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r& D2 p w1 ?$ A0 T* J1 e3 ^- ]. X& }/ q( B! k( P, u \; N
本报讯 (记者 吴鹏)今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侦办食品非法添加案件犯罪案件1100多起,涉案金额达到8亿元。昨日,在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分论坛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徐沪坦言,食品安全案件屡屡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暴利驱使、违法成本过低等。
' d' _ E5 J7 I; Y5 ^+ u8 o: ` 今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侦办食品非法添加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仅各地公安机关立案侦办瘦肉精案件就有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但在侦办食品安全案件过程中,却存在着惩处力度不够的困境。徐沪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在一些基层的司法机关中,还存在着明显的认识上的偏差。他举例说,如今年5月,某地的一个基层法院判决的一起销售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案件中,他们销售的“瘦肉精”可以饲养上万头猪,但是4名主犯均被判了轻刑、缓刑,理由是涉案人和所谓的受害人,比如购买饲料的企业和个人达成了和解。
0 l& q- t; p8 y+ V% ^ 徐沪说:“这样的判决,使得潜在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制品的消费者,无法得到法律上的真正保障。”“这样的打击力度,违法成本就太低了。”# M3 w% S0 E" k) Y. u6 J/ E/ ~" _
食品犯罪案件发生率高,但与其他案件相比,此类案件查处率相对来讲却是偏低的。徐沪表示,很多食品案件涉及多个省市区,跨区域作案的性质明显,同一个生产源头销售的问题食品,往往涉及全国很多地区,要查明全案事实,执法成本很高。
; c5 X6 W# O i6 ^" \2 Q' i8 n 工商总局:食品经营者年内将纳入信用分类监管5 `1 x4 `, W( n8 a$ j
5 T6 z( k7 A9 a! e( _6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