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A: R: Z: b7 h
. r/ g# h% r2 Z% `
, W8 P# } c# A; w. b+ F7 @8 I2 Q 昨天,北京缉毒犬基地举行开放日活动。在训犬员的带领下,一只缉毒犬迅速地发现了事先藏有毒品的行李箱。
! M3 O+ k. p* c* j( W6 C" ^( ?5 \9 r' H 北京海关一年收缴毒品40公斤& E i) R9 F9 e8 e+ Y, a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 X5 z% B, f, X; G
昨天,为一睹祖国禁毒大门卫士的神奇缉毒本领,本报派出两路记者,分别探访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海关总署缉私局北京缉毒犬基地。2 c# }( T* o% X
本报讯(记者钱卫华)昨天,北京海关发布消息称,去年6月26日至今的一年时间内,北京海关共查获毒品走私线索40件,其中刑事立案侦查13件,向兄弟海关及市公安局等执法部门移交毒品线索26件,收缴毒品40.53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其中,旅检渠道查获13件,邮递渠道查获26件,快件渠道查获1件。
2 `& q$ ~; t- k5 M' i 它们
4 Q4 ]* d' O/ _! z$ s 昨天上午,记者探访海关总署缉私局北京缉毒犬基地,40多只把守北京海关大门的缉毒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绝活。
2 W) y% P% G4 c: L. c0 \4 g, d 姓名:缉毒犬单位:海关总署缉私局北京缉毒犬基地: K9 Y* M! s/ u6 c) K3 t: ?/ Z
行李箱中揪出毒源
- I) }+ D+ T3 A. t 昨天上午9点50分,缉毒犬“查毒”表演开始。这一环节模拟的是行李查毒,现场摆放了3排、近40个各种各样的行李箱,上场表演的是一黑一白两只拉布拉多犬。
( I, ~! G4 w* e# `3 B9 R 黑色的“艾琳”,是国内土生土长的拉布拉多缉毒犬;白色的“维特”,出生于澳大利亚,在国内接受过缉毒培训。8 h p) W; L1 U% H. o) p
随着训犬员的指令,第一个上场表演的“维特”边跑边嗅,仅1分多钟,嗅到第三排倒数几个行李箱时,“维特”突然蹲在了一个箱子面前一动不动。工作人员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藏有海洛因。9 @2 U3 ?+ `6 p6 P
随后上场的“艾琳”明显跑得不快。基地工作人员讲解说,犬的性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表现自然也不一样。
1 u; e* ]4 r F' i. u1 L/ l 不过这不影响其缉毒表现,它嗅到第二排时,突然横着蹿到了第三排,准确地蹲到了一只箱子面前——这正是事先藏毒的那个行李箱。4 \2 g2 V9 f) b2 a$ O$ y8 H
讲解员告诉记者,每个国际航班都会有大量的行李,当旅客领取到行李的时候,其实缉毒犬已经一一查验过了。
9 V) i. y7 A% G0 s# M 发现目标步步紧随
2 l4 U2 H( o6 ~: l A* E7 s, `' _ 上午10点多,近20名“旅客”排着队出现在了缉毒犬面前。这是活动现场的人体查毒表演。此次登场的是出生于澳大利亚并接受完培训回国“工作”的拉布拉多缉毒犬“漫波”。
8 d7 G- \: w8 I {" D# ~6 s 虽然它的年龄有些大了,不过真是“宝刀不老”。它一一嗅过旅客,到了队尾时它停住了,眼巴巴地盯住面前一位女旅客手中的黄色挎包。
) k6 m3 W2 t. [- _5 N/ L 女旅客“见势不妙”拔腿就走,可“漫波”步步紧随,虽然很温驯地不攻击人,但就是“执着”地紧盯着这个挎包不放。! S* T3 `; S" W% u3 W* d
工作人员上前打开这个挎包,里面果然藏有毒品。
