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e. x( O/ ?$ L& K! J
# w* a$ |3 Z9 s8 O4 Q5 X7 x ' `' Z! ~* u2 _+ Y& h
昨日,针对近期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接收到关停通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通气会。本报记者 王嘉宁 摄2 c) I4 B% W8 F# u5 w' Z# l
' Y3 \: |7 }3 @# u5 n! F
昨日,海淀东升乡新希望实验学校,仅剩一座校门,今天也将被拆除。A08-A09版摄影/本报记者 浦* D, X7 W) {; m; \3 M7 o& t
$ ]0 c" w5 D" |( X; j
海淀东升乡,被拆的新希望实验学校。
+ M! S0 v2 {; R3 U- h
, e. i8 \- z3 m3 l# [6 y被拆的新希望实验学校周围的“河南村”,女孩们在梳头。她们都要等候分流的结果。
, a, W4 f: X0 r5 \, f- A$ S ■ “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收到关停通知”追踪" u7 ]: q. {9 i# a- z
本报讯 (记者杜丁)昨日,市教委召开新闻通气会称,今年,海淀、朝阳和大兴将有24所打工子弟校面临拆迁,目前三区已经制定和采取了学生分流方案。就打工子弟校关停后学生安置问题,市教委明确表示“保证不让一个就读的学生失学”。
; J# z$ N4 g4 K# e& V3 N' o 4万余人就读无资质学校
4 P6 d! ]/ D# ~2 p7 m4 h 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目前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约43.37万人,70%以上在公办中小学就读,还有约10万随迁子女在自办学校就读。其中,5万余人在经过认定的合法打工校就读,4万余人在没有办学资格的自办校就读。3 k0 F3 k8 c. N6 E8 f8 M
24所拆迁校涉及在校生1.4万
b2 G- v) ]) V/ e7 j/ b n( z, c 线联平说,随着城乡接合部改造、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设施也面临调整、改造。今年,大兴、朝阳、海淀三个区共有24所流动人口自办校面临拆迁,涉及在校生1.4万余人。目前,三个区已制定和采取了分流学生的方案并且逐步到位。+ t- k- g. a1 a9 { f3 N/ _
按照市教委要求,各区县在进行分流安置中将依照“三先三后”原则,即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对安置分流方案论证可行,后组织具体实施;先分流安置,后拆校舍。
! h) e0 h' o& l# N 114所自办校将分批规范
0 R! X' d7 C; D& x1 [( L 针对自办校将如何规范,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表示,目前北京市没有获得办学资格的自办校尚有114所,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过完善、政府支持,能够符合办学条件标准的学校,约占20%,对这些学校将尽快审批使其转正;第二类,约有40%至50%的学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改造;另外20%的学校是学生安全和学习环境无法保障的,将被关停,对于学生分流安置。
" I o J( F( D 不过,罗洁表示,对这些学校的改造没有具体截止时间,只能逐步提高、推进。
! C' t0 a' p0 Z7 o, k9 ^$ y; } ■ 发布7 L6 i" P/ B) n# M) ^/ o- J9 F, L
朝阳:“委托办学”准备4300学位
, P* ^7 j( y) A: ~ r! T 据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刘丽彬介绍,朝阳是外来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聚集区,目前朝阳区随迁子女人数已经达到86000余人,该区的自办校也由“十一五”期间的135所减少至目前的33所。
0 R' }! s$ v# W0 }$ e" q2 A 刘丽彬表示,朝阳区对于随迁子女将采取公办校接收为主,在教育资源逐步保证的情况下,稳妥进行关停打工校的方针,“保障更多的随迁子女进入合法学校,享受更好的教育。”1 _, s( E8 m: ~/ S
据悉,今年,朝阳区将关停9所打工子弟校,共涉及4574名学生。“9所学校办学条件、设施不具备合法的民办学校办学资质。”刘丽彬表示,目前这些学生中,有借读证明能够进入公办校的学生是467位;对另外4107位学生,朝阳区整合了一些公办校的校舍,用委托办学的方式,准备了4300个学位,“所以,有充足学位保证他们入学。”5 S' {8 Z7 r" v$ ^, W1 G
