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03|回复: 0

韩三平主创“国家电影” 称动机源于英雄崇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29 日 2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e% X7 |, T( \$ ]4 `( R
8 A6 a9 ]' C4 Q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主旋律大电影的新模式。作为中影集团董事长兼这两部电影总导演,韩三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有些动情,他说,我是宣过誓的共产党员,为国家为民族拍这样的电影是一种荣耀,心中洋溢着一份大爱。 - J/ O( _" `! n. g0 O8 r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政治性不言而喻,但是,把这两部电影仅仅看成是单纯的政治电影,而无视它们在商业市场的力量,显然是个错误。《建国大业》是2009年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正在上映的《建党伟业》票房夺冠也指日可待,我们暂且把这两部专写国家大事件的电影称为“国家电影”,不仅是对这两部电影的尊重,更是对韩三平电影创作团队的褒奖。因为没有大爱,拍不成这样的电影。+ g9 ?- G6 x; s! h$ l
  动机源于英雄崇拜4 _" u' u' a* j; k
  记者:把《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冠以“国家电影”,是因为两部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模式,用电影为国家铭史的原动力是什么?是责任,信仰还是追求?0 b1 f# [9 b1 }
  韩三平: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是党员,我的职业始终没有离开过电影,中国电影正在大步向前走,我们应该有大手笔写党的电影,写英雄的电影,写共产党英雄的电影,我们党的历史上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大事件,我们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得太少了。黄建新导演说过的一句话我很同意,他说最好看的就是历史事件,它的真实感是编剧编不出来的,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很动人。那个时候人们一样有英雄情结,跟现代追星没有本质区别。用电影用历史事件来表现当时的英雄人物,我想观众必定喜欢、必定买票观看,这就是现代的追星。我们的电影中表现了众多的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一定会让人喜欢,会让观众去崇拜,去追。
6 Y+ b2 s; p. T  记者:拍摄这样的电影是要有“情怀”的,这和商业不商业无关,你的创作心路是什么?
3 v2 Y( y, N) C" u$ y  韩三平:我当中影的董事长,这个位置并不好坐,是一路支撑下来的,除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给电影界带来的希望,还有自己对中国电影几十年不变的情怀。我从来没想过我是导演,这次让我直接做导演是一个很偶然的因素。我是从照明班出来的,照明组长,然后文学编辑、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联合导演、导演、副厂长、厂长等等,然后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最后董事长。我三十多年从事了这么多个职业,差不多两年半一个职业,但好在都在电影产业内。但是我干到今天,我有两个情结,一个是电影情结,我不相信中国电影不行,我不相信中国观众不喜欢看国产电影,只不过我们没做好。另一个是国有企业情结,我不相信国有企业做不好,我不相信国有企业出不了好片子,我更不相信社会主义会比资本主义差。为这样一种精神,为这个片子我尽了心、尽了力、尽了情,我个人有很强的英雄崇拜情结,我们那一代人对一大批中共领导人有崇拜。我们希望年轻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去了解那个时代,如果说要从他们身上去学习什么东西,领悟什么东西,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应该自然形成的。   ( T2 e. J( {4 f, e6 Z1 ]6 d; f
  票房得益明星号召力
0 h# J" ?, W3 \3 S' B& m7 |  记者:作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你有责任和义务拍摄这样国家级的大电影,但是对你个人而言,同样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请说说其中的艰难?& S& x, V- C, b' m; q* J
  韩三平:当然是很困难,都是重大事件,重大人物,搬上银幕,取舍就很难。最后我们遵循电影的规律,也不必要把一个人物的来龙去脉、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楚,因为这些人物都曾做过什么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只要表现他们在这部电影中在干什么,实际上我们在后期剪辑中也可能要做大量的舍弃。另外纪实性加史诗性的电影,必须从高层人物来表现,从一个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很难。所以这部影片的风格与一般的故事片表现会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要找一些在表演上有一定成就的演员来演。片中涉及的人物太多了,有的人物只有三五场戏,但是一个好的演员会把一个眼神都表现得很有味道,把一句台词说得很有魅力,把一个动作做得很有韵味,这就是演员的功力,是一场演技的大比拼。
9 ~, f; i7 ?/ k- Q  记者:明星齐上阵,甘当绿叶,一定是这部电影的看点之一,请谈谈这部电影的“红花”是什么?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_8 P# a: M% R' m  s
  韩三平:明星只是电影的手段和形式。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但是我们不要说教,要好看,要轻松,甚至要娱乐,既要尊重史实,又要尊重现代观众,让观众进了影院,高兴着出来,没有白来。4 y" J( c* k0 z" x
  记者:《建国大业》是当年的票房冠军,《建党伟业》夺冠也是指日可待,在商业大潮中,这两部主旋律电影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票房?这与国民政治素质提高有关吗?
