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 j7 l4 J, L7 w& K2 h
, E8 [0 P- v2 ~3 |1 @
, ]( ]9 M. _4 x; a8 ~5 R2 L图为基辛格在薄熙来陪同下,到重庆大学与师生们交流 闻俊伟摄
5 Y# r) F: z" L& Y. }) R 华龙网讯 (记者 肖竹)88岁的亨利·基辛格博士第三次来到山城。从6月28日到30日,这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咨询公司董事长,拄着拐杖,在重庆市领导薄熙来、黄奇帆、陈光国、邢元敏的先后陪同下,走访重庆的企业、学校和社区,并与投资者、市民和大学师生座谈。他说:“1982年我第一次到重庆,29年后再来,重庆的发展变化令人震惊,如果不告诉我身在何处,都不会知道是在重庆!”& t+ q# {2 W6 V- Z* u: v. z
基辛格相信:当年上海浦东的成功将复制到重庆
' ~0 e9 ]. E2 }6 l& W# | 6月28日晚,一架国航班机平稳地降落在江北国际机场,不久,头发花白的基辛格走出了机舱,随行的还有乔舒亚·雷默等基辛格咨询公司高管。这是基辛格第三次访问重庆,1982年和1996年,他曾两次访问这座西部城市。5 D+ w6 W/ J0 \1 {; I
从机场到酒店,基辛格充满了好奇,宽敞的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楼、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当晚的欢迎宴会上,他动情地说:“作为中美关系‘破冰之旅’的唯一在世者,40年来我60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我曾两次来过重庆,这些年听说重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直期待再来看一看,亲身体验新兴直辖市的活力。”
9 |1 z8 } m' _ 29日起,这位老人不顾舟车劳顿,一口气参观了两江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惠普等地,亲身感受重庆经济跳动的脉搏。在两江新区规划展示厅,老人详细了解规划情况,并对交通布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奇帆介绍说,作为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今后两江新区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12天可抵达欧洲,还可以南下印度洋出海。“很厉害,很厉害!”基辛格老人加重语气说:“当年上海浦东的成功将复制到重庆!”
1 C6 A! M. l) d3 m, r 西永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行,富士康、英业达等企业厂房、员工宿舍正加紧施工。基辛格一行乘车参观,并到惠普工业园,与惠普、霍尼韦尔、福特、康明斯等在渝美资企业代表座谈,倾听他们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重庆交通便捷,物流成本较低。”“人才素质高,人力资源丰富。”“市政府办事也有效率。”听了大家的发言,基辛格说:“听了你们的介绍,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重庆非常重视外资企业的发展,我将把这里的情况带回美国,也希望你们更好地融入重庆。”4 ]" I; F9 S! [
重庆市政府十分关心困难群众,努力为他们盖公租房,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这种做法很有成效
8 e, N8 A r+ s+ C; D! g 重庆公租房建设也吸引了基辛格。29日上午,他到我市首个公租房项目———“民心佳园”参观。小区绿树成荫,整洁舒适,由于第一批市民的入住,显得热热闹闹,便利超市已开门营业,825路公交车直达观音桥步行街,始发站就设在小区里。
6 t+ s3 J4 H6 Z+ z2 Y “哪些人可以住公租房?”“每月租金多少?”“出行、购物都方便吗?”基辛格一连问了五六个问题。黄奇帆介绍说:“公租房小区配套齐全,租金便宜,农民工、大学生和住房困难的原住民都可以租。未来3年,重庆将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听着介绍,基辛格走进样板间参观,户型从单间配套到三室一厅,一应俱全,室内布局也很合理。老人看了不住点头。* p4 K. g& _3 Y) x- |! ~7 I
随后,基辛格走进13栋10-9号,来了一次“入户调查”。户主黄书林原本是忠县的农民,进城打工十几年后,户籍制度改革让他拥有了城市户口,还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新房。基辛格和男主人一起坐在沙发上,聊起了家常。面对这位可敬的美国老人,黄书林打开了“话匣子”:“原来,我们一家四口挤在一间不到7平方米的阁楼,甭说多别扭了。现在有了公租房,住得敞亮,人也体面,等以后儿子考上大学,生活就更有指望了。”“重庆市政府十分关心困难群众,努力为他们盖公租房,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这种做法很有成效。”基辛格为黄书林由衷地高兴:“你可要鼓励孩子用心读书,今后长大成才,就可以好好孝顺父母了。”大家纷纷鼓掌,祝福黄书林一家。
V. e7 }% w: Z# T 重庆广大市民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Y3 w$ G+ k. b' G& ?8 z ~
