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p1 [4 E( W) E4 \, e# A
$ Q& c, x' k0 I V 昨天,素以敢讲真话而闻名并有“中国奶业第一大炮”之称的王丁棉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再次反击并直接点名: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的中国乳业标准“国情说”是完全站不住脚;同时,新国标的制定甚至会导致多年前备受争议的“禁鲜令”死灰复燃。
! Q% m) h- t$ {, P8 `+ R9 ` >>反击& K, k2 Q4 C" W6 i- O
降国标“国情说”站不住脚
# w; R7 }5 G0 L5 A& }* m( Z “这是完全没有理由的”,王丁棉称,奶农主要给牛吃饲料,只要是饲料和优质牧草蛋白物质充分的话,牛吃了这种优质饲料,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量含量就会得到提高。也就是说,蛋白质标准调低只会对企业有利,一方面企业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另一方面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收到质量低的奶源,更容易抢占市场。 5 H' {* T2 z4 j) W7 v/ A4 K
“至于新奶业标准将细菌标准调低的理由,那达木德的观点也太过牵强,降低标准实际上根本照顾不了奶农的利益”,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细菌群落与农民的养殖技术根本没有关系,不是农民做不到,而是企业的设施跟不上。因为牛奶在刚离开乳房的一瞬间,其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不过3000-5000个,最多也不过1万-2万个,而之后能达到200万个,主要是在牛奶离开乳房进入加工环节这一时间段造成的;同时牛奶刚挤出来后一个小时内也没有迅速将其从30多度降到4度,也就是说,造成细菌超标完全是收奶站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2 Q7 L6 E8 \4 B% q
“新国标将菌落总数提升到200万个,这样收购来的牛奶是没办法加工成质量好的低温巴氏鲜奶的”,王丁棉说,不过用来加工超高温杀菌的常温奶比较适合。据了解,中国常温奶阵营以伊利、蒙牛为代表;而与常温奶相对应的是低温巴氏奶,则以三元、光明为代表企业。
# k. N3 z7 Z* l( j* e4 r >>现状 o9 T0 M5 ~) }3 w
行业恶性竞争依然存在
" Q* J& c) R# [* P “中国奶业现状其实十分混乱”,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整个行业并未达到整顿的效果,一些大企业还没有从中吸取教训,问题奶粉事件仍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竞争也是非常恶性的。 2 z- r7 C- I1 Y2 s; a9 U' ]
“制定乳业标准,行业内引发争议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现一边倒的声音,就不正常了”,王丁棉表示,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奶业标准被伊利、蒙牛以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等所左右。
i/ @0 ` ^1 c “今年以来,中国又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被称之为史上最严厉的‘清理门户’乳业大整顿”,王丁棉昨天说,按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三聚氰胺事件前的统计口径,全国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拥有1800~2000家。而至今年3月底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重新认证审核的才有1176家,获得审核通过的有646家(当中包括前三家大企业的子公司196家,实际上保留下来的为450家)。
1 ? ~- `/ ~" C L3 o >>观点+ [# ~6 r5 P7 d! h/ G5 ?
呼吁政府尽快重新制定国标1 _+ _" Q2 I3 ?
“当年‘禁鲜令’未禁掉的结果和目的,在这一次的大清剿行动中都实现了”,王丁棉说,当年“禁鲜令”的要害,就是将新鲜有生命的“牛奶”,贬值为或视为无生命的“水”和奶粉、乳清粉、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各种添加剂相混在一起的一堆化学混合物。如果当时“禁鲜令”执行下去,乳品加工企业将不会去收购高价的生奶,也不会去做巴氏消毒奶了,并且有可能采用奶粉加工还原奶。“禁鲜令”最终被宣告流产。
* _- N$ r& B2 a# b5 T s" @* m “但是现在看来,新的乳业质量标准的出台和清理门户实际上是‘禁鲜令’的继续”,包括王丁棉在内多个中国乳业专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显然,原本想通过“禁鲜令”达到的目的现在都以这种方式和渠道达到了,这完全是不正当市场竞争。
5 }3 I# n6 G1 I+ H “我们现在也正在积极呼吁,希望政府能尽快重新制定相关国标,从而与国际标准接轨”,王丁棉昨天这样表示。6 M* ~6 R% f" ^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1 `2 m/ c1 r* c3 N# y/ p) j! R8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