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I( L3 A- X- N) t5 U5 Z# ~) M R" k/ v+ u& I4 V9 r9 j; u
, U9 Q4 Q0 R1 }电视剧新《西游记》海报
! C& o) m1 B& f7 r " e& i* z7 E; @6 [
电视剧新《水浒传》海报! I, c/ T: w# O* I' ?" d' F" \! W
1 k4 v' ?( P" b8 w四大名著$ F4 S4 n5 O2 p( d$ a( j; t
电视剧新《水浒传》、新《西游记》即将在下月亮相荧屏,其中新《水浒传》8月2日同时在4家卫视开播;新《西游记》先上地面频道,随后上卫视。
$ O2 t' e$ }4 r( d 今年4月广电总局出台限制令,短期内不得再翻拍“四大名著”电视剧。因此,即将上演的新《水浒传》和新《西游记》或成为“绝唱”。
g) q' [' ^6 {, i 新《三国》和新《红楼梦》去年已播出,尽管投资巨大、制作精良,但因为国内观众对老版电视剧的喜爱已成定势,经典难以逾越,无论谁再翻拍,似乎都只有挨板砖的份。
d* M# g6 m h% n 但为何制片方情愿冒着留下骂名的危险,依然要挑战“四大名著”呢?% r% A$ o M0 I- x# M: h% |
记者对“四大名著”电视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度剖析,原来它们个个是“亿万富翁”,堪称国内最贵电视剧。
. a2 B* E; X7 c* y 数据展示
% e& s. C! }, V" c! i2 n* f 成本全过亿 仍然都盈利! y4 ^+ A) G/ X$ {" Z! a7 d
高希希版新《三国》制作总成本1.6亿;鞠觉亮版新《水浒传》拍摄成本1.3亿;张纪中版新《西游记》投资1.2亿;李少红版新《红楼梦》制作成本1.18亿。. @; S- m' R8 S- t# p
一般来说,电视剧主要依靠版权发行回收投资,赢利方式较为单一。拍摄新版“四大名著”电视剧成本都在亿元以上,如此高额的投入,能否成功回本?单靠卖片是否能实现?
$ A5 |) j) L& q- B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新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仅靠卖片收入已轻松地通过了挑战。新《三国》总售价2.3亿,冠名费1000万,盈利50%;新《水浒传》卖了1.6亿,冠名费3000万,盈利46.2%;新《红楼梦》卖了1.2亿,冠名费2200万,盈利20.3%。
* j7 y$ P6 i, B! Y2 M7 c4 S 而新《西游记》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仅卖片收入就已经赚了7600万,相当于100元的投入获得了63.3元的盈利。再加上海外版权和网络版权销售,至少能卖2.6亿,扣除制作成本后,新《西游记》已经赚了1亿多。5 {; t# T& {( K7 W z9 ~8 d5 V
数据解析& Q9 _! e8 [0 ^' I
翻拍“四大”不愁没有投资
/ `3 l: P2 C' \( {( v0 [$ w* ? 国内电视剧制作成本走高已成趋势,千万投资是常态,但过亿的还是少数。7 c/ N* C/ h6 ?) n5 b* o& S6 I
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电视剧投资如今有着很大的风险性,因国内电视剧目前已经生产过剩,供远大于需,每年生产的一半多电视剧都处于无法播出的困境。因此电视剧制作成本的攀比,很多时候玩的是个噱头,真正的投资者都在精打细算,生怕收不回成本。但是,翻拍“四大名著”却是个例外,因为这是个稳赚的买卖,不愁卖不出去,更不愁没人投资。
w' D8 L& a' G- k$ k' J6 t 比如新《红楼梦》,开拍前就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演员选秀活动,轻松圈来众多赞助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温都水城也因该剧而名噪一时,但它的投资自然也是巨大的。; i6 W ]/ q* S. _
又如新《西游记》,曾被贵州织金洞景区爆出“需交280万才能成为《西游记》外景拍摄地”的潜规则,招来导演张纪中的怒斥。但在新《西游记》的开播仪式上,剧组一再向媒体强调,进行报道时必须将拍摄地甘肃冶力关风景区生态园放在新闻标题中,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 }& R. l$ @+ H% j9 Z, |+ S
