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581|回复: 1

多地频现地陷与垮塌 专家称因赶工期忽略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25 日 0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_, u3 ~) F: z: @
% L) q( R4 l" G' v2 D/ m
2 W4 \5 R! O! _$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9 v& Y2 v  x: M) ?+ I
  7月21日凌晨4时许,哈尔滨南岗区联部街48号一栋六层居民楼部分发生垮塌事故。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安、消防、“120”急救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察营救。新华社发(肖劲彪 摄)
4 T3 A; q; B" `: x9 ]- U. [

+ |: X" J2 j# z8 ~" k) I* k$ f&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0 m$ F, d. S* l
  7月24日,发生地陷事故的广州市江南西路紫金大街一处在建楼盘工地正在进行土方回填。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4 J3 ~' Y& i4 L" I9 x6 L& p  从“楼歪歪”到“地陷陷”
2 a  a: K  @" r2 a2 f. b  ——城市现代化进程如何摆脱“地陷危机”?
4 ^0 ?2 B4 N8 W  新华网广州7月24日电 (记者黄玫 欧甸丘) 23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一建筑工地突发“地陷”,近20米长的工地围墙和基坑下陷,旁边两栋居民楼里百余户居民紧急疏散。
, T5 y1 D1 g3 A- ]5 e2 e1 O  仅仅就在几天前,哈尔滨市南岗区一住宅楼一侧发生垮塌,楼内居民被迫撤离。# _- ^& m/ r8 f% p# E
  从“楼歪歪”到“地陷陷”,全国多个城市先后发生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现代化城市为何频现“地陷”危机?城市在向地下要资源的同时如何建筑“安全长城”?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 G0 G3 N  c) ?$ ]  建筑工地“地陷” 百户居民转移+ I8 J7 T+ g" y) l
  记者24日在广州地陷事故的工地现场看到,工地西南角围墙已经垮塌,两辆挖掘机正在用泥土填埋泥坑,附近居民楼的入口处拉着警戒线,保安在来回巡逻。
( l# H4 y+ X4 _. n/ |9 e  根据海珠区政府通报,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江南四期十区基坑,深度5.9m,该工程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以西地段。23日16:55分左右,因西南角围墙外埋深约1m、管径约200mm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基坑出现局部塌方,现场无人员伤亡。* q, c3 P! y- I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钟上仑告诉记者,塌方以后,施工方马上采取了用泥土填埋的方式将塌陷的地方填埋,同时密切监测旁边房屋的安全状况,附近居民则被安置到附近的宾馆暂时居住。
& {& q2 G; u6 w7 h; r+ w' N9 B  被安置在宾馆居住的邓永意告诉记者,“昨日下午四点多出门遛弯,下午六点多回家的时候警察就守在门口不让进去,说是楼房安全可能受到旁边施工的影响。于是从昨晚开始被安置到了宾馆,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带出来。”
) m# Q0 D8 ^0 y9 B" U  海珠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由于大楼安全监测需要一天左右时间,街道督促施工方已制订两套安置方案。一是对愿意接受住宿安排的30户居民,街道协助施工方在附近的7天、科尔等4家宾馆预订了54间房安排其住宿,并向每户派发200元生活慰问金。街道还分别向4家宾馆派驻了工作组,接受居民咨询,听取居民意见,协助解决困难。二是对投靠亲友等自行安排住宿的其他居民,由施工方按照每户2天1千元的标准予以补偿。
7 M( a* a. I4 m  v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4日9时前,已有112户居民领取到补偿金。还没有领取补偿金的住户,可以到施工方设置在紫金居委会的办公点办理有关手续。) u# H0 N8 D: h& w; i& C' ^
  “地陷事故”多发 危机为何接连出现?) i* h8 E' }- S9 n2 u2 T# Y
  “地陷”事故为何发生?  ]8 `, b  ~- \- V
  附近居民刘洋的疑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突然‘地陷’,到底为什么?施工单位应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否则我们再住回去也没有安全感。上百户居民的安全可不是儿戏。”
6 A0 I* V0 g9 Y  钟上仑告诉记者:“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合法施工的证件,开工前也就施工安全进行过评估,并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但是安全事故还是发生了。”
( O: c# g9 f4 x2 b; w  根据海珠区政府通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西南角围墙外埋深约1米、管径约200毫米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基坑出现局部塌方。”至于水管为什么破裂,施工方该承担多少责任?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具体事故原因仍在调查确定之中。  x$ R8 G5 a7 p
  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就在事故现场附近,几年前曾发生过严重的地陷事故。据媒体报道,一排民工宿舍、一堵围墙、一条马路掉入20多米深的工地大坑中,工地有5人被埋进坑里,附近数千名居民被紧急疏散。
8 J' D8 E, I) m0 r2 h0 p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说,国内不少城市发生“地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先天条件不足,不少城市处于沿海的三角洲地带,属于软土地基;二是城市规划有缺陷,除了总体规划外,要注意特殊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处理,尽可能绕过去,或者提高建设安全系数;三是工程建设把关不够严,建设过程当中要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四是城市管理有误区,现在城市的大型活动或者基建项目很多,存在赶工期而忽略工程安全的现象。/ R9 H& d5 W7 e8 ?$ C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魏清泉则认为,“全国多处建筑工地发生‘地陷’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建筑项目下的地质条件了解不够。我们的建筑规划是以城市为单位划分适宜建筑住房的区域、不适宜建筑住房的区域,不会细化到每个楼盘。而地方在开工时,可能没有监测到地下是否有漏斗、溶洞等复杂地质状况,也可能由于下雨、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最终引起塌陷。”
: D8 Y: f, O/ T, H" L" J  百姓呼吁:远离“地陷” 幸福生活
9 _7 j- S+ V- `3 q( u5 N+ @$ u  24日上午,在安置了近30户人家的宾馆里,记者看到经历一夜“折腾”的居民们略显疲惫。
3 e( K. v$ T: v6 w/ W9 @  居民们普遍认为,地陷事故不仅打乱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让政府花费很大成本去处理,应当“未雨绸缪”,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3 Y4 ^+ w- F8 |7 c' J  专家提醒,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多地向地下要资源;因此在城市规划当中,地质专家的参与很有必要。周永章说,现在的规划多是在地面上“画画”,打个比方来说,是“皮肤科”专家在诊治;其实地底下的东西很复杂,需要“内科医生”来把脉,也就是地质专家应该发挥专业作用,建议大型工程应强制性引入专业人士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预案。
$ w$ N& L# S5 z6 w  居民刘洋建议,在施工前,施工方应该针对施工可能给周围房屋、环境的安全带来的影响做整体评估,并把这个评估报告向可能受影响的附近居民公布,而不仅仅是贴一个安全警示了事。这样既有利于稳定民心,也有利于督促施工方注意施工安全。
0 g$ j2 Z+ O) i' a4 M& o7 ~  魏清泉则建议,严格执行用地评价制度,在施工前要对地下水文条件进行评估检测,在修建高层建筑时要打钻摸清项目地下及周边的地质状况,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经常了解分析地质状况并及时预报情况,并根据情况调整施工计划,努力减少或者避免“地陷”事故再次发生。; L6 D1 d- t# S$ ~7 W, Y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K+ @1 Q% p+ V, C1 X3 ^

3 H3 u8 ]4 \. d1 Y+ R; `/ \& O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25 日 08: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腾讯云】2核2G云服务器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
最好连中国直接塌下去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13 日 00:17 , Processed in 0.0905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