海淀:两种方式安置3200学生% b6 j5 Z6 w- h0 h
据海淀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乔键介绍,今年该区拆迁的四所学校分别为绿园小学、苗苗小学、新希望学校和红星小学,涉及分流学生3200余人。
. f* }% Q3 }& O8 |/ A" A 乔键说,四所学校均为未经批准的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其中绿园小学拆迁是由于租地合同到期,正好又位于城乡一体化改造中。苗苗小学正好位于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蓄水池所在地,目前该校已经腾退完毕。新希望学校也是由于租赁合同到期,所在地处在改造拆迁范围之内。红星小学是处于城乡一体化改造中,7月21日前已经腾空房屋。
% X( L% j9 x+ U+ { 据介绍,目前海淀区对3200余名学生采取两种安置方法,一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造公办学校,专门接收来京务工子女就读。二是采取就近分流,公办为主的原则。, N2 O3 |3 Q7 C% I0 F# @
被问及是否“五证”齐全方可申读公办校时,乔键说,这只是针对新入学的学生。他表示,打工人员子女只要提出愿意在海淀就读,该区将做到一个学生不流失。
& B' x: Z, {- `, W* \; q3 c% p: j' _ 大兴:关停11所需安置6500人
6 o0 }; m5 Q7 t6 ?6 ^ 大兴区教委副主任王滨表示,大兴是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区县,目前该区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42000人,其中51%的学生在公办校就读,24%的学生在11所经过审批的自办校就读。另外,还有25%的学生在未经审批的自办校就读。1 H: \7 \& s3 e( r. \4 U
他表示,今年为了配合大兴区拆违打非工作,该区11所开设在违章建筑内、未经审批的自办校面临拆迁,“从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这些校舍具有重大安全隐患。”据介绍,11所被拆迁的打工校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员集中的黄村、西红门、瀛海和旧宫四个镇,涉及需要安置分流的学生在6500人左右。
: A2 Z3 S% q% z# @/ D2 d 王滨说,大兴区以各镇为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分流方案,按照就近安置的原则,分流到公办校和已经审批的自办校,目前大兴区已经给接收学校校长开了会,做好部署。' }1 b! p6 A+ c5 g( B
分流学生报到仍被索“五证”
Y8 [$ _+ K8 k1 p, h 部分打工子弟校失学学生登记受阻;海淀区教委表示,因部分学校对政策把握不清所致! J8 x5 b; {* k) R- Q+ X
本报讯 昨日,在市教委举行的通气会上,海淀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乔键表示,“五证齐全方可申请就读公办校”是针对即将入学的新生。
8 B6 s( R% E* Z; B: k 但随后,记者到海淀区东升乡科技站内临时设立的学生分流登记点探访发现,该处正在为因新希望小学被拆而失学的学生,进行最后一天的登记工作。多名前来登记的家长称,分流登记前,仍须向工作人员出示“五证”,不齐全或是不符合要求,均会被拒绝登记。
& S* Z3 Q5 g4 D2 y 学生五证不齐登记遭拒. P: P4 \- M+ O: U+ e; E" y1 [
现场公告显示,“根据市、区有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海淀区公办小学就读政策要求,入学学生需提供‘五证’”,该公告的落款为东升乡人民政府。
4 U$ A; X& S3 ~( q “我去科技站咨询,被告知‘五证’不齐全的孩子一律不管。”程兆菊说,自己一家是河南信阳人,几年前来到北京,丈夫收废品,自己做保洁。
. T3 N4 @1 R5 m" I! e5 J “我跟孩子他爸都是打工的,没有单位,也没有签合同。我们租的房子,房东也不给开证明。前几天给老家打电话,让弟弟去村里开证明,村里不给开,根本没法办五证。”
0 V) z( [& [) k* {' b 昨日,10多名新希望小学学生家长反映,因没有工作合同、租住的房屋没有房产证等问题,“五证”无法办齐,致使孩子被登记分流处工作人员拒绝登记。$ u: n6 a7 h! Y/ N6 ]* {' R
教委将与接收学校沟通
' F5 Z: q3 r4 O 昨天下午,在清河小营附近的海淀鹍鹏物业管理公司内,设了海淀红星小学分流登记点,分流安排通知书上显示,在册的红星小学学生可以在8日到14日登记,家长也须持“五证”,且暂住证须是海淀区并在有效期内,这份通知的落款是东升乡文教科。