' l" T% S0 r! H8 v+ [ Y 每秒可查7件行李7 l) O- H9 Z; q8 B% N f
据介绍,北京海关缉毒犬基地共有67只犬,其中工作犬16只,繁育用种犬7只,幼犬23只,其余为待训犬。8 [! W( P$ ]" s' @
这些缉毒犬的犬种分别为拉布拉多犬、德国牧羊犬、苏格兰牧羊犬、金毛追踪犬、史宾格犬、罗威纳犬、魏玛犬等。它们大多具有嗅出大麻、海洛因、冰毒、鸦片、摇头丸、K粉等6种以上毒品及毒品衍生物的本领。
7 C8 p: X; R2 c+ {3 X/ |+ G2 O 据悉,在旅检现场,缉毒犬一秒钟内至少要检查3个行李箱,最多要查7个行李箱。截至2011年6月,北京海关缉毒犬基地累计查毒92起,缴获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大麻等各类毒品154.95公斤。
9 `! h3 r. n3 B2 U% V 他们; m! k; a* }$ n' u
“为了婴儿甜美的酒窝/为了少女灿烂的花季/为了母亲慈祥的微笑/我自愿、宁愿将我的青春写进共和国斑斓的禁毒事业中。”
; s. K0 g! N+ G$ O( U 这是毕波的誓言。为了这句话,他从警20年,在一线缉毒16年。至今,毕波仍在北京缉毒警中保持着几项第一:第一个派驻云南担任禁毒警务联络官,第一个从边境引渡过大毒枭,第一个在缉毒实战中打过冲锋枪。5 R3 M$ S% r& W* T2 z3 d% d1 ?4 c
姓名:毕波身份: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侦查大队大队长! h3 W& a' g8 t `7 t
踩在刀尖上干活的人
- Y6 G. L. [. @7 T8 } i. E' o# b; { 【如果我在那一瞬间转身就跑,自己可能有50%的存活几率,但身后的3个兄弟,肯定没命了。反之,没有兄弟们拼命,我可能也交待了】8 E, m c+ ^8 Q. a0 x. w1 m
“缉毒警,就是踩在刀尖上干活的人。”2006年11月28日那天的事,差点让毕波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 \( [* e* P6 l0 T! b. ^. [ 这一次,毕波接到命令对大毒枭王某进行抓捕。此人有5年从军经历,身手不凡,曾在云南和天津各犯下一起命案,被云南、天津、北京、哈尔滨四地警方通缉。
4 u! C0 V3 `. ^3 f0 G 前期侦查得知,该团伙5名成员居住在本市丰台某小区。情报并未显示嫌疑人持有武器。毕波带领3名侦查员到24楼抓捕王某。! Q$ ~9 j- A9 S j9 i& x' p
房门打开后,随着“别动,警察”的警告声,正在收拾行李的王某飞快地向后撤了一步。毕波立即跟上一步,双方相差1米左右,王某右手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毕波飞扑过去,一手按向王某持枪的右手,并探出另一只手卡住了王某的脖子将其按倒在地。就在这时嫌疑人开了枪,子弹从毕波腋下穿过。
. I1 i* \. j6 M, `- G 倒地后,王某又用左手从裤兜里掏出另一支枪,而毕波已腾不出手再控制王某。枪口随即顶在了他的太阳穴上。“当时我一闭眼就知道完了,等死吧。”毕波说。: X0 J9 @3 c: G; z" B
此时,毕波身后的3名侦查员飞身扑了上去——有人去抢枪,有人用木棍猛击嫌疑人胳膊,有人喷催泪剂,嫌疑人最终被制服。
+ a9 v: e4 V7 S. Y _" p 毕波说,当晚他请兄弟们喝酒,酒桌上他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看见他掏枪了?”! a. t0 L7 N7 B$ I# o4 N8 B
没人看到。
7 \) w/ k( E5 P3 i0 |# V 嫌疑人背负2条人命,不在乎多杀几个人,身处24楼,他也不可能跳楼出去。毕波说:“如果我在那一瞬间转身就跑,自己可能有50%的存活几率,但身后的3个兄弟,肯定没命了。反之,没有兄弟们拼命,我可能也交待了。”" \- M- \9 g; f( t1 n! p9 h
