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19|回复: 0

多个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 排水系统遭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22 日 2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G+ X  \; f8 j: X4 M
4 Z5 s% S9 H' E% \% @1 k: g/ v
3 Y4 H+ F$ Y) G. D) T! |3 y$ m)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3 g* F! H3 ?% i6 g
  在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浙江省常山县县城南部,人们在强降雨时乘船转移(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 O8 n$ O) M) c4 ?3 j

9 R, K% A$ O+ n/ D8 _*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T9 M) u& m) r4 I- b1 f一辆轿车在武汉的积水路段熄火(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8 _- W' n0 @" x

  M5 b0 g: [5 s. s4 o3 N3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q# U; ^; E9 w! m+ P" a车辆在武汉主干道上的“河”里“破浪前进”(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F" j2 @" ~5 _8 Z- y4 L- _8 T
  近日,不断有网民在网上发帖“有图有真相”地讲述各自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这些网帖显示: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4 O) w% H+ `3 p# x7 S- z
  我们的城市为何“伤不起”?城市内涝“病灶”何处?“解药”何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深入多个内涝“重灾区”,一探这一“城市流行病”之根源。5 F- n3 U) O" p. s. z
  网帖爆料:暴雨后,到武大“游泳”,到西湖“看海”
* W3 {/ g# N9 R* R  近期,《武汉江城水上乐园,欢迎省内外的人民前来游玩——暴雨席卷,人民苦中作乐…》《六月到武汉去看海,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等多篇反映大雨导致城市内涝的帖子在天涯论坛引来了数万网民的“围观”。+ H) t0 r( D' c2 p6 F& r
  网民“牧阳光”在一篇帖子中说,6月18日武汉大雨导致全城内涝,微博上出现最无奈的话语:今天最浪漫的事情是陪女朋友在武汉看海,各大院校普遍被淹,爱玩的“童鞋”在操场上尽情畅游,至于是否有人在操场上摸到武昌鱼不得而知。而随帖发出的图片显示:城市街道如同“江河”,浸身水中的公交汽车犹如“小船”,武汉大学其中一校门前积水已淹没了半个出租车……% {5 u1 ?- F8 o1 G6 Z. U
  不仅在武汉,其他遭暴雨侵袭的城市也纷纷有“涝景”被曝光。一张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在微博上被网民疯狂转载,从图片上看,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都已经被水淹没了。而在杭州网民“浮夸翁”在转载照片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传说今天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
7 _, `( m  H; h1 p5 N/ p( S; k- x8 b+ \  来自江西的新浪网友“张小圈”在微博上说:“连日大雨让南昌陷入了内涝,号称耗资20亿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统在如此密集的降水面前不堪一击。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南昌不久前打出的宣传口号‘中国水都’终于实至名归。”5 R* d/ O. K$ V$ k
  众多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严重滞后
: }, q2 |4 M" T# x! r  暴雨后,被网帖曝光的城市情况到底如何,是否如网帖所反映情况令人惊讶?“中国网事”记者在湖北、浙江、江西等地的一些城市以及上海进行了实地调查。
4 T1 K4 e8 r- ~% C& c. ?/ I  ——武汉:一夜变泽国 城市排水标准仅可应对“一年一遇”
* v0 @& `6 M. B! ~: q  据气象部门介绍,从18日凌晨1时开始到晚上7时,武汉当日降水量达193毫米,相当于15个东湖的水,单日降水量创下1998年以来13年间的最高记录。滞水让武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中心城区多处变成汪洋一片,车道成“河道”,据武汉市公安交管局介绍,全市绝大多数地方水深都在40厘米以上,10余条公交停运,天河机场临时关闭1小时……' a, g; A& b, |% R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坦承,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7 O3 o: y8 [! C* }2 k  “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面对强降雨显得太无力。城市地下下水管道规划跟城市规模本身不相匹配,加之全市干道都在地铁施工,严重影响地下管道的疏通能力!寄望城市轨道交通尽快竣工的每一个武汉市民,都希望城市有更加长远、周全的城市规划!”署名“孤手摘星_2010”的网民说。
; L8 a+ i* _# h; Q  ——浙江:很多城市几乎是逢雨必涝. D8 X  P, ^- E0 f& [8 F0 G. T
  持续半个月的强降雨,不仅使钱塘江流域普遍水位高涨,而且使得浙江各地城市普遍内涝。“中国网事”记者在杭州、衢州、金华等城市看到,积水久久难以消退,道路通行受阻,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8 W: J% R- ^4 X1 I( t
