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家版权局日前发出通知,公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草案文本和关于草案的简要说明。通知同时公布了社会公众提出意见的途径和方式。
) k$ ^/ }9 L" m
! s! K- Y: }3 ]6 o0 r, J) E 去年7月13日,国家版权局在京举行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启动会议暨专家聘任仪式”,标志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启动。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国家版权局邀请社会各界包括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产业界、专家学者等近200家单位和个人就《著作权法》修订工作提出意见。随后,国家版权局专门委托了著作权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三家教学科研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分别起草《著作权法》修订专家建议稿。' o6 N' o) l% T7 Q0 ?
9 h) u. x! R2 j0 x% Z
此次公布的修改草案共八章、八十八条,新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根据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在现行著作权法中增加了必要内容,如作者的出租权、表演者出租权、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等。一些业界反复呼吁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的,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初步达成共识的内容,也首次写入修改草案中,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延伸性集体管理、实用艺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的界定、视听作品归属、职务作品归属、著作权专有许可和转让登记、著作权纠纷行政调解等。
; d7 b- i( y8 V. |; g7 Z/ `9 {3 I% U2 F! I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期为今年4月30日,在此之前,社会各界均可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 v" E2 f! M0 ~8 n
. j. |- G2 t5 O5 d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业界专家认为,新增加的一些内容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但也有相关专家认为,修改草案还不是很成熟,尚存在着一些显见的问题,将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争议。# c7 P* F4 w8 L0 |" I, S8 @
5 P+ s/ V. m; c9 }7 V7 J) w, I+ g
新闻链接/ K. ]- i# x1 J( G- p6 h4 }
* R& P4 U( o6 B 《著作权法》/ s/ u/ c: {8 {" a |5 Y
, y( a- h# }* W! q" M V 大事记/ T9 [: P" n5 b: C
3 t' Z; j! S6 d* v) W9 V. m
1990年9月7日,《著作权法》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5 Z$ l: U9 }3 _1 E
% P4 R6 `) F; s+ K( V2 E& ]1 ?2 G P 2001年10月27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对1990年《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由原来的六章、五十六条变更为六章、六十条。
& j' K6 r+ ~4 e1 c2 c2 H7 i/ S' ^3 T6 ~( G: C
2010年2月26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并根据执行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案裁决的现实需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并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正涉及两个条款,修正后的《著作权法》共六章、六十一条。. D8 u, x" ?1 ^3 }* Z9 d" u- E7 n
, e8 ^' n" R5 a! [8 T# ?& ]
2011年7月13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在京正式启动。
7 t: L7 o) f0 b' y- i2 }- e6 b- z/ y" e7 A) a
专家观点
1 P$ ^- Q$ i. P) c9 a4 I
3 I% p+ I: j7 c9 I* d7 S2 O8 r3 o ■突破. U& ]1 N* S3 `% L9 Y. `
: y* H/ a/ Q6 a; ^9 I2 A8 x
法定赔偿额提高到100万元- ]3 N6 p- H; r* I% g5 ]
' W% u% G7 O3 s4 R | 借鉴《专利法》的规定,此次公布的修改草案将法定赔偿额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被业界认为是本次修法的重大突破。
% L" `& z/ C6 w/ W& ~1 a5 [/ F9 J) r* @/ B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近年来,网络侵权盗版比较严重,尤其是资源分享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侵权获得的收益很高,如果不及时打击,容易造成损害扩大。“依照现行法律,法定赔偿50万元,权利人几乎无法得到赔偿,或者通过诉讼获得的赔偿数额很低,根本不足以弥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更不足以弥补维权成本,也不能撼动侵权盗版企业,不能遏制或打击侵权盗版的继续蔓延和扩大。”
