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31|回复: 0

北京规划委官员:管网排水标准不能按极限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25 日 16: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 C4 x: C4 Z; R: _9 C$ M+ w/ S( }; f; M

  K* Z2 [/ n; f! Y; j$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K$ v/ _( G* b
  前日,北京陶然亭地铁站附近,市政工人在排水井旁值守。当日下午,北京遭百年一遇的暴雨天气。城区部分路段因路面积水导致交通瘫痪。新华社发
* i8 D& w: g* ^
+ ^0 ]7 |6 D- u! E) T' T1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 D  M9 o; g0 @1 `5 s% t% d
前晚,莲花桥附近道路被雨水淹没,行人寸步难行。新华社发  m3 a" I# p& }  K9 X  g2 O: {2 t! t: R
  前日傍晚,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导致北京多处路段积水,交通几近瘫痪。$ L. E$ `/ X, T& s- F( _
  灾害降临的同时,针对“排水系统为何不畅”、“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 d% r  Y$ k; p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排水系统达到什么标准才合适?北京城的排水能力究竟是高是低?
: S: R/ G7 P; \  在抵御并反思灾害的同时,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也在接受着拷问。  p& r# f* @  w5 i) n
  徐咏梅 北京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副处长
; c1 p$ D2 p" c; [( I  F  段昌和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
+ n; }  A8 V% X- [" n3 s  一般地区标准“1至3年”7 W+ V: A) G0 c+ @8 N* G5 s) l
  新京报:很多声音说,北京一下雨,排水不畅导致积水严重、交通瘫痪,都是因为城市规划做的不好。  y, M- E* n0 S& ?) ]
  徐咏梅:昨天那场雨百年一遇,对于现在北京的排水管网、泵站标准来说,的确承受不了。排水系统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雨水收集、管道以及下游河道、排水泵站,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问题。/ k' I. g) r% \' [! i" l
  另外,还有规划标准。如果仅靠规划建设解决昨天那场暴雨排水,上面说到的排水系统都要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去实施,首先就不符合建设部的标准。任何的事情都不能按最极限情况来做。
/ y/ j+ o9 t2 J  规划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没规划又不行,规划要确定一个基本的标准。3 @4 {" ~! P* I: f
  新京报:北京目前排水标准是怎么样的?
! U; J( m" ^# D2 V  v2 j! g  段昌和: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中心等是按十年一遇的标准做的。前三门大街等区域是5年,城市主干路、环路、高速路、CBD、中关村等区域都是3年。过去的标准都是1年。
$ t# J( G# x" S  住建部发布过相关标准,一般地区是1到3年,重要地区是3到5年。另外,立交泵站抽排能力都提高到5年一遇的标准,很多泵站已经改造完。今后凡是新建项目都是按照3年一遇的标准实施。2 W( f. {, j" _. m. w
  新京报:为什么当初不提高排水标准,比如都是十年?% Y) B% d4 |: P$ i, K2 ?  r
