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Y& A' V) z$ g2 }
1 Z. l7 s) `* r0 @5 ?. [ 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北京、上海、深圳离婚率居前三位”;但随后即有学者指出,这一结论缺乏数据支持,事实上,三个一线城市的离婚数据并非位居“一线”。
( ~6 \% E9 `/ V4 X" d 然而,无论排名如何,谈及“离婚”,人们的切身感受都是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频繁,“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成为网民们抒情的常用句式,“白头到老”也越来越像一种难以企及的美好祝愿。“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发起的挑战,‘新离婚时代’来临。”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说。
1 l0 a9 h8 {6 `7 L" ]$ A( ] 谁在离婚?* L+ |4 {# k4 n8 T e
据民政事业统计数据,全国今年一季度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其中,北京有8044对夫妻登记离婚。面对涨幅快要超过房价的离婚数字,人们不禁会问:究竟谁在离婚呢?5 c0 G/ e& R8 k% _6 T
没有孩子的80后1 o0 M+ y# J4 i. T0 O
“再找也容易”
, l0 X) P! v* f( d 刘建平(上海律师,从事婚姻家庭诉讼已经七年):
) c" Z( ]/ I4 i; _ 我自己经手的案子最近几年确实是“80后”居多,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状况:婚龄一到两年,没有孩子,共同财产也不多;而且他们来咨询的时候,一般都挺坚决。因为我们都会先有一个调解的环节,我个人感觉调解很难奏效。9 @, Z6 U/ \4 C
现在我接触的离婚案子,当事人的年龄越来越小,婚龄也越来越短。来咨询的很多结婚一年都不到,谈恋爱也就是谈了一两年,觉得差不多就结婚了。据他们讲的离婚原因基本都是“合不来”,但我感觉可能他们对结婚之后的现实困难了解得不太充分。
/ C- F9 P1 F% ~% K1 B: F. v3 C 另外一点,现在年轻人看得也比较开,趁年轻、没有孩子,现在分开了,再找也比较容易。. n# a4 X& d. U" M
城市夫妻经济更独立,
9 U# Q0 b. I1 i' _9 b8 |. U 舆论没压力,离婚更容易
3 u8 a! e0 B' |) Z& N 陈剑锋(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泰福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做婚姻家庭诉讼已十年):9 l2 D7 H' m- T2 Q- S2 K
打离婚官司的当事人什么年龄都有,我还做过快七十岁了老两口要离婚的。最近几年,30岁左右的夫妻开始多了,通常结婚四五年,经济上也不相互依赖。很难说有哪一个具体的原因导致他们离婚,我觉得没有孩子可能是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但不是说就因为这个离婚,而是这个问题会导致双方感情出现问题,各种琐事矛盾日积月累,最终导致离婚。
8 S4 |! I/ K W' H2 `: [$ f8 n 另外,还有一些是南北差异导致的性格不合,这可能是北京这种移民城市才有的一个特点。同样的原因,在大城市人们离婚的社会舆论压力也比较小,人们互相之间对私生活的干涉很少,可能你结婚都没什么人知道;但在乡村就不一样了,人们都互相认识,一旦离婚就满城风雨,舆论压力很大。) ?3 z6 w& U- j# H: A, K1 d! j! Q3 u
为什么离婚?
7 r, s' G8 |0 j. h d4 |* K& J “白头到老”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推崇的主流观念,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离婚呢?4 I m! u8 q9 F4 J0 d" `' x
对浪漫憧憬太多7 U% [1 F% v- B1 Y- j; Q
对现实准备不足
5 L, }: P- R. h7 ] 吴菁(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婚姻家庭问题咨询):( \* d5 Q* b6 F0 A% n
来找我做咨询的大部分都是愿意努力维持婚姻关系的,所以我不好说现在夫妻之间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只能说一些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 r* ~3 J+ A7 n
看起来每一对夫妻都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大家对婚姻当中浪漫因素的憧憬太多,而对承担现实责任的准备不足。比如有一对找我咨询的夫妻,结婚刚刚半年。一开始说的时候,两个人都把对方的缺点说的特别“上纲上线”:虚伪啊、自私啊……但实际上就是两个大孩子,谁都不喜欢干家务活儿。这其实是两个人走进婚姻之前并没有做好共同生活的准备。
+ g3 L5 L! h3 r9 O/ _, p) M7 p 从我和同事们接触的案例来看,“出轨”引发的婚姻危机也比较多。一方“出轨”之后,虽然两人决定继续维持婚姻,但是另一方的“心结”很难完全打开,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个阴影时不时地就会出现;而“出轨”的一方因为自己有“前科”,会忍让配偶的一些无理言行,但时间长了也受不了,双方就激发出了新的矛盾,这种情况来咨询的也不少。
5 [6 d* {! N# m 离婚率怎么算?) y4 b0 J+ E: a/ b: L
“离婚率”是一个近年来经常见诸报端的名词,但其数据的大小却常常相去甚远。在采访中,有人甚至将“两对夫妻结婚就有一对夫妻离婚”的描述总结为“离婚率50%”。那么,离婚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8 a# R% v/ C. Z 最不科学的是( h: R% ]6 p! ~! A" _
“特殊离婚率”
: H: E. M2 k7 e/ k 徐安琪(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在她的博客中,详细介绍了离婚率的计算方法):0 M0 l H. E) Q( j1 f5 r+ e
联合国和中国的国家统计通常以“粗离婚率”这个折中的指标来作地区比较。所谓粗离婚率,是某年的离婚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
& z. W1 ?. Q% L0 p( D1 T 最科学的测量指标是“一般离婚率”,也就是某地区每1000对夫妇的年离婚数,也称已婚人口离婚率。以该地区所有的已婚夫妇(或有偶女性)为基数,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该地区某一时期婚姻解体的实际概率。但由于已婚夫妇数或有偶女性数一般只有在人口普查的年份才有,所以,难以作为每年的常规统计指标。4 M6 ?& G# T" N3 ]0 M* [2 ]7 C* A6 y; z
而将“两对夫妻结婚就有一对夫妻离婚”的描述总结为“离婚率50%”的说法,则使用的是“特殊离婚率”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将每年的离婚数除以当年结婚数的百分比。尽管这个数据最易获得且计算方便,但最缺乏科学性。一则大多数离婚者不是当年的结婚者;二则中国的结婚数常受人口政策的变动及人口机械流动的影响,一些地区还受民间风俗如“寡年不婚”等婚育禁忌而上下波动,导致某些年份结婚数出现偏高或偏低的假象,继而使某些年份或地区的离婚率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离散趋势。/ b L, O0 [7 t1 q6 e6 L
主笔:张棻 素描:宋溪
6 m: J {) |3 k.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8 m h4 n9 S, x( q/ H* a
% w) \$ s# `' f1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