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20|回复: 0

国家减灾委专家解读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分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11 日 0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A' V  l9 t/ C
$ ~7 ~" W! F3 x* a7 P  提高设防能力 降低灾害风险
4 h' R! d9 V4 G8 [$ E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教授解读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分布# d& O7 K. O# J  h0 u8 v  n! v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卫敏丽)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9 t5 D+ N; v7 z: r2 M
  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担并主持的《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近日在京发布。该地图集着重展示了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区域分布特点,以及各省区市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的空间差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
% s" |% L$ D, M  在我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的区域分布呈现出哪些特征?该项科研成果对于政府制定相关规划和制度,公众合理避灾有何意义?就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10日专访了该科研项目负责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 ]  ]4 L7 R6 `2 V& s: R; n. o0 f0 n
  这是我国第一代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分布图集/ u$ A% J3 p# n# Y
  问:请介绍一下启动这项研究的背景以及编制这部地图集的过程。' E8 G0 g8 S: u7 N
  答: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自然灾害作艰苦斗争的历史。直至今天,自然灾害仍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重,灾害损失巨大,引起了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
3 u+ y4 q( ~; A0 k8 P" z. I. E- T  针对与年俱增的自然灾害风险,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综合减灾的研究力度,在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部署了多项综合减灾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高技术研发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其中由教育部负责组织、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就是针对中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综合减灾研发项目。
* U* b# Q9 A  d1 w5 W  编制自然灾害地图是直观展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规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过去20年,北京师范大学组织有关力量先后编制出版了《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通俗地来讲,前者主要是展示哪些地方曾经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后者主要是展示各区域发生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分别称为我国第一代、第二代综合自然灾害地图集。而刚发布的《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则突出了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的区域分布特点和规律,也就是说,展示了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我们称之为第三代综合自然灾害地图集,也是我国第一代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地图集,它凝聚了教育部、民政部、中国科学院等所属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00多名研究人员、近10年的心血和汗水,还充分借鉴了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灾害风险科研成果。9 y" G3 a+ t" Y9 q, D% w  Y
  我国综合自然灾害相对风险等级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5 e5 R7 w+ A1 E' c0 ]7 e  d+ Y; |
  问:这部地图集所展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根据地图集,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呈现出哪些特征?
# E8 f( x8 C9 A0 r3 p/ r  答:这部地图集对影响我国的地震灾害、台风灾害、水灾、旱灾、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风沙灾害、风暴潮灾害、雪灾、雹(含风雹与冰雹)灾、霜冻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着重展示了这些灾害风险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规律、各省区市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的空间差异。同时,还得出了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相对风险等级,以及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的空间格局,研究精确到县一级。1 o5 r, u$ {- L- w" L/ y
  以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地震灾害、台风灾害、滑坡与泥石流灾害为例。从地图集,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地震灾害风险主要集中在燕山与太行山东侧的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汾渭盆地、银川至昆明的南北断裂带、横断山区、天山南北侧断裂带等地质构造活动较为频繁的相对高风险的地区。8 i. _. U- ?7 E6 e% a6 C
  拿台风灾害来说,从长江口至北仑河口的广大东南沿海是全国台风灾害的高风险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浙东沿海地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广东东部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东南沿海和海南北部沿海成为台风灾害的7个相对高风险地区。3 |. N8 y7 i" v3 G: }$ a5 [
  此外,广大云南高原、川西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成为非常突出的滑坡与泥石流灾害严重的三大高相对风险等级地区。此外,横断山区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川东到鄂西长江沿岸、山西高原及太行山与燕山山地地区也成为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较高风险区。
0 }5 |1 |2 h0 R* @( m- d& F4 l5 M: d  总体上来说,从中国综合自然灾害相对风险等级图可以看出,全国风险等级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其中,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淮河流域、华北平原及京津唐地区、两湖地区、汾渭盆地、四川盆地、下辽河地区成为全国7个综合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5 M- O& b+ k5 s: ~. [0 l0 y4 k& }
  加大设防力度 让我们的社会更安全
) L4 U  N/ E1 P* L0 |- ^  问:这部地图集对于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对于政府制定相关规划和制度,公众合理避让自然灾害有何借鉴和参考意义?
& t* X/ g/ P: l1 w$ B  答:该地图集为我国开展综合减灾研究和实施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发展灾害风险科学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为政府搞区域规划、合理避让风险、提高设防能力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设防能力、水平还比较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我们要舍得花钱,逐步加大投入,提高设防能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家园。& c5 g  E  e* e* X7 g' T# [6 G; g
  对于公众来说,这项研究为如何开展社区减灾找到了突破口。从地图集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认识本地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种类及其风险等级,从而学习、掌握相应的灾害风险防范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同时,该地图集也为我国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保险业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J4 b' E0 k% \, ?% Y: h3 e
  当然,这毕竟是我国第一代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分布图集。由于我国综合减灾与灾害风险防范科技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数据的获取还面临很多壁垒,加之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等诸多学术问题还不够完善,这部地图集可以说是刚实现初步的灾害风险定量研究,离完全的、高精度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定量研究还有相当的距离。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争取作出更多新的成就,为提高中国及全世界的综合减灾与风险防范能力、构建更安全的社会而努力。; B. j7 l; l( j# p/ H* ]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0 I# P8 _6 C9 `# L9 M, V* r8 q8 U+ X* M/ F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18 日 03:44 , Processed in 0.0798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