6 h P: c/ w5 U! v 红星小学谢校长说,没有五证的学生不能登记,家长没有五证的学生可以到其他不需要五证的打工子弟学校上学。) O% {' T4 g _. A/ y1 ~5 b3 T
针对部分打工子弟学校分流登记时需要五证的情况,海淀区教委的乔书记说,这是一些学校和乡镇文教科对政策把握不清所致,按照政策安排,分流登记时不需要家长出示五证。
& A8 a3 M: T/ M: N* ` 他表示,会跟这些打工子弟学校和接收分流的学校沟通清楚,不再要求家长出示五证,“我在会上承诺的一定会做到。”% A' w/ M) v0 C0 a
【链接】# s# y; A3 @/ F- V
所谓“五证”是指,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9 l6 v" p) p* o" e ■ 个案
# G4 J# l% O3 B. w 本校拆了 学生挤进分校9 j0 ]; f8 W2 d/ y ~2 ]( e) _- c3 [
因无法办齐“五证”,程兆菊为4个孩子在新希望实验学校位于西三旗附近的分校内报了名。
) ~1 C& ]% H/ c8 y5 Y9 I8 V6 c( ` “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失学吧”,程兆菊说,去新希望分校上学,不但要坐将近一个小时的车,而且开销大幅增加。
, {: g& P3 ~. r- v “每天5元的午餐费,每月70元的交通费,一个孩子每个月就要多花200多元,只好咬牙硬撑了”,她说。, F# K1 d; B3 b8 C% h
记者从新希望学校了解到,该校有本校和分校两个校址,本校已被拆除,有近两百个本校的孩子已经到分校报名,准备9月份开学来这里上课。分校的老师在电话里明确表示,不需要五证,只要每学期交800元学费就行。但据了解,分校也无办学资格。
" O: P5 ?+ f0 D: `4 k9 H3 s; L 昨日,分校门外的胡同停满了面包车,行人只能从车旁蹭过去。学校里有一栋破旧的二层小楼、几间平房和一个散发着异味的厕所。
# W$ }$ m, ]" \# E6 Y$ U/ t, o* K+ D 记者透过开着的窗户看到,教室里课桌椅破旧,墙皮大片的脱落下来。一位自称工作人员的中年女士表示,已经有本校的很多学生过来报名了,被问及新增了这么多学生,这栋二层小楼怎么坐得下时,这位女士说,“9月份我们会启用另一栋教学楼。”通过这位女士的介绍得知,这栋新教学楼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宿舍改造成的。. u. d1 Z! l2 x. c |
打工子弟校变迁20年
) ?2 l* t$ Y& K/ |& |; z- W% k7 w1 a4 r 1992年 北京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但不久夭折。
8 B. e: E2 p6 Y" a ]- {: ] 1993—1996年 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初创时期。刚开始,这些学校里只有几名学生,校舍建在菜地里,教师由一两名在外打工的家长担任。! Z, E3 Q, X2 I }& h
2003年 打工子弟学校创办之初,都是“非法办学”,直到2003年,北京市将第一张打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办学许可证颁给了明圆学校。但直到今天,能够获得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仍只有60余所。' Q! _+ W I" }3 d8 b! I
2001—2003年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市场出现了淘汰、兼并现象。一些小的打工子弟校经不起学费的价格战,被吞并。3 J* P K; j% T& j/ X3 e7 U
2006年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自办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打工子弟学校加以整顿和管理,提出“分流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政策背景下,各地先后开始大规模取缔打工子弟学校。同时,对涉及的学生进行安置。其中,海淀将15000余名学生分流到公立学校读书,朝阳则出台举措要取缔先看能否分流。, w0 _7 B) u+ q2 n9 |3 S1 }7 Q
2011年 海淀、朝阳、大兴24所打工子弟学校面临拆迁。
4 l; N3 a# f" r5 T ■ 特写 来京6年换了3所学校* D( v1 g+ I7 `, P% l( X8 P
他们是一群习惯了迁徙的“小鸟”,离开老家的山路弯弯,走进城市的宽街高楼,随父母从一处城中村,辗转到另一处城中村。, y+ B. d' O6 |0 i, V0 k
小伙伴刚玩熟就散开,老师刚亲近又陌生。
