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通信乃至娱乐工具,拇指轻轻一按就可以轻松达到古时“天涯若比邻”的状态,而近年来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让整个互联网都尽收掌中,走到哪里都可以看着低着头玩手机的人。不过由于过分依赖手机,伴随着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病”出现在我们身边。( f( ~! u, }: s' k5 r& U
" U. n# A& |8 v% H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也有很多诸如“网瘾”、“近视”等病症出现,其实一些“手机病”的诱因也与其类似,还有就是和现在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因为玩手机患上了“手机手”、近视眼、持续局部注意力和手机强迫症。0 U9 `8 A" a/ P2 X5 p2 H% @* {
: f7 l0 B/ s+ ~2 _& C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94%的人使用手机在5年以上。“如果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公干或度假,你最希望带上的是什么?”超过60%被调查者首选手机。有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B& Q# J, S4 Q) E
. C) d9 E" S# G' I; k; {其实这种过度强迫所致的问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容易让人们失去思考动力和能力,同时,不再懂得运用憩息时间去任意消遣,都会损伤人体健康。本文通过对这些“手机病“的案例分析,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治疗方式和手机使用方法。
' l! Z) H2 p% F. Z* N
! l- G( ~; H7 E& ]【短信脖】) s5 \/ _3 X( J
& D+ r2 u: |# n6 k" {0 p% c
“脖子好酸啊,扭头都疼”,还在上学的小张是个数码达人,一有空就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直到不久前,他早上起床时发现头动弹不得,而且还有阵阵针刺般的疼痛,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得了颈椎病,而长期低头玩手机正是患上此病的“元凶”。" s# J/ g. ~. O/ k5 c' Q
8 p* u5 E- u0 J& _9 K- j
“因为玩手机引发脖颈酸痛,进而患上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且以年轻人为主。”一位医院的骨科主治医师介绍,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又叫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病种。不当的头颈姿势会使颈椎因长期扭曲而失去应有的生理曲度,增生的骨刺会刺激或压迫邻近的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很容易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过度疲劳,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 E; d) r) ]- r. [8 I- ^1 Y! g" N: p
3 r" u, D, f0 q9 F8 m- o% { |& y! |: z防治方法:平时多活动颈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样姿势,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都能很好地预防颈椎病。另外,防治颈椎病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玩手机时要注意使用时间,并勤做颈部“米字操”,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要多参加户外活动等。2 A1 e/ f' N/ s& i1 ]* V0 N
2 e0 ]: F7 c0 s( S h+ L
【手机手】9 |- P3 {; c* i( r* }- C( \ ?" T# f
" F8 B$ H+ x& d; |. a' A娜娜是一个地道的iPhone迷,也是姐妹圈里最活跃的“拇指王”,发信息速度快,短信数量大,广泛收集各类流行“段子”转发最及时,很喜欢用文字的方式与人沟通,不过渐渐的娜娜发现自己有些回避人际沟通,有时明明可以当面说清的事情,也愿意事后补充发信息。比如工作联络时她往往要求对方电话后补发给她具体地址和联络方式,以防口述时记错。而且右手手指总是隐隐疼痛,关节处好像硬硬的,拿筷子都拿不稳。
* j7 B2 X+ C$ C9 m V
1 a+ x8 f( m `" N+ e7 {其实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是指肌腱与外围的腱鞘出现发炎的现象,症状为掌指关节疼痛。用手机发信息的时候,手指总是在不停的运动,而由于手指过于频繁地运动,引起掌指关节疼痛造成拇指腱鞘炎,手指会不由自主地弹动。而从心理角度来说,只顾着发短信而不愿意和身边的人交流,情况严重的也是轻微强迫症。1 t, p$ i: e& a2 Z3 a0 ]3 B
4 T" f- o5 M# A防治方法:简单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手机,不过相信很多朋友都做不到。但是如果一定要用,最好每隔二十分钟就做一个手掌按摩动作,“左右互搏”一番可以缓解肌肉酸痛,减低肌腱磨损。这种病症的高发期在冬季,血液回流速度下降会加快肌肉僵硬,导致扭伤。所以冬季用手机格外要注意保健。不然手指变“鸡爪”,那再好的手机也用不成了。- ] M9 D- g; W
4 p( O; L& n7 Z( q5 Z, j% A
【手机强迫症/幻听症】( X& \& [% b* s/ }1 q
* b- H4 R0 ]" |9 @, s
“不管在哪,我经常会感觉自己的手机在响,但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短信或来电。”在媒体工作的王毅无奈的说到,由于工作需要,手机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要是哪天不小心把手机落在家里,感觉就像少了什么似的,一整天都坐立不安。“郁闷,我想我可能患上手机幻听症了”。
* i$ F) F3 I6 S+ W
2 M; W9 V D9 e2 _手机强迫和“幻听”现象多与职业有关,如销售、咨询、媒体等从业人员频繁使用通讯工具,往往在铃声一响时就得立即投入工作,这些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幻听”。在就业高峰时期,不少应届毕业生和失业期的求职者也会加入手机“幻听一族”。
9 |2 ~' h. t7 e
5 p, L. `% X* G% ~. d4 D0 t9 m) E防治方法:目前困扰都市人生活的“手机幻听”现象,其实只是人身体出现压力时的一种表现,是身体潜意识给出的提醒,只要摆正心态,增强自信,真诚主动与人沟通,这样压力就会被克服,还有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是经常更换手机铃声,并采用一些相对舒缓的乐曲,以放松身心。因为长时间使用单一的手机铃声,会强化大脑感应,容易幻听。+ f) i/ Z+ t' I- k: L. k4 f
5 f( J l1 S* r1 w2 _ k; w( r7 }& o1 @【眼部症状】
# q; Y$ V3 b+ C/ A+ B
+ i& S& h5 O: ^还有就是由于手机屏幕字体较小,需要使用者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眼部疲劳,诱发近视、干眼症等眼疾。现在很多朋友几乎成天抱着手机不放,一些人坐公交车或吃饭时还不停地上网、“织围脖”,这会让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眼睛‘闹意见’是早晚的事。”1 N% N h7 \: K4 m) }; ?* j& q* @
) V- Q' j1 d4 l. Z" t
防治方法: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使用3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通过闭眼休息几分钟或是眺望远方来缓解眼部疲劳,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另外,在乘车或是运动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以避免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
. i9 P8 g) G" [- B) R+ g! C: i: e c" @& l9 K
总结: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离不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在使用之时,需要提醒自己,一些使用习惯正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手机病”重在预防,注意生活细节、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加强锻炼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 u- ]7 L# z) c- C: H" Q& l2 C0 f+ ]$ x6 V W0 C
自测:你是否进入“手机症候群”?' G g+ n9 F, F% ^
7 Q" ]+ S0 }& Z' N
⒈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不安。$ R! v; P- l7 P$ h- J: R. L! ~: v
( p9 I: {" w' Q f⒉手机不在服务区内会感到坐立不安。2 U1 I" h E8 g; W
/ X/ ~) R9 z' I+ y l
⒊睡觉也要开着手机。
8 o. j. n5 G1 ?4 r3 E; _2 T4 y
0 A7 ~ X7 Y- C' P B2 E. W8 ]⒋老去看手机是否自动关机。6 ]) }0 p( Y. Z
: l& J* `! Q& t⒌常常觉得手机在响、在振,拿出来看并没有。/ G+ n* O" z! |/ N- v
如果有超过三项以上的朋友,就需要注意了,加强身体的锻炼,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休息,找时间出去看看风景或与朋友聚聚,缓解一下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