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刻人間」是黃新波藝術歷程展覽的名字,8 \ n) p$ }: F( i1 V
最近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題目改得貼切有深意。3 r: u8 ^8 t7 g* ^
因為版畫藝術的其中一個使命,就是以雕刻刀代筆, K. t) l. N( P5 A( `$ P2 o* V
刻出風格強烈的作品,藉以透出社會和人文關壞。
3 O3 r0 u8 Y9 o+ `這些關懷有時沉重,有時殘酷,有時向上……8 r, s P$ e6 o( r
人間從來不是甜蜜唯美的,這是歷史使然。( {2 I5 F$ g" W, P
黃新波可能屬於上一代,
+ Q' c% y( Y; B% f' R, E6 L7 {$ P但當下,仍有傳承者繼續賣力刻劃印畫,
! t$ x; m4 n8 P' W( K細看花苑的作品,可見兩代的對話。
9 u1 x+ j8 k4 m" o! M" ?. {- n無論是中國或香港,之前和後,人間原來一直深刻。
1 ?: c/ K5 u: L: C" \迅帶入中國 版畫起革命6 Q2 j" f* t. \) J, n' R
中國的印刷歷史源遠流長,早於唐代已出現雕版印刷,在活字印刷術出現之前,一直沿用此技術製作印刷品。它的原理是將版面不需要的地方挖刻掉,把版面上顏色,複製在另一材料的表面上,而木刻就是以木作製版材料。此技術最初用來傳播佛教,但它的應用漸漸更貼近民間生活,如早期的紙幣、書籍的插畫或民間年畫等,也沿用了木刻。
9 }# A% p6 l2 W* G; _9 }可惜的是,木刻的歷史雖長,其藝術性卻一直被忽視。直至魯迅於1930年代推動「新興木刻運動」情况才改變。魯迅將歐洲木刻版畫介紹到中國,內容大都圍繞戰爭、革命和社會題材,他主張以木刻版畫表示對大眾苦難的同情,亦提出改變以往的做法,從製作原稿、雕版和印刷本由三人分工,改為由一人完成,使創作和印製的技巧能好好配合,表現出個人風格和提高藝術性,此乃「創作版畫」的出現。當時年輕的黃新波受此思想影響,在魯迅的啟發和指導下開始木刻版畫的創作。# X2 s1 z: o T* N* o
欣賞黃新波的作品,會清楚看到他怎樣理解木刻在革命的力量,他常接觸勞動階層,以他們的生活為題,有國內的同胞,亦有香港的……《控訴》、《賣血後》、《沉默的戰鬥》等題目沉重地描寫人間的悲劇。他刻劃的是宏觀歷史也是他生命的歷程﹕流亡、來港旅居、組織「人間畫會」、回國、經歷文革等,成為他作品中尖銳厚實的黑和白,當中沒有灰色;而血紅除了代表熱情樂觀,也是絕境中的警示和自持。他沒停止過以刀鋒深深刻出的力量,正如「人間畫會」的宣言﹕「我們是這人間的一員,我們熱愛人間,我們表現的都屬於人間的一切。」——1946
5 N3 {3 _6 ?" S# u; F1 {/ a一個人完成的印刷事業$ L1 Z: Z4 U( ]! Y2 A
配合「深刻人間」展覽,場地外亦有「刻劃人間——黃新波版畫回應展」,展出新生代的版畫創作,當中排頭位的,是花苑的作品。. a8 N& S2 h1 D2 H1 J) B7 p7 @
花苑初初接觸版畫,看中的是版畫的複數性,「可能因為自己喜歡勞動,用刀雕呀雕,用轆轆呀轆,夠實在。版畫亦讓我有着數的感覺,只要做起一個版,便可以複印。」有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不能做龐大機器裏的齒輪,花長時間坐車上班,而且她自認不能handle太商業的設計,於是辭去工作回復自由身。雖然多了自己的時間,但收入不穩定,她想辦法做些手作掙錢﹕「我的範疇,該離不開印刷吧,但印刷成本很高,不如自己印?做一件不用靠人的事,自己搞掂晒,版畫滿足了這點。」剛剛開始,她的題材是可愛的小動物如貓貓狗狗,2006年,保衛皇后碼頭進行得如火如荼,她開始以版畫關心社會,用木刻做了一對信封,讓別人寫上願望,掛得滿碼頭都是﹕「因為碼頭對面是郵局,希望別人會記得,拆了的天星,以前是在郵局對面的。」
& V4 L& {9 H2 K: t/ y3 g2 M控訴不公義先要觸動人# k6 k: F( Q/ Q' n i \
很多市民都會閱報,關心社會動態,但有版畫在手,花苑找到了切入點去參與﹕「其實WTO時已經關心社會議題,但不知自己可以怎參與或幫忙。不是說要支援那麼誇張,而是出一分力令更多人知道發生什麼事。」她明白大部分人會覺得,這些事離自己很遠,不夠迫切,不殺到埋身,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或利益,版畫或可提供一道橋去拉近距離﹕「除了以硬繃繃的文字批評GOV或控訴不公義,說明硬道理,我思考的是怎樣觸動別人,提起他們的興趣去關心事件,就算是圍觀都好,都有力量。我的版畫便嘗試動員某些人去到事件現場。」
6 C6 Y& o; H. M# A8 ?2 v這無異於新興木刻運動有着相同的本質,她亦有此意識,「藝術其實是述說生活,離不開居住環境發生的事情,版畫尤甚。」她亦覺得,以前不是人人識字,圖畫的力量大得多。「對當時的人而言,版畫是武器。它的傳統已經是相當有社會性,亦有革命傳統,亦會揭露社會黑暗。要是忽視這媒介的特性,沉醉在自我世界中,好像很奇怪。」她的個人感受,則較少在版畫傾訴﹕「我的性格是將自己放得很低,故很少表達自己感受,偏向公共性多點。」另一個原因,原來是版畫工序繁多,「又要雕又要轆,感覺留不住。反而做公共嘢,有迫切需要,很快就做完。」她笑說。 Q8 A- b8 w" B
這與她開頭掙錢的初衷愈來愈遠吧,成本高,亦不是很多人欣賞。但她亦熱衷繼續創作,更會參與教學,希望更多人知道版畫的好處,會一起欣賞和創作。5 q/ f' V' `3 ?# t1 U
展覽資料" e& Z: D& g) h: z; a6 j; s: R0 y: ?
深刻人間——黃新波的藝術歷程% E* O. m7 \0 Q, ]; \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館(五)
# L: [) g- r3 `# ]$ S; y7 B% _8 i" z. o日期﹕2011年11月3日至2012年2月27日, @3 t4 `' L3 V% }6 ]8 Q! R$ ^4 ^
有「版」有眼——版畫藝術示範5 E+ c; g& D0 ~& n$ o% i5 N( C
日期﹕2011年11月19日 /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 j1 c. I. O1 o+ q- T時間﹕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3 Q2 R7 F; S* ], M
地點﹕教育活動室, ?1 l) y3 |' v( g* R. X) I
導師﹕香港版畫工作室導師
' d3 ~4 \, u+ ]9 @參加方法﹕每節名額20人。報名請致電2180 8260,或填寫教育及推廣活動報名表格(可即時於網上申請或下載表格),先到先得
0 t8 v M) l5 d1 l, p文 饒雙宜* m/ R2 U: `! u- J, D6 v
圖 李澤彤、陳淑安
5 j0 l4 N( ?1 k/ k編輯 陳嘉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