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u. i/ @/ n( X" ^) q; B; D" X# o' p
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大型金融机构达21.5%一次性锁定资金3800亿专家预计—— 房企差钱三季度房价或“实跌”6 E% n$ a% W5 B2 g ^- C; w& v: c
本报讯 (记者 杨予诺) 5月份CPI公布仅5小时后,央行便祭出了“提准”的法宝,抑制通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W/ ?* N6 a0 O6 D; L 按照央行规定,自6月20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着“一月一调”的节奏。同时,这更是自去年以来的第12次上调。& ~! {' c( [' C' A' d
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历史高位。截至5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8.28万亿元。照此测算,此次“提准”将一次性冻结资金规模超过3800亿元。6 l8 v# i$ `" \- {
银根一再收紧,无疑让原本就“钱紧”的银行的日子更加难过。
% U) z, W, y$ I! f- e4 i 而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本次“提准”将使得开发商的资金链更加紧绷,部分房企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 i+ m. {6 d% j9 F 对此,有业内专家大胆预计,三季度房价出现实质性下跌已毫无悬念。9 [* @9 L, T: M; y
影响·银行/ t) x$ ^% }- v- Y% Z& s9 f. ^( U
首套房首付比例暂无变化* q, J& y/ i% @
央行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都将冻结超过3000亿元的资金。
2 l6 ~: ^, }; | 在上半年银行放贷额度吃紧的态势下,本次“提准”会让银行的日子更不好过,而银行对于住房贷款的发放将难上加难。" E% W6 N% h# V, |- P; T
受此影响,外界对于银行或将上调首套房首付的猜测也愈发高涨。8 b+ ^( g6 Y9 t# _
个贷机构伟嘉安捷分析认为,在银行信贷规模再度缩减的情况下,银行出于经营利润或经营风险的考虑,首套房的贷款首付比例上调有可能变成现实。
, G& f" y# C9 P( b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表示,央行在CPI等敏感数据出台前后上调存准,符合惯例。他强调,5月信贷数据显示,银行系统的存贷比有所下降,流动性较上月有所改善,因此存准的上调对银行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压力可以承受。
. Y M9 Y; y% T# P 今天上午,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建行、中行、交行、北京银行以及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均表示,暂时没有接到首套房首付比例上调的通知,目前仍按原标准执行。
/ F1 h+ o8 v- i5 Q% j) [ 影响·楼市
2 h0 L" m2 k8 w8 w3 M4 R7 n 三季度房价有望实质性下跌/ W9 S+ b) C! Y, m, B3 P/ O7 U
由于对银行融资依赖较强,银行资金持续收紧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i8 x3 ]) r- k' } \+ I
5月全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17.9%,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而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使开发商资金链更加紧绷,不排除一些小企业处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8 v8 j% c1 S* D1 `' E 另据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6月1日至13日新房住宅签约量为3259套,同比下降11.4%,二手房住宅签约量为2816套,同比减少9%。整个楼市仍在萎缩中,开发商将面临的资金问题不容小觑。
, z0 W: u7 j& H& E5 W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在政策重压下,开发商从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将面临销售萎缩及贷款收紧的双重压力。部分敏感的开发商可能做出明显的“降价求量”的行为。' Y/ j/ P! _8 n/ E S: Q0 M) m0 ~1 O
他认为,从目前来看,房价下行的可能性愈来愈大。市场在三季度出现从结构性价格下调转变为实际价格下调的可能性大增。
* \2 I M; v. D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记者,从6月上旬的统计数据来看,新房价格已经松动,打折促销、低价入市的楼盘逐渐增多;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5月下旬也出现了2%的跌幅,通州、房山、大兴等远郊区县的二手房价格回落明显。
V+ P* Y% V8 n5 s" o4 ~) q, k4 ? 胡景晖预计,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成为压倒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季度房价出现实质性下跌已毫无悬念。
$ }2 v. y0 m* j w6 b6 H3 v9 M4 z 影响·利率
% g* @1 T9 z3 D. L& w$ [ 加息靴子或本月落地
+ l ^0 ]& `+ l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指出,5月物价指数再创新高,央行再次调控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通胀。如果6月份CPI继续上涨,下次调控采用加息方式的可能性会很大。
( g) W2 z( Q. x1 v5 @ A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如延续从紧政策,通胀一定能得到控制。因此,紧缩政策会持续到明年。; o% Y Z7 @) S" ~* N" S
而对于“两率齐升”的说法,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通胀还在加速上行,因此“两率齐升”是最好的办法。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在6月或7月,央行可能继续加息。 文/记者杨予诺
) M& E: Z0 ]. h+ Z$ Q.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p; g3 @3 q7 O" y1 b. E/ R' U+ l! g! e# r9 k/ A6 F4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