! ~
两头焦的情况,他们都挺过来了,就相当于大风大浪都见识了。就像人家说他们特警队伍偏大,邵曳戎说:“年长的特警经验会多些,虽然可能个人的困难会多些”。 经验,也许是邵曳戎在24日下午,面对有关方面说用吊机时,坚持说“不”的底气吧。3 U0 w# o' D; T
记者: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w7 o3 f/ M: J7 W" U( n: F
邵曳戎:在机车的车厢当时经过一个夜晚和一个早晨搜救后,被追尾的车厢(记者注:16号车厢)压在铁轨上,真的没办法了。当时,有人想把桥上的这节车厢吊下去,吊到桥下去,进行清理,我们的意见是坚持在桥上,坚持在原地施救。$ |- y9 s2 j6 ?
记:你刚才说当时有人说要把桥上车厢吊下去,这个有人指的是谁?, `, b3 k5 r8 ?/ l: J2 t
邵:当时在桥面上铁路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1 `7 c) ]" f( o1 i* S2 F0 ~3 X
记:当时的生命探测仪不是显示没有生命迹象了吗?
* L; x* {6 C; g& P( t$ h 邵:小女孩当时确实没看到,当时上面有很多死者遗体,还有很多碎铁片,都压住了,生命探测仪也不是万能的,从技术上很难发现,后来我们在救出的位置再看,的确很难发现。3 e% ^3 _8 M5 X
记:为什么坚持在桥上施救?% e" u% W* l2 [4 z! h
邵:我以前处理过很多事故现场,根据经验,不管怎么样,这个吊机把车厢吊起来,不管我们对这个车体懂不懂,都会在空中造成挤压,万一有什么散落物掉下来呢?怎么办?& x4 }) G7 q5 [' l" e# S' d w% x
我以前是交警,处理过很多交通事故,根据经验,我们坚持在桥上处理。7 L U! e: {7 ]& P0 P' b% l8 x
我们一直在铁轨上搜救,即使没探测到生命,我们也要施救,我们检查到每一个车厢,有疑点的地方必须要搜救,必须要落实,刨根问底。3 K( k5 O& a/ z# _7 _
我们用探测仪,任何科技仪器都有缺陷,我们要相信,但不依赖它。我们的施救人员,特警、消防战士,特别是消防战士穿着厚厚的衣服就等在那里。
3 s5 e" e- D( x& B1 }! S6 \ 一般什么情况下停止搜救?救出伊伊后你去看过她吗?
! C- ^+ l. C- _4 k( x 邵曳戎一直大力赞扬消防战士,职业、心细,是一种充满爱的救援,不是粗暴的。邵曳戎说,在搜救那节挂在桥上的车厢时,消防战士从桥下车厢爬到桥上的那半段车厢去,来回好几次。' u- S( I- m* d: O
而那16号车厢,大家也搜救了几次。
# s! }) q9 W0 E2 S9 V) ? 做那个决定,他说他也没底,没法肯定一定还有活体出现。“只要还有1%的希望,我们特警就要做出100%的努力”——我想,其实道理讲得土点,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1 [2 T) n; A+ _ 据在现场救援的温州市鹿城消防大队勤奋路中队姜建序说,当时他们一点点搬开废墟,陆续移走了7具遗体,当时心里很压抑,就是一种沉重得喘不过气的感觉。直到看到那只微微动的小手——是伊伊在召唤人们来救救她啊。, ]7 a' a9 V+ N
这只微微动的手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灵,大家都很激动,觉得眼睛一亮,当时气温很高,而之前的施救结果却是令人越来越心寒,那种一亮的感觉,刹那点燃了所有在场的人的心。
7 i* l) b- o2 K1 ` 小伊伊从废墟里被一点点抱出来,从废墟里挪到铁轨上的担架上,他们是那么小心,一点一点地挪——就像服务员单手托着一个摆满玻璃杯的托盘,小心轻放。
2 Z. F! c, a# y* X- R' f3 n “我还一路说,毛巾不要盖住鼻子啊!”邵曳戎跟着担架跑生怕毛巾挡住了小伊伊微弱的呼吸,医生连说“我们知道的,我们知道的”。
" Y4 E& p" N# N" `7 }) O 当小伊伊被顺利送上救护车后,邵曳戎他们又转身开始了新的搜救,几分钟后,又发现了一具死者遗体。# D) F6 B8 Z! g9 D; w. ^# Y
这是最后一个从16号车厢里找到的人。而他只能估摸着快七八点了,因为怕不便没戴手表,手机也没空接,大家就是埋头寻找。' ~: p$ w% G6 z
记者:你作出坚持原地清理的决定,后来连续发现的都是死者,当时什么感觉?
: ]1 w( ~0 ~. F* `9 Q* g2 X 邵:谁也不能肯定,因为之前搜救工作已经进行过几次了,生命探测仪也没有迹象显示,但生命探测仪不能依赖,我们还是要靠人一点点去找去搜去救,决不放弃。$ u, [; h0 T8 r2 e1 W5 r
当前面找到的7个人都是死者时,我也没有放弃,因为无论是死者还是活的人,都是生命,每一条生命都值得尊重。
: B n( J. \+ L1 W 无论是谁在那里,当时都会这么做的。 A, y! j% l) I# i% a# y
记: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停止搜救?( ^9 w8 h' s, n' v
邵:这个没有具体标准。只要有疑点的地方,就要解决,就要刨根问底。我们要多问个万一呢。9 O" ~8 ~+ F* ?0 U6 b+ ]
记:常规的生命探测时间是多久?
6 N$ D. m0 n: l 邵:我们从没放弃过,我们市公安局领导指令,争分夺秒,决不放弃,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找遍所有的角落,这是我们要做的。
: W: f4 k9 L5 N: P- p5 K q 记:救出伊伊后,你去看过她吗?
3 q# j) O) ~! x0 `" Q B1 @ 邵:还没来得及,我一直就在搜救现场没离开过,她转院、做手术都是通过你们报道才知道的,虽然我心里很关心她,我也有个女儿已经长大了,我知道女孩子需要人照顾,有时间,我们一定去看伊伊。
) {, K, m& h2 b$ E 记:这几天你最想做什么?, R4 G3 G# W& Y) Y, j
邵:我最想好好睡一觉。
. h7 i2 c) E7 W/ p h.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9 w9 ^, h7 h4 c, l" [
9 o7 r' A! y' 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