29日上午,重庆奥体中心红旗招展,数万群众齐唱红歌,震撼人心。基辛格也专程赶来,出席2011(重庆)中华红歌会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开幕式后,吉林、江苏、重庆的小学生们,带来了合唱《红星歌》,稚嫩的童声积极、奋进,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为欢迎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基辛格,四川外语学院的同学们特意献上美国二战时期的经典歌曲《雪绒花》,旋律轻柔,歌声优美,将观众带入一个美妙祥和的世界。精彩的演出感动了基辛格,他不时鼓掌,并饱含深情地说:“40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如何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繁荣、富强的国家。这次又吃惊地看到了重庆的变化。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是朋友、是伙伴,我们要共同努力,共促合作!”4 @9 w# j. T t* W5 W
当晚9点半,结束了一天的考察,乘车返回住地的途中,基辛格又途经人民广场。夜灯下,市民们在广场上唱红歌、跳坝坝舞,其乐融融。此情此景,让老人感慨满怀:“重庆广大市民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0 e% N1 z. s5 D$ V J9 Z 基辛格与重大师生交流,一问一答,妙语连珠,现场掌声热烈5 w! c) H) V# C! |8 Q/ v1 \& E
29日下午,基辛格参观重庆大学城,并在薄熙来的陪同下,赶到重庆大学与师生们座谈。尽管烈日当空,但同学们仍自发排成队伍,欢迎这位老人。他们簇拥着薄熙来、基辛格走向会议室,不住地鼓掌、欢笑。不大的会议室,很快挤得满满当当。
% H7 X0 g' Z* l/ g1 P7 n “同学们,今天,我们迎来了尊敬的基辛格博士。40年前,基辛格博士为打开中美合作的大门做出了杰出贡献。基辛格博士曾几十次访问中国,是最熟悉和了解中国的西方政治家,和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都有过亲切交流,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重庆有57所大学,基辛格博士专门选了重庆大学,大家可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多请教,多交流!”在薄熙来介绍后,基辛格博士又补充说:“我以前是一个教授,非常喜欢和学生交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经他俩一说,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大家纷纷举手,争相发问。1 s/ Q: u n; @) t& b) n3 ^
“基辛格博士,您好!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对美国文化有兴趣,比如好莱坞、苹果电脑、可口可乐,有人喜欢,也有人说这是‘文化入侵’,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法学硕士姚芸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9 `1 I2 q9 X# r, Q7 f h! N 基辛格说:“中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民拥有特殊的品格,保持中国的文化传统非常重要。当然,中美两国也要进行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我的孙女就很喜欢中国文化,明年还准备来华学习。”巧妙的回答,赢得一阵掌声。! m V' k, {' M- S0 G7 i, y! U
新闻学硕士陈玄争到话筒,赶忙问到:“15年前,您曾来过重庆,如今再次访问,有什么感受?”基辛格说:“我曾两次来重庆,这次再来,感觉是到了一个‘新世界’。重庆的变化令人震惊,如果不告诉我身在何处,我都不会知道是在重庆。重庆人民辛勤努力,很有创造力,相信再过10年,重庆会赶上甚至超越中国东部沿海的城市。”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 k Y# D7 A0 V0 X. s, U7 m3 f( K$ I “基辛格博士,您如何评价中美两国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请问您对利比亚战争持什么看法?”“在中美贸易中,你是否认为中国单方面受益?”……发问声此起彼伏,基辛格一一作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基辛格不得不赶往下一个考察点时,同学们意犹未尽,仍围着他请教。直到车队驶离校园,大家才依依惜别。. e! w9 x9 i: j8 F" M/ ]) k& l
在渝期间,基辛格还在薄熙来的陪同下,乘船游览了长江、嘉陵江,并参观了市委二号楼。市领导翁杰明、徐鸣、刘学普等也陪同了考察。
" \" K, _3 I, x- u.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H3 c$ i3 g) {6 Q5 P* [' A3 n. I. `# q2 N; S! y&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