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 p$ y7 F' ]7 D5 N5 l7 a- |* j7 @9 B7 }7 y* @$ \' I. g" p
昨日凌晨,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生命之树》战胜《小亚细亚往事》和《单车少年》,夺得金棕榈。影帝花落黑白默片《艺术家》的主演让杜雅尔丹,全片他一言未发,创下了戛纳的一个奇迹。影后桂冠则由《忧郁症》的克里斯汀邓斯特获得。观众嘘声一片的《生命之树》获奖,证实近年戛纳电影节继续偏执小众“文艺片”路线前进,玩曲高和寡。
$ M0 K6 k, ` }' w: C “被嘘”的电影获奖了美国也有“严父教育”
% E* z$ I' R/ v* u4 Z6 N* u 《生命之树》由布拉德皮特主演,西恩潘扮演的是皮特“长子”。看过该片的北京媒体人杨先生告诉记者,《生命之树》获奖,确实和评委会关系很大,在很多去戛纳的各国记者、影评人的眼里,比这部片优秀的还有很多。原来,《生命之树》在放映时,遭到嘘声一片,口碑两极。给予嘘声的人表示,影片看起来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导演仿佛完全进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把电影拍成一部探索频道的自然纪录片,缺乏完整的故事。但另有观点认为,《生命之树》是一部史诗般的伟大作品,画面精巧,充满了对生命、时间的隐喻。
5 S$ g/ N' d) x. g 今年年初,“中国母亲对子女的严厉教育方法”在全球惹争议,至今仍是热点。而《生命之树》中,则上演了美国的“严父教育”,这也可能是引起评委们“围观”给奖的原因之一。电影回归到人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家庭影响。片中皮特扮演的父亲出身“空军”,要求儿子对他说每一句话都要先说“Yes,sir”,是一位严厉父亲,出于对父亲的心理反抗,儿子慢慢生出暴力、迷茫等种种负面情绪,这个父亲严酷到令人反感,但又是发自内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w# t! ]/ a( K& T4 d' [: ?( H
不过,《生命之树》并不会上中国大银幕,只有通过DVD看到了。内地不上的原因很明确,大部分观众不买账,因为晦涩、看不懂。它获奖,是戛纳众多评委“曲高和寡”的结果而已。
/ M' R; Z9 C; D 导演被称“电影隐士”40年拍5部电影
4 \1 `5 i8 I* N& ` S5 z/ } 《生命之树》的导演,可谓是个异类。导演泰伦斯马利克40年只拍了5部电影,但获奖无数,首部长片《穷山恶水》即入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第2部《天堂之日》入围4项奥斯卡,更获得1979年戛纳最佳导演奖。
; @; F' {' [" [1 f; G4 l b 在戛纳看了《生命之树》的杭州媒体人陆小姐说,《生命之树》里面充满了隐喻,这和马利克的经历不无关系,马利克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但在对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看法上与导师不同,在没拿到博士学位的情况下离开了哈佛,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哲学。1969年获得美国电影音乐学院的艺术创作硕士之后开始拍摄电影。
" ?; a ^$ w- B, [, d2 L9 ^ 从张艺谋、冯小刚到宁浩,中国导演现在都做了“明星导演”,在镜头前频频曝光。但马利克对公开露面却非常排斥,被称是“电影隐士”。他第一部与大明星合作的《细细的红线》,在合约中要求宣传不能有他最新的照片,他从不接受媒体采访。而这一次在戛纳,他同样是隐形人,记者找不到他。而当天领奖,也是制片人代劳。马利克,依然过着他的隐居生活。6 O) D& @( W$ ?9 o$ h0 j- _/ g
中国女星当“红毯控”以赢得国际代言
0 W+ K" S( Q6 [: I& v 去年的威尼斯和今年的柏林、戛纳,中国电影颗粒无收。6 e( [# ?) _, L( N7 g7 [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说明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拿奖,在国内赚钱的电影模式似乎走到尾声。从戛纳卖场中国电影烧钱的吆喝声来看,中国导演集体奔向商业片,这必然意味着和三大电影节越走越远。向钱看,这是一些电影人现在的心态。因此,不能跟电影节说,谁抛弃了谁。
5 U0 e; _: s5 b! L 与主竞赛单元无中国影片参加不同的是,中国电影人却在国外电影节上“一个都不少”,“范爷”“仙鹤装”成功争议戛纳,被封“红毯女王”。李冰冰“血滴子”造型营造戛纳气场。巩俐、汤唯上演低调的华丽。这次戛纳,中国电影人掀起了红毯高潮。影评人章杰说,其实还是与钱有关,红毯秀场,同时也是各大奢侈品牌的战场。在电影节前,一些奢侈品赞助就会像雪花般飞向这些女明星“求合作”,而明星也是借机展示,以赢得国际代言。本报记者 唐爱明! V# C' N: |# @" Q# S9 z! g
(责编: 琉璃)
2 X+ \/ v3 p" c! L( S: G
6 ]$ r O. W8 c$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