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线上:快递单交易网站死灰复燃线下:一张完工单据零售0.5元: O7 r3 S6 h, H6 U
IT时报记者尤歆飞图东方IC
# D) F/ ?* h. Y6 [* J6 l0 e快递单号19772******,发货地上海,收货地南京,未扫描,价格1元近日,快递单号网上贩卖的现象,正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警方也已介入调查。然而,《IT时报》记者发现,前几日号称被查封的淘单114等交易网站,本周内再次粉墨登场。在每天数以万计的单号发布量背后人们好奇的是,这些大规模的单号究竟从哪儿来?是谁泄露了收发双方的个人隐私?
/ ]7 [( ~. w+ A0 [$ J, `* e: r面单信息私下交易
. m' h4 N1 e3 t$ ]% [当一份快递发出时,会有一张面单,记录着单号,以及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一般来说,面单一式四份,发件人、收件人各一份,当地的快递营业厅一份、物流人员一份。如果管理不善,这些面单就成了泄露信息的隐患。11月13日下午,《IT时报》记者来到中山公园附近的一家快递营业点,除了满地的包裹快件之外,扎成一捆一捆的面单也堆在桌子和凳子上。记者佯装新开网店,希望能购买一些面单,给上面的客户发发短信、做点广告。营业点经理一开始面露难色,称公司有规定,所有面单都要送回总部处理。随即记者询问,是否可以通过现场抄写、复印或拍照等方式获取信息,该经理却没有否认。他还拿出一叠破旧的面单说,这些是已经完工的前几个月的面单,风险比较小,如果你真的要看,0.5元一张给你吧。
3 I5 F G) H' k2 e4 z5 h7 R随着交易完成,快递营业点的旧面单成了保险公司、中介公司趋之若鹜的香饽饽。记者在网上以快递面单回收为关键词搜索,顿时跳出数十条结果。一些回收者在网上打出了1元1张、10元起收,免费上门收货等字样。圆通速递虹口上段分公司市场部经理葛晓燕告诉《IT时报》记者,旧面单将在营业点内保留一年时间,以备用户查询,随后由快递总公司回收,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统一用碎纸机或焚烧方式销毁。不过,目前一些营业点会将面单随意丢弃、或者卖给回收方,隐患重重。
. y) z" }- {- c& P快递公司信息系统门洞大开
7 P# \$ v4 B1 J. ]/ K: k1 s; q2 ^除了面单风险外,快递公司的信息系统也令人忧虑。《IT时报》记者在七浦路一带的几家快递营业点发现,店内的电脑大都屏幕大开,滚动着单号、收发件时间等信息,进进出出的快递人员都能看到。快递营业点的电脑常常和总公司的IT系统联网,可以查询到数量庞大的快递信息。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向《IT时报》记者透露,如果部分快递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得到这些信息并泄露出去。
9 q9 Q" V( p& Q# X8 [$ W B, P据了解,目前快递单号通过扫描方式录入电脑,而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则通过手工输入。每当遇到节假日快递量飙升之际,输入操作根本来不及做。不少快递营业点会请临时工来代为录入,同样存在批量泄露的危险。* Q. W1 _, J/ T# N, f
伪造面单成诈骗新手段
9 Z* A8 D2 E& ?8 U获得面单信息后,买家不仅可以用单号来刷网店交易量,还能得到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广告轰炸。更可怕的是,一些不法买家还能用这些信息伪造面单,将快递物品偷梁换柱。淘单114网站上显示,只要人们提供手工填写信息的面单照片,支付2元,就能伪造出一张相似的面单。
" O$ I# J# T: A5 S徐勇说,如果是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有了伪造面单,假快递员甚至可以抢在真快递员之前赶到用户家中,用假包裹骗取收件人的钱款逃之夭夭。消费者不注意的话就会上当受骗,后果非常严重。
7 q2 o e$ @0 C( t( _( X尽管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明确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的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管难度非常大。徐勇说,在网店交易的快递信息会经过电商、快递员、快递公司等多个途径,很难查到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目前,对于信息泄露的处罚力度不大,导致相关违法成本较低,助长了信息泄露行为的泛滥。GOV相关部门需要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明确各方责任,用法律来制约个人信息泄露行为,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处罚。7 T# o0 I/ {2 R4 | i
小窍门
. [$ X8 L+ T5 q1 C) {9 d快递时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 s9 q7 \/ d# @5 c9 w0 X为防止住址等信息泄露,尽量不要把收货地址写为居住地址,可邮寄至公司等地址,联系方式尽量留公司固定电话。如果一定要填写居住地址,可以填写至楼层,不填写具体房号。快递交易结束之后,不要随手把贴有快递单的外包装扔掉,否则会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在包装丢弃之前,最好将包装上的个人信息抹去。/ G5 a; D+ i.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