  段昌和:就算是十年一遇的管道也承受不了昨天那场雨。不是说降了百年一遇的暴雨,就要去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去修管道,以前可能是一根直径一米的管,百年一遇的管道估计得建一个房子那么大,马路下面也装不下。
8 K: g# ~8 u! b! ^: Z  徐咏梅:北京的降雨常见的还是一年一遇的,昨天那样的暴雨相对来说少,可能几年才一次,但一次就很致命。所以这是一个矛盾,标准到底是按照最大的做,还是按平均的做。但是要考虑到管道标准和投资有着直接关系,要是都做成10年一遇的标准,投资是承受不起的,建设空间也是问题。
& ?. j, H1 }9 D) o# Q! u  不挖河道雨水无处可逃& E8 a; H& O9 Y& ^, y: l# E
  新京报:北京有很多积水点,如何进行治理?9 x- T4 j. ]' y5 [6 N" h, N
  徐咏梅:市防汛办每年都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解决积水点。今年要改造49处积水点,要求6月1日汛前完工,去年的58处积水点已经都解决了,前年也有一批。+ h' c& M8 ]: ]2 r8 X
  积水点改造有点像头疼医头,哪出问题了就把精力搁在哪儿。但实际上,还得从面上考虑,如果都提高到3年的标准,大部分雨都没问题。! z( Q/ _* v  y( N/ N! q
  新京报:有些积水点治理完还是积水严重。2 F/ G8 k* v1 G* |* h1 E
  徐咏梅:除去昨日暴雨引起的积水,如果一般时候下雨也积水的话,就是系统不完善,如下游河道出了问题,或者系统中的某段管线不完备,所以改造也包括疏挖下游,水下来了得有地方排。  D4 G1 u' ~; r" m; q
  段昌和:降雨后,雨水口专门收集,再排到马路下面的管道,管道从头往下,一头高一头低,低的接到河道,而且是一头小,后面越来越大,逐渐汇集起来排到河道了。
* T0 g( M. O; R: w7 S; t  雨水从雨水口,到雨水管道,再到河道,这3个要素都不能有问题。0 f- B' G& F0 G1 K9 O' y; Z
  新京报:排水3个要素中哪方面的问题比较大?. W1 q7 S3 Y; j1 n
  段昌和:河道的问题前几年就比较突出,作为系统来说,河道不挖,上面做的再好也没用。比如马草河治理前,南四环那块经常积水,现在马草河的下段已经疏挖了。
: {0 j9 E% S8 `2 V- D  J9 h0 l  徐咏梅:雨水最终要排到河道。由于城市在扩大,以前都是土地,下的雨水直接渗下去了,现在土地铺装了,河道也要增大过水能力,但现在有些河道没有完全按照规划的标准完善。
* x* K. l0 P7 t% r: s8 k) z  很多积水点的问题往往是建设时序不搭,比如管道改造了,泵站也修了,但因为河道没挖,雨水还是下不去。
! j' K9 v, s! t7 C# G! Z) ~  新京报:针对河道淤积的问题如何解决?7 s% K- v+ n1 x6 M4 M
  徐咏梅:目前河道已有规划,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 i/ Z- ?3 P. b5 J: w' u1 I
  关于河道的宽度、位置都有规划。个别的河道因为拆迁等原因还没有按规划实施,十二五已经列了很多项目,正在陆续完善。今年丰草河疏挖也要开工。
& e8 [' ^* w9 n' @  k8 N' P  做雨洪蓄水为河道减压4 e, \) g( s& {6 p  B. V1 ]
  新京报:北京的雨水通过哪几个河道排走?! f0 p5 ?+ }8 \0 i( ^* W
  段昌和:北边是清河,像中关村地区都往那里排。另一个是坝河,酒仙桥、东坝的雨水都走这里。还有就是通惠河水系,二环以里的水都往通惠河走。最后是凉水河。这4大水系的河道,基本按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修建。如果超过这个标准,也很难承受。
: @; d. A" v  p  新京报:国外一些城市建有下凹式绿地和蓄水池,除了回收利用,还可以减轻管道和河道的压力,北京是否考虑推行?
0 k0 R1 z6 V" x  J* o( E- q  徐咏梅:过去雨下来之后全都流走了,北京现在也考虑,在河道之外搞雨洪蓄水。采取渗透砖等方式,在人行道下面、小区绿地低洼处,把雨水存住。如果能好的利用起来,从源头上控制了,那么流到管道、排到河道的雨水也会减少,压力也会减小。6 n$ c+ B. q- M) j2 E- x' q
  新京报: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会有什么对策?
