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 年 3 月 12 日 17: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个企业的调查中,我们看到一些企业老的设备仍然在应用,但厂商负责人表示,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向自动化的工业制造流程迈进,记者看到在偌大的厂房中,一些新购买的机器正在等待上线安装。对于电芯制造来说,自动化的仪器比人工出错的几率要少,特别是在“制片”的环节中,人工为正负涂布“叠片”,均匀程度,以及手上静电,力道等问题,都没有机器制造来得细腻。更重要的是,随着电芯需求量的提升,订单多的情况下,人工完全没有办法实现快速量产。
, \. G# Z" G9 }9 c 调查中,记者以日前收到的读者投诉中的3GS锂电池爆裂的案例(见《电脑报》第9期D7版),询问某锂电池电芯企业的品牌经理段先生,他这边描述:苹果的电芯也是采用的是聚合物锂电池,电池聚合物化的程度高,形状上可做到薄形化(最薄0.5毫米)、任意面积化和任意形状化,从而可以配合产品需求,做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
1 r" g+ ` I- g: u3 O% y 鼓包的原因有几种:一是电池制造水平的问题,电极涂层不均匀,生产工艺比较粗糙;二是使用过程中过充电和过放电问题。这两个因素会导致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发生近似于短路的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的热,进而导致电解质分解气化,电池就鼓起来了。对于聚合物锂电池来说,鼓包的危险系数不大,因为软包即便爆裂开,也不会形成多大的伤害。但即便如此,不合格的电芯依然威胁到移动设备的寿命。. m. c9 S+ B3 {
目前在我们走访的数家工厂中,人工和半自动化、全自动化机器的掺杂使用,主要是来自于订单的大小不同。因为企业是以生产为主,一些数量较小的单子,不可能占用全自动生产线,所以工人的需求依旧是有,不过会逐渐减少。一位负责人已经明确的告诉记者:“工人密集度的顶峰时期达到过1800人,但未来会缩减到 600人左右。”以机器替代人工,以自动化代替粗放的手动作业,进而取得更低的成本运作,以及把电芯的质量、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是一些跑在前面的电芯企业与“山寨”作坊式企业拉开差距的方式。, O5 L4 l N" }) h$ _& \
记者追问:" L7 L2 t% M- W |
五问电芯素质的考量尺?
8 T7 ^4 n0 h3 `: g& i. w 在组织这个移动电池和笔记本电池315特别策划的时候,记者们遇到一个问题:策划中的横测环节中,电量测试的精准性如何表现。因为需要长时间来检验,比如老化衰减测试。在日常生活应用中,我们可能花上半年多到一年的时间,来辨别购买的产品是否耐用。在工厂的仪器测试中,也需要1-2月的时间。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购买到的产品,很难在保修期内或者电商支付宝数天的划款周期内检测出产品的素质。不过在技术上,除了我们后面的测试,我们还可以在制造的工艺中了解,以下的这些细节对于终端产品,肯定是有决定性因素的, 我们很有必要去看看。
1 e$ w7 n( `) t9 M* g3 b) y5 K 是否注意制造细节?6 E( @/ F; V0 B. z
在某个采访的细节上,某厂商工段负责人向我展示用在极耳上的一片薄膜,其用处是在电芯最后封装的过程中,塑料薄膜能够让密封性更好。因为如果是极耳的金属直接封装,有可能在以后使用中,密闭性不太好。这样的细节,一般的山寨企业很难注意到,事实上,任何一个工序上的小失误,都可能对成品造成隐患,最后消费者为失败的产品买单。* c& @/ U5 Q& h1 ^; e- {
有没有以次充好?7 d3 o& N) d" P) {; y/ q& L0 R
这是记者在某工厂拍到的视频,图中的工人们正在拆解一些退单的旧电池。由于是铝壳电池,外面的铝壳会被取下来,电线也被剥离开。这样的工序属于善后工作,其实每个厂多多少少的订单会由于各种原因被退回或者取消,为了“避免”材料浪费,就有了回收这一道工序。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没办法了解自己手中买到的产品,是不是回收材料所做。当然,退一步想,也许回收的材料比回收就电芯改造,会稍微好一点吧,这不得不算是一种悲哀。
. b' b! n4 J# @2 ] 工艺的规范严谨与否?) Y$ C- t d! E3 l
电芯的卷绕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最后成品的素质表现有着关键的作用。在目前很多电芯厂,电芯的卷绕依然靠人工来完成,这样的好处是成本低,坏处是素质参差不齐。如果遇到工人熟练程度不够,卷绕得不整齐,后期可能在使用中就会有鼓包的情况产生。对于厂商来讲,目前这块儿的工艺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善,一个原因是小容量的电芯,多以个体为单位,最多以两块为单位并串联,有质量问题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厂商不需要担心太多的投诉与赔偿问题。此外,这些小容量电芯在 MP4或者小尺寸平板上使用,很多还没达到寿命终结,依附的主机就已经换代了,消费者也不太追究其衰减性。5 N5 n, e7 Q1 @1 n3 ^2 u; u
流程是否有缺失?
" l! u- S% ]+ R3 F3 } 在前面我们介绍到,涂布制片之后,需要进行烘烤。有工程师就告诉记者,这个流程的重要性在于,让涂布上的材质附着性均匀和增强,对于后期与电解液发生关系时能够更加的顺畅与饱和。而正规企业会为对这些涂布进行烘烤,而且中间可能会涉及到用氮气来综合湿度。但是山寨企业会缺失这些流程,采用一些土办法,比如室内加温来进行烘烤,并且对于湿度的把握也不严谨,这样的电芯在表现上肯定大打折扣。
/ i5 t9 A( s5 t, a- z 工艺需不需要透明化?
6 @8 L/ _# R% M ` 在本次我们的调查和后期测试环节,我们发现只有为数很少的产品,可以实现正常拆解和还原(采用螺丝进行外壳封装),包括劲量、MiLi、微络斯为数不多的几款产品。绝大多数的产品采用了超声波或者胶水封闭,并且封闭得相当的死,这表明如果产品一旦有问题,完全无法实现更换和维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首先是由于虚标现象存在,厂商不希望用户拆开外壳深究其内部构造,其次,本身很多产品做工也相当粗糙,一开壳后就露陷了,所以也有了下图这些为了横测必须开封而牺牲的外壳渣滓。实际上,实行封死措施的过程中,有些工人甚至把胶水点得到处都是,对于电路本身也造成了影响。像苹果、三星这样的大腕,尚留有维修的余地,为何小小的移动电池不能“敞开心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