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D! @" {. t6 |& b$ h$ H, g$ n+ V% A! N8 q7 `
新华社杭州8月17日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8月15日播发稿件《“洋相”辟谣为哪般?——“问题血燕”遭曝光引来所谓“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事件调查》,披露了马来西亚政府高官被冒充,有人导演官方新闻发布会挽救燕窝市场一事,在国内和东南亚国家引起了极大震动,“山寨新闻发布会”成网络热词。
4 Y; p: G& F/ q% D h4 ^4 ~ 新加坡《联合日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主流媒体16、17日大篇幅转载了新华社的这则报道,同时刊登了新华社播发的两名冒牌高官的照片,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马来西亚政府17日表示,官方并未派人到中国举行此类新闻发布会,并表示将对此进行彻查。
0 k; m. f4 U" \. \. u0 V9 m7 C. l 马农业部副部长蔡智勇17日致电新华社吉隆坡分社,表示马农业部部长诺奥马将在斋月结束后亲赴上海彻查此事,他已要求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馆配合调查。蔡智勇说,马官方近期没有派任何官员到中国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燕窝的安全性。任何马政府官员到国外召开新闻发布会,必定要知会马来西亚驻当地使馆,绝不会私自行事。目前农业部正调查举行“山寨新闻发布会”的两名“拿督”的身份。
7 B" o1 P1 H" Z, P( h1 K 当地业界人士对此事件感到愤怒,认为这影响了马来西亚引燕业的形象,呼吁政府彻查。报道分析说,可能是一些燕窝进、出口商在幕后策划了这一“山寨发布会”,目的是挽救以中国为最大市场的马来西亚燕窝产业链。马来西亚的引燕业十分发达,而中国是马来西亚所产燕窝的最大进口国。. H4 N2 {6 x1 V% [. e+ Y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7日的报道指出,马来西亚政府已确定,假冒马国官员在中国召开记者会,“澄清”马国“血燕”并没有造假的其中一名“官员”为砂拉越燕窝出口商公会副会长,马来西亚并没有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也没有进出口卫生部,也没有出口兽医部。农业部也研究是否要报警,让警方彻查此事的来龙去脉。( X" {! g9 b) ?; ^" v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引述兽医局饲养原产组高值领域分组主任法兹拉艾妮医生说,山寨版记者会引起政府高度关注,马国驻中国大使馆将向中国当局查询真相,这群人士的行为涉嫌欺骗,当局应报警,让警方彻查真相。) d3 u6 }' |) ?) M- H
16日,稿件播发的第二天,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网上刊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了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迅速开展市场集中检查,切实维护燕窝市场经营秩序。各地要集中时间和执法力量,加大燕窝市场巡查、检查和排查力度。 H6 C6 L: E6 e
《通知》要求,对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燕窝,一律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依法查处,该销毁的坚决销毁。对市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食安办和上级工商部门报告。1 g1 N5 v$ i# [2 G! V3 o
浙江省工商部门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血燕普遍含有巨量亚硝酸盐的执法检查结果,检查血燕经销商491家,抽检血燕537批次。初步统计显示,此次抽检涉及问题血燕达20万克,约3万多盏,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在被抽检的血燕产品中,亚硝酸盐最高竟超过10000毫克/千克,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9成以上。2 Z& K: k, G9 _, W% n
其中标称广东鹰皇参茸制品有限公司的“鹰皇”牌血燕、厦门市丝浓食品有限公司的“燕之屋”牌血燕、广州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正基”牌血燕、北京庆和堂参茸有限公司的“庆和堂”牌等11批次的血燕产品,检出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均超过10000毫克/千克。
* r8 P" I" \$ n t6 ] W 浙江工商部门经初步调查,认定此次抽检的问题血燕主要源于马来西亚。(完)
K2 g q& ~5 a3 p: n.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K# ]! Q& y8 ^2 e" J. @. Q2 E8 _
4 j) {' c! h) _4 K2 ?* l" s1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