$ M) L$ L, I; H% i  韩三平:有明星的吸引力,更多还是故事本身,史实的吸引力。明星的好处在于专业和影响力。李雪健、高明、刘佩琦等老戏骨都是从主旋律电影走出来的,尤其是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里,依然需要的是形神兼备的特型演员。但这一次,《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破例了,而且向市场迈出了一大步,包括章子怡、黎明、赵薇、陈坤等在内的大量偶像明星加盟此片,可谓史无前例。我们确实调集了所有的资源,包括演员的、制作力量的、设备器材的,来拍摄这部电影。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有优势和经验的。用这样的手段来激发观众极大的观赏欲望,用明星最浅层次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因此,在商业上,我们是成功的。艺术层面上,请一些具有高超表演技巧的明星来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是唯一的选择。在神形兼备不行的情况下,我们会更注重神而非形。这些明星为这部电影带来了他们的号召力。- V" D3 K9 M* H6 R3 d6 m% y
  什么叫主旋律,只要你宣传爱国主义、宣传美好品德,我觉得就叫主旋律。这一点美国电影就做得很好,兰博是他们的英雄,背后的意识就是他们的爱国主义。在以前,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做得不好,因为出来就把它当做一个宣传片,有些编剧是写得含辛茹苦、声泪俱下,导演是拍得心潮澎湃,但观众毫无反应。当你的观念和观众需求发生尖锐矛盾的时候,你必须放弃你的观念,否则你没有出路。 ' i# E9 S# ]% ~2 Q1 P
  这种类型片美国注定没有
* r' ~. H( ^' Z) X( V8 I  记者:老百姓仅仅是喜欢看电影中的明星吗?他们喜欢这部电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5 d. J# o' r: r* D  韩三平:我们主观上确实是想发展一种新的类型电影。什么叫类型化?枪战片、黑帮片、灾难片,这不都差不多吗?这才叫类型化。《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两个模式非常像,我们要敢于坚持这种类型,因为这个类型有中国特色,我估计在美国没有,因为美国没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建国大业》的票房达到4个多亿,确实给了我启发,这样的电影拍好了以后,观众是愿意看的。8 h, ~; Y, I9 N, m5 s
  记者:《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是国家电影的名片,也承载着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神圣使命,你是否考虑过带这两部电影进行国外巡演?3 w  a" w- n3 M' E3 `$ G
  韩三平:我没有这个考虑。但是海外市场非常关注。海外销售得非常好,包括一些大的发行公司,都来主动接洽。
, X$ v0 i# w; {( e3 A  记者:你说年轻人也喜欢看这样的电影,透过这两部电影你想告诉年轻观众什么?
: U, i/ G* Y% c6 m/ x8 t5 h  韩三平:虽然说是史实电影,但也是年轻人的电影。首先我们用人都是年轻的。我们的许多关键岗位,比如编剧、作曲、剪辑、制片,都是年轻人,比如我们年轻的编剧董哲,今年才32岁,他是一个党史发烧友,对共产党历史的了解比我还深。我在现场经常给他一个电话就能查到所有的资料,这些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热爱中国电影,热爱我们的历史。最重要的是,年轻团队的感觉更接近现在的电影观众,这是我的根本出发点。因为这部影片的一大半都是在讲年轻人,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情怀和献身精神,今天的年轻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肯定无法与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相比,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让他们看到自己内心想追求的东西。. D( B9 L5 r# n/ o
  下一部已经开始写剧本+ J1 @6 @4 Q- O
  记者:在当今商业大潮中,你的电影如何处理商业和电影艺术的关系?
3 D% }7 ^6 P# j) D3 j4 L& g7 p% B  韩三平:我还是看重它的票房,坚持我的观点和立场。艺术是可以讨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艺术未必是个硬指标,我们很多在国际上得了大奖的影片,在国内就十几万票房,非常悲惨。当然我们搞的是一个艺术产品,希望它有艺术性。比较而论,重要的是观众,而不是几篇评论。有的年轻人的胆子也太大了,至少在我看来就是不负责任。说这部电影不好看,我问你看过这部电影没有,他说没有,那你怎么知道的,网上说的,这样行吗?我们要怀着责任、信仰和追求,用现代市场来验证这两部电影。片子是否思想深刻,艺术性是否很强,这些标准都没错,但我坚持觉得这都不是根本,根本就是观众,根本是这部电影好不好看。9 P- o+ u6 Z$ }' @
  记者:《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成功为中国主旋律电影树立了榜样,这样的电影还要拍下去吗?下一部作品是什么?' k* Z1 {* V. q" W. Z. m
  韩三平:《建党伟业》从拍完到试映的效果,使我对这样的类型信心更足,因为观众愿意看。我们要用平常心来看这个问题,端午节吃个粽子,中秋节吃个月饼,纪念建党、建国的时候看一部献礼电影,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创作选择。当然我们还做得不够,还有很多值得表现的历史画卷,比如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历史上很多大的事件等等,比如说我们正在考虑,中国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庆典活动即将到来,我们准备搞一个从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可以做一个献礼片。我已经在找人写剧本了,计划明年下半年来拍,后年上映,我们还将邀请众多明星来出演。众多人物都会在片中出现,但更年轻、更有创造力,情节会更丰富,我想会更有观赏性。% ?: K3 f$ ~& ^7 b% R4 g
  本报记者 陈滨% L7 M1 k3 A5 W. V9 C! O
(责编: 羊小米)  d" a1 K. N: u: @6 _
% q, y/ g1 D# N# |& F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23 日 14:30 , Processed in 0.0780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