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V1 n9 n$ z0 U; s0 ^/ j* W
" q- L5 G6 G, S( ~1 e z) a / ?' h C/ ~& ^1 [/ O, x
彼得-巴菲特
( v. B9 K% o) u4 m! { 记者 黄莺/ O! n0 k" A2 m4 q% y
大部分人都知道,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眼光非常独到,在江湖上享有“股神”之称。就连比尔-盖茨都公开承认,自己是巴菲特的忠实粉丝。为此,全世界有众多富商愿意花费几百万美金,只求能有机会跟巴菲特一起吃顿中饭,当面聆听他的教诲。
9 N& |% a! i& m2 D9 {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所有的投资计划中,最令巴菲特骄傲的是——儿子彼得-巴菲特,一位著名音乐家,艾美奖的获得者,也是全球最成功的富二代。( w# A. `! F2 R7 u" Z* U
昨天下午,彼得-巴菲特带着自己的新书《做你自己》(中文版)现身北京。李开复、徐小平等人纷纷前往捧场,杨澜则担任活动主持。" _& T& [. r* ^: m3 z4 h; G; I
巴菲特的孙女是商店售货员
- V( V* J6 M+ l$ { \$ v 彼得-巴菲特获得过很高的音乐成就,他曾为纪录片《部族》编写过配乐,还凭借电视剧《魂》获得过艾美奖最佳配乐奖,甚至在华盛顿国家广场举行过盛大的个人演出。# g# T( n6 {0 h- F X6 u
因为老爸实在太过有名,所以彼得-巴菲特昨天不得不回答很多关于他父亲的问题。首先被追问的,是他为什么没有继承父亲的投资事业。彼得-巴菲特说:“我和父亲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可以说,我继承了父亲的信仰——享受每天所做的,就是真正的成功。”
# g+ v' J0 [' s8 u9 C 不过热爱音乐的彼得-巴菲特,并没有得到股神老爸的太多赞助。当初他想通过筹款举办一场音乐剧的演出,父亲认为最好的筹款渠道是找民间投资人、政府机构以及文化保护机构。但等对方得知彼得-巴菲特的老爸就是股神巴菲特的时候,他们通常抱着同样的态度:“你找自己老爸不就行了?”
3 V; X p1 d$ |7 M 尝试过各种挫败的彼得-巴菲特,虽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他认为父亲做得很对,“父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自己去获得成功,最后我筹到款项,完成了音乐剧的演出。”; Z8 L* ` p {/ |* M: K
所以,如今也当上父亲的彼得-巴菲特,他的双胞胎女儿已经三十多岁,她们的工作是商店售货员,过得非常快乐。因为这是她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没有谁可以干涉,哪怕她们的爷爷是全球首富。7 F9 Q, @0 F8 y, T
李开复事后在微博上感慨:“彼得-巴菲特谈到当年募钱,父亲表示精神支持,但希望孩子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所以虽然家财万贯,也只答应孩子在募到90%的钱之后,才给他10%的支持。在场的徐小平、熊晓鸽和我都表示,作为父母,我们至少会支持孩子50%的募款。”
) G5 n: M+ E7 z( _$ i- }. r: A 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钱
X7 A8 j5 i5 u( K7 F" I( K2 ` 股神巴菲特把85%的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只留下很少的钱给儿女。彼得-巴菲特觉得这没什么可奇怪的,“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举动,何况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钱。而且我父亲的这笔钱现在可以尽其所用,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的姐姐、哥哥和我,我们三个人一起能继承到的财产不到1%。事实上,这些钱对我来说已经非常足够了。”4 \! @6 |$ _ { m q, } |
李开复透露,当年巴菲特在关于自己的财产处理问题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给孩子足够的钱,让他们能尝试任何事,但是不会多到他们不必做事。
5 {/ D7 y1 u* i( F6 i 除了股神老爸之外的幸运
9 p3 s" z' R7 R8 r) u: l/ _/ I6 x( T 选择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这在中国可能需要小康之家才行,否则生计都会出现问题。2 r9 G2 A+ O5 r8 p& C( ?& J$ q
但是彼得-巴菲特说,自己当年其实也很惨,“我离开大学校园之后,必须去社会上谋生。开始自己的音乐职业生涯时,我只有很少的一笔钱。那时,我必须想尽办法过一种完全独立的生活,不仅要还房贷,还有购买音乐设备时欠下的贷款要还。”
# z% `' g/ m( a7 A9 v$ C4 T 当时彼得-巴菲特拥有的,是父亲从小灌输给他的自信,他始终相信自己是有音乐才华并能获得成功的,唯一需要的只是运气。“我遭遇过的困难,不过是人生必经的历练。我从中领悟到,一个人的生活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他将抵达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个股神老爸当然幸运,但更幸运的是你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 Y" }& y0 W7 |3 v' W
对于“富二代”这个群体,彼得-巴菲特有自己的建议——如果你不理解自己的幸运所在,也不想回报这个世界,这对你个人和全世界而言,都是一种悲哀。“同样,如果你只关注外在的幸福,比如高档汽车、豪华住宅、巨额财富,你将无法理解真正的自我价值所在,也无法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在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C: t% ?/ f% r- d* P
这也是彼得-巴菲特的新书主题——做你自己。# Z9 V/ n8 h- |
& h8 R+ k$ a1 p+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