  日前杭州暴雨,有网友将自己拍摄的照片放到了网上:平时高出湖面许多的长桥桥面被淹,亭子成了水中孤岛。据称造成此景是杭州大量排不出去的城市积水涌入导致西湖水位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 ~7 V) Q0 X8 \, g; l" E  网民杨力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在他记忆中,尽管近几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防灾功能日益增强,但每逢特大暴雨或是台风,市区许多低洼地免不了要积水。他家开设在市区最繁华的五马街附近的一家皮鞋店,已因为台风“海棠”“麦莎”等多次遭到水淹。“相比温州市区,永嘉县城、平阳水头镇、乐清城区等地的积水更严重。”杨力奇说。9 N! e8 G* J( I8 X: Q
  对此,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表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是掣肘城市排涝功能的主因。“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
, G( u0 I$ p) E, K# b: l  ——南昌:城市内涝逐减 源自20多亿元城市排水投入
. I4 r7 z' J7 M# g$ _4 d1 V  2003年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南昌,市区内涝严重,被称为“漂在水上的城市”。今年6月14日晚开始,南昌6小时降下31.5毫米暴雨,一些街道路段也出现了内涝,但整个城市“水上漂”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网民“懒汉-810”肯定说:“毋庸置疑,这几年南昌的主干道的内涝确实有好转。”' P2 c3 T" z" H% n
  江西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李日龙说,城市排涝规划建设存在限量,应当允许特大暴雨有一定的排水时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市扩张、人口规模扩大,排水系统的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很多城市历史欠账严重。
. R3 r3 Z7 V4 A/ e3 d  而南昌之所以会在几年内结束“水上漂”,其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20多亿元“看不见的投入”,南昌市从热衷于地面上的绿化、亮化、美化等看得见的“面子工程”,改为同时投巨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等看不见的“里子”。
8 d) H& ], A7 m" ^- n, h+ O8 a) [* j0 q" m  ——上海:大雨“倒灌”进地铁
: O) j) w' G) h0 m  s. ~3 X1 ]9 C  e  新浪网民“马志海”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张上海地铁“下小雨”的照片被超过1000名网友转发,他写道:一场大雨,上海地铁成了水帘洞,漏得个通透。人类打洞史,千年有没有?地铁坑道防水排水技术,百年有没有?被前人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复又出现,这算哪门子的“世界性难题”?" d  _6 n* _" _
  对此,记者从负责建设运营上海地铁的申通地铁公司了解到,近期上海进入梅雨季节,在暴雨过程中,上海轨道交通部分地势较低的地面站有漏水现象,其中,一些地势较低的站点还出现了雨水倒灌进车站的情况,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与地铁设施对接处也出现了漏水,有的车站顶部伸缩缝出现脱落也导致暴雨中漏水,而个别车辆内部漏水的问题则系空调管道阻塞,导致应该排出的水倒灌到车厢内。
! @6 `6 k% ]) ]5 [1 ]; v  目前,经历了连续暴雨的考验,上海地铁开始连续动态关注雨情变化,紧急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和措施,并提升了路网保驾等级。3 W1 E6 O. q% ?9 G
  科学规划建设提升“城市良心”5 X- a0 T2 [7 A4 Z( W2 A
  150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今,众多网民疾呼,“城市建设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
; A' |* ?% H! [2 d+ t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周婕分析说,造成城市滞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二是地面硬化等人类活动使原本可以依靠土壤、沟渠湖泊、地下河等吸纳的水现在只能依靠管网收集,而水域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如武汉市目前的水域面积就比1981年时减少了三分之一;三是城市排水管网主、次,支网不完善,很多支路没有雨水收集系统,妨碍系统排水能力的发挥。
1 V5 m2 K( p2 F. T, B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吴乃康告诉记者,改变城市“逢雨必涝”局面还需要解决几个“跟不上”。一是城市急剧扩大,城防建设“跟不上”;而是主要江河上游控制性拦蓄工程相对不足、堤防高度不够、洪水有效调蓄能力“跟不上”;三是堤身单薄,管涌、溃决时有发生等整体抗洪能力“跟不上”;四是城市规划欠科学、已有防洪排涝工程调度不合理,系统规划指导“跟不上”。" t9 [0 |" ^" Y3 y8 Y* @! k6 K( l
  周婕、吴乃康还建议,除了在流域治理基础上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布局建设外,当前还迫切需要做好流域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城区时综合考虑城市综合防洪和排涝能力,兼顾看得见的地上工程和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增加江心公园等城市绿化区,将大批城市低洼区列为湿地,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的同时,增强强降水和洪水来临时对城市水量的吸收和储蓄,以减小城区防洪压力,起到滞洪和调蓄水量的作用。  r7 u$ @- P8 h$ ?
  (记者马姝瑞、周梦榕、俞俭、张乐、郭远明、李美娟、陆文军、周蕊采写)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 ]( b8 @, x: R8 F& s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8 k  l& K' u; i! V( v

5 H6 u( ]% z: E: q, [- h! y! L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24 日 08:01 , Processed in 0.079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