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13|回复: 0

王全安:中国人拍片喜欢跟风盲目 拍片在于情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18 日 2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r; H5 [# e" F( b" T& S
6 l2 w% F9 o# E  u" h$ t! x

% Z0 f; M: J+ N$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0 z# Z1 ~5 b" m$ o7 a) x! Y王全安
$ ?# d: d6 ]# t6 @  早报记者 蔡晓玮 实习生 陈骥
8 E8 B# O  K) C# g  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昨日举行。在泛媒体时代,在3D到来的同时,摄影设备的便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拍摄电影,这对电影制作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此,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雨人》导演巴瑞·莱文森显然还未感受到切身的威胁。而导演王全安则用人手一台数码相机但专业摄影师仍然有限来和电影作比较,因为“创作的关键在于情感,不在于技术”。2 U6 F8 Q. q/ ?! q8 I- L: L
  院线仍被大公司把持9 P) z3 H7 v' c9 B* s: j
  莱文森表示,美国有很多独立电影人开始热衷于拍摄纪录片风格的电影。“乍看之下以为是个纪录片,其实它是个故事片。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电影’,但实际上大多数这种个人作品是不能通过院线上映的方式与观众见面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院里的电影大多数还是由美国的几个大公司掌握着,在目前以电影院观看为主流的观看方式之下,拍摄技术的普及并没有对电影工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 k( V" b7 G4 c. G  对于越来越多的人凭借便捷的器材开始拍自己的电影,王全安坦承自己作为导演并没感到太大威胁:“现在拥有照相机的人越来越多,但专业摄影师的数量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不可能你拿着一个照相机你就是摄影师了。我一直认为电影自诞生到现在,它的目的依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那就是讲故事,创作的关键在于情感,不在于技术。”2 p) a; [, k0 _' Q
  制片观念受金钱支配
- o0 t. ^+ }2 |; v- z$ c  英国导演郝德森表示,今天的创作环境并不比二十年之前好,主要是因为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9 X- C  J: D" \( T& J4 k- o5 k( t  莱文森解释了问题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制片观念跟以前不一样了,“1990年代以前,制片人对观众的口味没有太多研究。他们觉得好,就决定投资拍摄。而现在的一部电影开拍之前,从制作到发行都要计划好,还有试映什么的,各个部门要开好多好多的会来决定这部电影能不能拍,主要是考虑能不能赚钱。”在这种情况下,莱文森认为现在的电影在人物和情感的深度上不比从前。王全安也表示,在求稳的融资环境下,自己挣得钱越来越多,但拍电影得到的乐趣却越来越少,“哪怕是电影节论坛上,大家都在谈论如何赚钱。”: E: W0 K' W& ]  C5 t0 Q% N2 C) j/ w+ d
  相比之下,三位外国嘉宾都觉得中国电影的投资环境要好得多,至少在资金环节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王全安对此表示认可,但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中国并不缺少愿意投钱拍电影的人,也不缺少能赚钱的制片人,但是总的情况是大家都比较盲目,如果《功夫熊猫》产生在中国,成功了,那紧接着会出现一系列的功夫熊猫,可能一直会拍到《功夫熊猫50》出现。”他认为这实际上是在题材发掘上缺少创新意识。9 w* {" a+ o; O3 b8 L3 H, f3 E
(责编: 琉璃)
- M( A8 ^1 ?8 D2 Q+ H, x" |" ]. Z  X) f% ~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24 日 14:05 , Processed in 0.0734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