事后,毕波得知,那颗从他腋下穿过的子弹,来自一支9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另一支顶住他太阳穴的是一支勃朗宁手枪。两枪都已上膛,共17发子弹。
: {) L& ]: u z- R- K6 K 【他们再晚来一分钟,我这次也交待了。就这一分钟,能让我死好几次了】
7 J b0 [+ h# X. L 一分钟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一转眼的事,但对于缉毒警来说,可能已在生死之间。& R4 i# ~. Z" [8 f( x) L3 z9 P
毕波时常当卧底。他说,卧底,其实是单打独斗——虽然你知道周围会有很多兄弟保护你,但真正到了现场,很多时候都是你一个人面对很多亡命徒。
7 {0 {# E% l0 l3 u6 Y 有一次,他扮演买家卧底,与毒贩进行毒品交易。对方先后8次要求变换交易地点,毕波与其周旋了7个多小时,最后选在了肿瘤医院对面的小胡同里交易。
" u9 P1 f0 s# W a7 V% Z- X$ I 毕波的周围有很多“兄弟”保护,但每一次变换交易地点,他只能自己先走,暗中保护他的便衣不能同时动作,因为对方肯定会在这些虚假交易地点埋伏有暗哨,稍有不慎就会暴露。
3 Y% S; z1 U0 {% D" X8 F {0 Q 最终,毕波一个人独自面对4名毒贩。开始交易后,毕波使用的假钱激怒了毒贩。毒贩们手持尖刀扑了过来,毕波赤手空拳与4人展开搏斗,“单挑了有一分多钟,最后终于有兄弟赶上来将他们抓获。他们再晚来一分钟,我这次也交待了。就这一分钟,能让我死好几次了。”6 c7 ^1 a: a1 L5 ?) D) \
■对话·毕波* Y! ^8 M6 n: @* U" k/ [8 W9 l: ?7 R
从不对女儿谈自己的工作
1 E1 [. n5 `9 `8 h ? 记者:16年一线缉毒,你不觉得烦,不觉得累吗?( ?( c0 J8 v& s ?
毕波:累是肯定的,但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易,我喜欢这行,如果有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 L O2 j' f. g9 l! n1 Y
记者:你对家人说过工作的事吗?4 \5 ~1 D5 ]* O2 T8 @ b+ f
毕波:对女儿从没说过。不是不敢,孩子眼里的世界是美好的,我不想让她看到这些。我想,所有的孩子看到的都应该是美好的世界,我们的工作也是为了他们。
, g j& o- c1 F8 j0 `; Y 记者:在你的口中,从来不叫同事,都叫兄弟,这是为什么?
& r9 h" k: s* \3 z3 g+ q 毕波:不太恰当地说,我和兄弟们的感情,甚至比媳妇还深。禁毒是个玩命的活,需要信任对方,需要把命交给兄弟。就像那次抓王某,我要是跑了,兄弟们肯定没命。反之,没有兄弟们拼命,我可能也交待了。
7 ~8 z1 a6 Q0 H, Y 记者:你办过的最艰难的案子是哪一起?
8 ?: _7 @- E3 r% i# v 毕波:去年破获的女毒枭家族贩毒案,这个女的贩毒10多年了,从没出过事。她从来不接触毒品,都是手下人做。一旦她认为内部有问题,便进行清洗。我们用了13年经营这起案子,让她连续5次大宗交易都失败了,把她逼急了,跳出来亲自干,最终抓了她。- D' ]# A7 I! o
记者:你觉得,缉毒警要有什么样的素质?1 J, ^8 I# ]. v& h2 E2 l' i. L
毕波:勇敢、高智商、宽阔的知识面和忠诚。特别是忠诚,面对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的危险,你能冲上去,才能证明这是忠诚。
% {0 m/ C1 o B' `# y4 k1 W 本报记者郭晓乐 o) c7 Q5 w: R& T y8 u
本报记者董世彪摄& j, W0 O% h& O$ o- l0 l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T" I" W; v- M5 k$ @& N
s! q5 ]7 Y& {6 k&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