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y) D8 g! E+ n# B4 d5 ^2 K
. w% ?1 r' ^8 |: t3 |2 _
% f3 R+ c# A2 Y: A$ P( j工作人员使用内窥镜查看墓室状况。《华商报》供图- L3 ?) \$ u& l* m7 [: P) X& f
两千年前的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已经发掘的十几座古墓均遭盗劫,又一扇神秘的墓门即将开启!这座古墓是否完整封存?墓主是不是张安世本人?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西汉文化?昨日下午,央视对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发掘过程进行直播,用内窥镜探测后在耳室内发现疑似漆器的陪葬品,初步揭开这座汉墓的神秘面纱。根据进度,预计今天打开墓门,最终的谜底很快揭晓。
5 e: L( B- |% l 规格高:
$ S! B" V' P" C* t4 U 唯一完整汉列侯墓
) F& ?' Y- Y1 |$ Z! H- d- p 张安世的家族墓地位于陕西凤栖原,面积约61600平方米。家族墓地是在张安世死后御赐的,是唯一完整的汉列侯墓。墓地核心即为张安世墓园,面积约3个半篮球场大,迄今已出土珍贵文物2000余件。3 A1 V3 O, I% k4 k( u, m5 N V9 X" j
据专家介绍,张安世家族八代显赫,都居高官。张安世是著名汉代酷吏张汤之子,经历了昭帝、宣帝时代,为人谨慎小心,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因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
4 [# H0 ]( r1 N9 i0 y0 v; ` [ 从2008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即对张安世的家族墓展开发掘,目前已经发现了包括张安世、张安世夫人以及后代在内的12座墓葬,还有两座墓葬M1、M2号待发掘。家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品,仅张安世墓就有6个同藏坑,坑内分别陪葬有木俑、陶俑、车马等,另外还发现有祠堂建筑,目前已经清理出了700余件俑,墓葬级别堪比汉王。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在已发掘的汉代考古中较为少见,因此文物部门准备把张安世家族墓建成遗址博物馆。. P+ t# o+ X* X4 x! ~7 V
据陕西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介绍,凤栖原墓地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汉代官宦世家大族家族墓地。祠堂建筑基址、大量彩绘陶俑和一批标准器意义的金玉铜铁瓷陶重器及丝麻织物痕迹,尤其是高等级御赐彩绘车辆等重要文物的出土,有重大学术意义。' s' ]7 \% f8 C' H# m: f7 L
设备灵:/ {$ }% W+ B: q, n% l+ S
内窥镜全角度旋转
: f6 w0 P6 g, E 昨日专家重点探测的是张安世主墓东边200多米的M1号墓。从外观看,M1号墓至今仍保留着两扇非常完整的封门,极有可能未被盗墓贼“光临”过。此墓由墓道、耳室和墓室组成,内窥摄像头昨日对耳室做了一次特别的“胃镜体检”。耳室类似于储物室,很多随葬用品即放在耳室。1 ]+ k% I5 }% r& x; S$ n
为最好地保护文物,考古人员启用了高科技装备——类似于胃镜的“内窥镜”,他们通过“内窥镜”查看墓室内的状况,还可以拍照,这样在打开墓室之前,就可掌握古墓中的文物情况,可提前为文物准备好保存环境。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内窥镜”的探头可以360度旋转,所探测到的景象可以通过考古人员手中的显示器显示出来。探头的有效距离是40厘米至1米之间。
9 B$ p# B: P* s8 n- {2 W6 ? 葬品美:% i" \# K$ {* S; I
画着汉代流行图案
7 Z" e- a1 |* u/ A 考古人员昨日对砖寻找缝隙,先把塑料管放进去,探头进入到管子里面就进入墓室了。内窥摄像头伸入尘封2000多年的墓室,作为墓主人身后“储物间”的耳室内,隐隐约约看到有陪葬品,漆器的流线形的花纹清晰可辨。专家初步判断,耳室确实原封未盗。, f( a7 c0 f& Y* E7 L# F* ]
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人丁岩通过探头探到的景象,初步判定看到的物品是彩绘颜色的鲜艳漆器,“上面画着汉代非常流行的一个图案,应该代表美好的祝愿。”
4 Q. A" o- @$ o+ F, t( ? 此后,考古队员又将摄像头伸进M1墓藏的主室里面,发现了新的物品。丁岩判断可能是器物上的金属环,这种器物在贵族家中比较常见。
$ I" B* x) Q, x' I- L 根据进度,预计9日就会打开墓门,所有谜团都将一一揭开。
v0 E& p. q. m1 ?8 T; R4 q: \ 晨报记者 张璐2 R: P9 ? S2 I7 H5 b$ X
综合央视报道, \0 Q; D1 K$ Q2 Y9 l# R
(编辑:SN034)& \8 D& @+ y* i4 V) R" ~: _1 d# e+ T
% f& J- Z* o-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