受众稳定 广告商抢着上9 T" C% r- f, ~* N+ Z% X3 w
除了能轻松圈来投资,“四大名著”电视剧还备受广告商的青睐。+ l; Q: k1 i9 _( s) I A
因为名声响、制作大、有稳定的受众群,在如今收视率几乎是唯一衡量标准的电视环境下,“四大名著”电视剧自然是各卫视眼中的香饽饽。. A6 Z* m# F- \9 S2 F8 [8 r! O
电视台抢到了播出权,不仅可以提升品牌、提高收视率,还可以通过单独招商赚上一大笔广告费。因为广告商一听说是新版“四大名著”电视剧,都抢着做广告。6 W! b7 S" ?4 D
以即将播出的新《水浒传》为例,仅仅是该剧的冠名,安徽卫视就卖出了5000万的高价,再加上剧中插播的广告,安徽卫视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1亿。而去年安徽卫视播出新《红楼梦》的广告收入也高达数千万。+ n6 ^2 Z" [7 J: A( V: z
网络发力 发行渠道增多* K q2 ], x! i, W5 Y" [
正因为不愁卖广告,也壮了电视台、视频网站等购剧单位的胆,它们纷纷以巨资哄抢“四大名著”电视剧,发行渠道也越来越多。3 c5 m4 }) t5 {( B
当年的中国电视荧屏是央视一家独大,“四大名著”电视剧拍摄下来,投资少,演员的报酬也少,卖剧价格也不高。电视剧也只在仅有的几家电视台播出,几乎没有竞争,制片方的价格自然上不去。 N5 w% ~; \ \9 T* B2 a: l
如今地方卫视实力越来越强,收视竞争日趋激烈,优质电视剧资源紧缺,“四大名著”电视剧无疑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大家都想借此提升品牌影响力。: K" O2 ~; J4 ]3 [' K" V; s! K- o6 C
此外,近年来网络视频的崛起更是让电视剧的发行有了新的渠道。
L4 {' I4 c1 | \ 去年新《三国》网络版权卖出每集35万的高价,不仅创下新纪录,也带动了整体行情的攀升。抢夺“四大名著”电视剧,视频网站付出了高代价,也得到了高收益。; l. Y( b. f3 L8 ~+ Y
市场预测
' V9 U' e' Z/ g 限制令一下 “衍生剧”走俏
. n/ m* h- U5 V) E9 O( ?7 C' l 但是,今年4月广电总局的一纸限制令——短期内不再给任何“四大名著”电视剧立项,却把这么赚钱的买卖给封杀了。这对不少还惦记着拿翻拍来赚钱的制片方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I9 A. P+ |# |6 @& J G5 U
但记者发现,这些制片方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不让翻拍“四大名著”,就换个名字讲相同的故事。* ]! y) q' x# Z% C( ^* v
比如已经在地面频道播出的电视剧《黛玉传》、3D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和即将开拍的电视剧《曹操传》,主角还是林黛玉、孙悟空和曹操,但就不叫《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名著“衍生剧”就这么出炉了。
s4 v% e6 m" k2 c 傍“名著”省劲 但必须创新
8 ]' E: x8 g! n9 |2 m1 p; o 对此,华谊天意总经理吴毅对记者分析,“四大名著”的“衍生剧”肯定是沾了“四大名著”的光,当“四大名著”翻拍之路被封死后,肯定会有制作公司看准这些“衍生剧”的拍摄,“就算没有‘四大名著’电视剧本身赚钱,但也会有保障”。
: F: ~' F O p) t2 g+ i4 r2 I 但电视剧翻拍必须要有新意,如果单纯想靠“衍生剧”沾名著的光赚钱,肯定行不通。衍生品无法与正品相比,其故事、人物的丰满和完整不能取代名著本身。
9 z8 l) a5 |9 M/ G# M8 O6 x 因此,要想形成影响力,创作的角度和制作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创新,一味地照搬,结局很难乐观。( p& |, N# I j7 i
本版文/记者 方芳 周萌 王岗5 J C- z0 M/ d8 t$ b
(责编: 虫虫)
& c6 U; |7 V) h- P! C0 q5 {' d/ f/ C1 e# k" ^/ x- X5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