6 B2 i5 N  g- m8 c  段昌和:在暴雨成灾的情况下,除利用排水系统,还得靠排水集团和水务局下设的专门抢险队伍,弥补排水能力的不足。
! [+ L0 {4 _6 ?  徐咏梅:极端天气下,需加强预警,及时发布交通信息,便于市民判断,减少一部分出行,最终还是要减少损失。3 M; J+ v# z. R! _
  (注:城市排水标准是指市政工程标准,河道排水标准是指水利工程标准。), D" f: i/ L5 u4 ~) O  [
  本报记者 汤旸8 f% F0 ^& e% p2 ]/ Q7 b. s  t
  ■ 质疑0 X2 g2 y6 p) x! b5 P+ _6 v; b5 p
  标准太低危及城市安全+ Y; T) G8 `8 L
  针对“北京城市排水能力是1至3年一遇洪水”的说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这个标准太低,给城市安全带来的风险很大。
3 R  v, l  r/ q  杨保军说,造成北京设计标准偏低的原因,一是多年来北京担心的不是涝,而是旱;二是标准提高,势必引起财政投入的加大,当初北京在设计方案时,财力远不及现在雄厚;三是城市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过于注重地表。' l  [; }- G9 R1 ^5 \
  杨保军说,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应该是适度超前,但不能过度超前。如果排污管径过大,长期达不到流量,流速较慢,容易造成沉淀,运行维护的问题也很多。“地下管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全部改变非常困难,基本不可能做到。”他说,从北京情况看,现有标准已经可能危及城市安全,需要全面审视和评估,然后进行修正。
6 ~8 i& S" A+ o2 i  杨保军建议,今后新建管网要全面提高标准,在排该区域积水的同时,还应该使其能够分担部分现有管网的压力。其次,对于一些重灾点要圈出来,挨个研究提出应对之策,一些改过的地方还逢雨就泡,这是决不能允许的。第三,三分在规划,七分在管理。北京被淹也存在树叶堵塞管道,水泵无法打开等问题。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不少见,“城市建设应当与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相匹配,不能盲目开发建设。绿地的生态防洪功能应该予以重视。”5 D4 x. U0 c5 F7 _
  本报记者 蒋彦鑫) ]/ N2 l6 C0 W
  ■ 他山之石, _' L6 l9 o) @  G+ }; v
  扩管道建水池 雨水变废为宝% O5 n8 j8 @& n1 X  w4 M) r
  抵御降雨对城市的影响究竟有多难?什么样的方法能将降雨的影响减至最小?事实上,其他国家的城市如纽约和大阪,已经探索了很多年,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Y0 K7 |2 O2 I( {& \& m' b, \
  【美国】 免费发放家用储水罐4 f; r3 o% C, n
  纽约是国际性大都市,该市除了履行必要的法律规定外,还有一些特色的应对城市内涝的管理方案。
1 w. s( \' R" M% K3 \& _2 T" b  纽约市的排水基本标准是5年一遇的规模,个别重要地区是10年一遇。% v! k- |6 U3 o. ?+ |' C% O  k
  纽约会动用媒体和市民的力量来参与到城市排涝中来。今年4月,纽约市环保局向布鲁克林区、皇后区等地的市民,免费发放了1000多个居民家用的雨水收集储存罐。它不仅可以减少雨水进入下水道,还可以成为居民浇花的利用水源。
  A& B+ W7 m) s0 v7 [. ?& x& z  纽约环保局还专门有一个为期10年的投资战略,用18亿美元改造该市的下水道等排水设施,建设新的排水口,增大城市内部的排水效果。" e+ Z$ n' B2 b/ ?+ P
  【日本】 城市广建蓄水池# x$ n1 |1 J' c5 s8 B( n- _
  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把城市防涝作为重要的课题,一是在城市地下广泛建立蓄水池,二是道路等市政设施的建筑材料,要有一定的透水性。
4 p1 V" Q4 ^/ t- e4 Q  步行于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街头,能发现很多见缝插针式的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有的只在两楼之间,有的在车行道中央。平时它们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降雨时就发挥了集水和排水的功能。
2 P0 B6 m3 s) ~4 ?2 O  为了更好地收集雨水,这些绿地、广场和楼间空地的建筑方式,通常采用“沉降式”,比周围的地面低半米到1米左右。
: k% f/ v' U. i, _7 m, B  此外,在停车场、人行道等处,广泛采用透水性材料,使这些建筑平面具有防涝功能,遇到降雨可以迅速将雨水渗透到内层。' q- N1 d' o9 \+ Y2 t/ S
  【日本】 排水管道直径达12米
+ w' r# ?3 o5 a: ?" q1 t  除了加强蓄水和渗水之外,排水是应对城市内涝的当务之急。因此日本各个城市在发展中,都非常重视下水管道的建设。7 R9 [; a" i/ `  M5 R9 j+ A$ n! M1 o
  在大阪,直径最宽的下水道约12米,深埋在地下,几乎能应付任何类型的降雨。
" H% U, a1 f/ [* u7 t. L  大阪的下水道主要是合流式下水道,即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个下水道。这种下水道虽然能减少投入,更快地进行排水处理,但一旦降雨量大,下水道的承受能力将成为问题,正因如此,未来大阪也计划推行分流式下水道。
+ C; f$ v' f) ?8 ~/ o) f( W- H: _8 @! b! M  本报记者 张乐
  i  I" C7 v9 V$ E2 T.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o  f3 j2 B7 i# S+ t

2 ^9 f' s3 t7 `' W$ B) u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24 日 01:06 , Processed in 0.0824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