% z" q, N, t; P W" l+ o3 {- b; u 他们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却因为打工子弟学校的不断消逝,背着同一个书包,走进不同的教室。
% _! _ X! W, [* u, U) [* N5 {* H 迁徙求学,路漫漫。3 b O6 U2 z- L6 X' w: C
“彭雪珂”,8岁的河南女孩握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字迹端正清秀。- h& p0 Q% S2 ?& L& q0 Q
10日上午,位于海淀区东升乡的打工子弟学校新希望实验学校因租赁合同到期,被产权单位东升乡科技管理站收回,校舍全部拆除。学校800多名学生失学,彭雪珂是其中的一个。
7 S# y9 E0 S( Q# O# x 五证不齐难入公办校
& h4 Q/ `/ M ~+ m+ n A 昨天,学校被拆成了一片废墟,几名工人正在打磨废砖。
. j0 x$ J; I" d: Q& _, M& W, S “他们又没学上了”,父亲郭华回头望望孩子,叹气说,因为孩子,全家人已经搬了两次家。; l0 I1 h6 q* r5 i1 n5 F9 l
来京6年,郭华夫妇一直以卖水果蔬菜为生。起初,郭华的3个孩子都在新发地附近的南苑小学读书,读了4年多,“学校突然被拆了。”此后,夫妻俩将孩子转学至东升乡附近的育红小学,但在育红小学只学了一年,就因为所租住的房屋拆迁,3个孩子再次转学,来到新希望小学,郭华说,自己也想给孩子找公立学校,但因为办不齐五证,公立学校不接收,只能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但让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次只读了半年。所谓“五证”是指,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 w7 Q9 _! r. d! h “上学,一定要上学”& R+ m+ P8 D! Q" b7 F4 }$ l$ }
“你能帮帮我孩子吗?给他找所学校”,听闻有记者来采访,徐香勤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扯开门帘,“我儿子之前在新希望实验学校读学前班,再开学就该上一年级了”。
2 R6 _+ y" v+ d" o" O% F 她哑着嗓子说,为了能办齐“五证”,自己跑了整整5天,磨破了嘴皮子,饭都没怎么吃过。5 S9 p) M# {; a4 f# W/ D( y
“可还是没办下来”,徐香勤大哭。她在学校附近打散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丈夫靠收废品挣钱,“收入很少,但再苦再累,我们也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1 L8 m/ t+ P8 ~ 为了办到“五证”,这位只认识自己名字的母亲学会了发传真,拿着文件到处找人念给自己听,“我不能让儿子像我一样没文化,上学,一定要上学。”
% b# ~/ }+ P/ s3 X1 m: a8 E 两万费用挡了求学路4 L6 \% V0 ^9 S! i
“其实新希望小学的条件并不好,教室都是彩钢板搭的,操场也很小”,三年级学生小武(化名)的母亲李女士说,一家人从天津来京已经数年,孩子该上小学时,自己也去一些公立小学咨询过,门槛很高,仅赞助费就要交2万元,而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每学期学费800元,加上取暖费、饮水费等,花不了2000元,“我们夫妇每月收入也就3000元左右,只能负担起这样的花费。”
6 V# ?" v; ?- f* t8 j* Z% A 李女士称,孩子进入公立小学前,还须通过考试,小武成绩不好,没学校收。“借读生不仅入学前要考试,上学期间的成绩如果达不到要求,也会被退学”,李女士称,小武的一名同班同学,此前在附近一家公立学校读书,就因3年级的考试不合格被退学。
) c" E/ J: N! L% j7 G, m 多数家长称,送孩子到打工子弟学校其实很无奈,学校里面大多是打工者的孩子,不会受歧视,孩子间相处得也很融洽。原新希望小学语文老师宋先生说,学校除了小学6个年级,还有初中部,“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读完小学后无法升学,所以选择来此。”) w& [0 T. _: P# ]
随着新希望小学的拆除,宋老师和其他20余名老师也全部失业,“新希望在西三旗的分校,能负担10名左右的老师,其他人只好自谋生路了。”* ?9 U' V0 u, O, K1 {8 K1 ~. o1 x
A08-A09版采写/本报记者 石明磊 饶沛 张彰 杜丁
- Z0 Z% T3 F4 Z: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4 S) S: }/ V4 G: U7 \1 S/ I' p" u( F% G R8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