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印
$ g( T9 M. ] g* H9 p3 s& Z: J度应多做一点规划,中国则应少一点。- I# d4 ?: x6 e+ l. z
5 r6 n8 j/ ~5 s5 N亚洲两个新兴巨人都依赖社会主义风格的规划蓝图作为经济增长的组织原则。不过,中国中央集权的成功已经变成了某种发展的桎梏,而同时印度的五年规划大体上仍然体现了其未能取得什么成就。
! B- I/ `0 s, n2 T- V1 p# u' c
( b$ W, f1 U8 |6 M0 D; I" f& l相关报导
# f; A( M p& n p/ L' E中印超美谈何容易$ I2 k# y1 m y C" \
中印人口对比:印度增速远超中国
4 |: q" Q7 b* t- u) n1 C# ~印度人口红利为何不及中国
1 F4 l& o% L1 M! Y9 i# I; h印度: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大国
. p, B' ] i# s% E$ {" i6 Q' I
' J0 f( M* q2 v/ O; f) a1 b1 h% x% y8 D% j! y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接连进行的五年规划中制定的增长和投资目标引导中国内地逐步摆脱了贫困。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五年规划中制定的目标似乎不成问题。例如,十一五期间中国年均11.2%的GDP增速明显高于计划制定的7.5%的目标。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下降了19.1%,离20%的目标差距很小。) t, k" a- @# y$ l
: G" f# ?# A7 w9 \
中国的问题在于,由于没有给予让消费者放心花钱和让私营部门充分发展的空间,以国家为中心的五年规划已经阻碍了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关键目标,而不是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一个关键的衡量指标是投资和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十一五规划期间,投资日益成为拉动GDP增长的关键,而消费的相对重要性却下降了。
* i' X4 D P% O, v J0 f' q* L
/ x0 ], X- B, N5 {, A印度则刚好相反:它的问题不在于国家能够随心所欲行事的成功,而在于未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国家无法实现规划委员会制定的所有目标(从基础设施投资、农业到医疗保健),损害了GOV的公信力,也挫伤了企业和投资者为未来规划的积极性。举个例子:印度中央GOV可能无法实现当前这个五年规划(于2012年3月结束)提出的向基础设施项目投入5,000亿美元的目标。
Q: E* u/ W# p6 W6 t. p# F1 _9 I. V3 u. P' l1 t& H* S
印度的问题在于执行缓慢,这部分是由官僚政治的瓶颈所致。印度中央GOV和各省级GOV之间缺乏协调也拖累了执行的进度。设定新的更高目标不会改变这一现状。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将2012年至2017年的投资目标调高至1万亿美元可能并不会带来投资量的大幅增加。规划委员会的方法文件也承认印度难以实现9%的经济增长目标,但该委员会却令人费解地设定了9%-9.5%的初步目标。在当前五年规划中,该委员会估计经济增长率可能为8.2%,低于9%的目标。
* J4 f5 F/ g# B* ]; R) |4 D* T* j: L; R2 O8 |" v$ B9 O
高通胀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已经令投资者重新评估印度经济的基本面。而在针对高级部长的腐败指控令这些人辞职或被解职之后,GOV中的改革派也遭遇了信任危机。
2 F# B. O& j3 n1 a" ?( t
4 p# w d3 ?8 I1 S9 i0 b如果不扫除影响GOV执行力的障碍,只是简单地推出另一个设定宏伟目标的规划,这种做法很难恢复人们对GOV经济管理能力的信心。, u& c% ^% r( F!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