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E视网
1 y# }+ @: a7 U. X& x- N) T7 d1 Z- |& _! L9 W, ^
张艺谋"是世界级大师”、“章子怡好莱坞受宠”的说法,下面的事实会扇你一大耳光:在美国版海报上,用大字体打出的是李连杰的英文名,张艺谋的名字被放在最下端,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和影片谈不上直接关系的昆汀·塔伦蒂诺,名字却赫然出现在海报上。/ r8 E, v8 s$ w) W
7 L7 _, I {' d7 s0 d
从第一周的1780万美元,到本周的881万美元,《英雄》的票房突然降下了一倍。在北美连续两周称霸票房榜后,有分析家指出,负责发行的米拉麦克斯公司还有亏本的危险!4 {' {9 [* h" v7 D
1 ?% P! r" a# r: G* J! i0 G
话说《英雄》8月27日北美上映后,在张伟平的“吹”风带领下,国内报章几乎是一边倒的鼓掌声,很像《十面埋伏》前期炒作时的情景——但最终呢?纸包不住火,尽管《英雄》分别以1780万美元和881万美元的收入,连续两周称霸北美票房榜,但这纯粹属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别忘了,前不久成龙的新片《环游地球80天》,虽然被公认为烂片,但首映周票房都能超过1千万美元。北美票房跟踪统计机构总裁保罗·德加拉比迪恩说,“《英雄》是今年获周末票房冠军收入最低的一部影片,也是我看到过的最低票房收入的一个劳工节周末。”* W, q8 L. n# v! i9 e( o
# a. V$ Z/ s5 G- M/ G2 A/ y! l更让人冒冷汗的是,就在我们拼命鼓吹“奇迹”的同时,有分析家指出,负责发行的米拉麦克斯公司还有亏本的危险!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在吓唬人,因为票房明摆着将超过3千万美元的制作费。但事实上,收入并不等于票房成绩减去制作成本,中间还要去掉给电影院的发行费用和广告费、提成费,“因此,如果《英雄》在美国的总票房低于6千万美元,是会亏本的。”
& i. N! l% |: q3 s3 K( n# L$ [+ l$ D
发行公司不够重视在强调速度效应的美国,一般的影片拍出后很快就会上映,隔一年已是极限。但从买来放映权到正式上映,米拉麦克斯公司却把《英雄》雪藏了两年,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包括李连杰都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发这么晚,许多人都看了DVD了。”有评论者认为这恰是发行公司并不看好该片,甚至对它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表现——《英雄》上映前温吞水的宣传证实了这一说法。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米拉麦克斯公司之所以如此安排,完全是出于商业考虑,因为现在是美国电影的淡季,可以避开暑期档竞争,争取点蝇头小利。
. J" t) R& f3 M( r) c( V! c1 ^) O' B) m( a
而如果你真的相信“张艺谋是世界级大师”、“章子怡好莱坞受宠”的说法,下面的事实会扇你一大耳光:在美国版海报上,用大字体打出的是李连杰的英文名,没有张艺谋、也没有章子怡,“因为他们在美国没有票房号召力,名字写上去,只会分散大家对李连杰的注意。”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和影片谈不上直接关系的昆汀·塔伦蒂诺,名字却赫然出现在海报上。至于放映时与片名一起浮动的“昆汀推荐”的宣传语,对《英雄》是一种褒奖,还是一种底气不足的补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 L& t; J; P6 _# k* N$ F% }
" U5 A6 R/ s8 `" K' _- y7 o从第一周的1780万美元,到本周的881万美元,《英雄》的票房突然降下了一倍;另外,在美国,通常影片会选择在星期五上映,由于看电影人数的增加,星期六的票房收入会更高一些,上周北美票房榜排名前30位的片子都是如此(最好的甚至高出了60%),只有《英雄》是唯一的例外,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据北美票房跟踪统计机构的资料显示,一部影片公映后,每周收入缩水的比率在30%到60%之间,就目前的走势算下来,《英雄》在美国的最终票房将不会超过7千万美元,这个成绩连“B级片”《狂蟒之灾》都不如,实在是没什么好炫耀的!而在国内的报道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常识性错误,把电影票房跟拍摄成本两相比较,以为差额就是盈亏值。实际上,票房成绩中超过一半要交给电影院线和支付广告费用,按照惯例,广告费用走制作成本的50%,也就是说为了发行《英雄》,米拉麦克斯公司以2千万美元买下《英雄》后,还投入了大约1千5百万美元的广告费用,否则电影院根本不会放映。最后,电影院还要抽走总票房成绩的30%,发行费用会抽走总票房成绩的20%,尽管以后会有因为票房带动的DVD销售收入,但从目前情况上看,《英雄》根本没有为米拉麦克斯公司赚到钱。
8 D& f D: W' O; {
0 }7 a d) u. @( ], `4 ~观众反响冷热不一
. y" P/ S' e3 Q7 w
?; E! }# X! w2 d/ E" s5 x/ ^8 b由于此前有媒体报道,《英雄》在国外迎来的都是赞美声。记者昨日特意浏览了美国各大电影网站和主要报纸,发现其中赞美的和批评的旗鼓相当。有趣的是,很多叫好的给出了A+的分数,而批评的却几乎一律是D或F的低分,中间很少B或C的骑墙派,如此两极分化,实在耐人寻味。
4 E- U5 v) W& u/ T* v1 _" G
5 F2 f& r' E& R) A3 [1 ]在深入研究之后,记者发现,大多数叫好声是围绕着“制作精良”和“李连杰”的,还有一部分人因为不懂得中国文化,反而感到神秘新鲜:“看完电影,该找家最近的中国餐馆,要杯乌龙茶,回想你所看到的一切。”而反对者则抓住“情节内容”和“中文原声”不放松,“在看电影前我无比激动,但是看完后就无比失望,我觉得导演活生生糟蹋了这个故事,糟蹋了演员,糟蹋了摄影。剪辑得很糟,恶俗。如果制片商采用另外一个导演。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了。”、“《英雄》是一部沉闷的电影。对我来说,它甚至不能算得上一部电影。你必须在听电影的同时,还要不断低头去看字幕。这样你就很难跟得上电影,与其如此,我倒真不如去看戏剧了,至少我不需要老是看字幕。”……& n! l3 a. X, x+ {. K
1 ~! e5 r2 g! y, T& n) h9 a
综合这些情况,一个结论是:成功的宣传策略吸引了大批美国人进入影院,但在单薄的情节、“三段论”的叙述方式、简陋的政治思想、随之而来的口牌影响下,接下来《英雄》的票房将会大幅削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