% ~1 {! h7 O# q4 g& N7 r/ U+ \* Y$ @& q; {9 P; W: ^# ]3 t
草案还规定,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确定时,参照通常的权利交易费用的合理倍数。张洪波分析说,这也打破了原来的“填平”原则,有点惩罚性赔偿的意思。此外,对于两次以上故意侵权的增加了1至3倍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张洪波说:“‘惩罚性’原则的规定,将会对各种侵权盗版违法犯罪行为产生更大的震慑作用,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版权作品依法正常流转和传播,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 @+ _7 o: K# \. j! X' i, N# R. s' i9 [! V. ]4 {; s
■亮点! G7 H/ J6 \7 i. U& z1 Y
8 V! ^2 s8 _" p4 ~
“追续权”保障艺术家收益* p/ m! V) _, {) l
/ }# H$ Q. p5 o* j 修改草案的第11条,关于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新增了追续权。其中提到,“追续权即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作家、作曲家的手稿首次转让后,作者或者其继承人、受遗赠人对该原件或者手稿的每一次转售享有分享收益的权利,追续权不得转让或者放弃。”
) u; w u* t4 F0 n5 Z+ k
1 k5 m* F* V: n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张今举例说,比如美术作品首次拍卖时,其真正价值也许没有从价格中得以体现,而更多是作者成名后甚至是去世以后,才不断增值。% h2 b$ h5 v4 k0 U8 [
4 h( \8 @' p9 n, n: v! x 张今认为,美术作品、作家手稿等往往是在市场中流通后才有增值,但是没有创作就没有流通,作者的创作是繁荣文化,促进市场流通的一个源泉,因此其权利应该得到保护。0 @$ X5 _9 b" S2 c ?
4 ~* c. X, }- L: T( } ■热议( i9 N% C, o/ R! C. t8 D7 ^( U+ A
7 t# }. }3 a Z& J! a# @
延伸管理让作者“被代表”?8 u, ` b/ b, V" C
2 t4 R) L4 w1 [# n" E7 G" Y. S
在此次公布的草案中,新引入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延伸集体管理制度,这也是相关人士争论较多的地方。5 @7 S! x7 l; u
! a2 s. H) T9 [ 据张今解释,所谓延伸集体管理,就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把对会员的管理延伸到了非会员,一些非会员作品被使用者使用,但是使用者要找到这些作者有困难。2 c+ l' R$ _0 u8 J! Q
* r4 N! h6 I. h* k 张今认为,在作品使用过程中,因为使用者和作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如果完全按照“先授权后使用”并不现实,“延伸管理既促进作品的使用率,也是对权利人的利益保护。”
5 d( R4 E" y0 ]- p6 L/ a" p! F- u! D
9 ?9 Z5 W) T* ]" e! h. v 但上海天闻律师事务所孙黎卿律师表示,全新增加的这一内容,让他对集体管理组织权利的扩大有所担心。还有网友认为,延伸集体管理让所有作者都被组织强制代表了。
- T2 a- @3 l0 B" X2 ?1 G
8 X, z% Z+ M, [ A 对此,张洪波认为,延伸集体管理的具体规定由guo wu yuan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要相信集体管理组织会依法运作,不会简单的大包大揽,不是网络上个别人担心的集体管理组织会放开量授权和收钱,不允许作者自己、经纪人、代理人的存在。”
: x) j6 o. n5 p/ T% q" B' b- I/ _# @1 z+ T, ^- r
■争论 s4 s$ w3 t) i& |( r Z
& Z( B$ x2 F. k: o) e 网站无义务审查盗版内容?; D3 \ v7 t' u- Q5 N
" `" M* h5 `/ X: ? 在草案的第68条中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尽管该条款随后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被告知的前提下,有删除等义务,如不执行,将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等内容,但有关专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信息审查义务”的表述,提出了不同意见。8 y( Y9 D+ o. ]& h
! g/ `) I4 F3 a/ W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修改草案强调了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网络用户提供的是“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这里面以非穷尽式例举规定了‘单纯网络技术服务’,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是无法进行内容审查的,所以免除其义务。”' J8 l2 K. i# D$ [; o
1 H* k6 j, d4 I 但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丛立先认为此款还有不足,应该作如下补正:“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未提供作品内容服务,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作品内容审查义务”。他认为,“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以技术服务为幌子,逃避其应该承担的作品内容审查义务。”
! \. l1 N; ~& `- l; B9 H+ A8 x3 |$ p- w9 {% H: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