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w6 w0 k4 q2 d) K
, v, v# Q/ P5 ?# Z ! p' A& \( [+ P l" | T
《感动生命》剧照' x, t" r: ~. @- G! n+ ?0 X; [6 d: c
% v$ b0 g1 B; H; M《感动生命》剧照- x& O! |; n$ G# R* P4 U. [
新快报记者 吴笑丛
" R# K- c& f# O0 D3 b! k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当年《大腕》里的这段经典独白,让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演员李成儒,但其实在此之前,李成儒就出演过《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我爱我家》、《东边日出西边雨》等剧,在圈里名气甚响。
8 t2 Z4 j# D5 M 非科班出身的李成儒曾经是个成功的商人,1990年,他创建了当时名震京城的“特别特”服装店(首家开架自选的服装店),之后,他与几位好友成立了合资企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期间,他客串出演了《过把瘾》等剧,结果演戏演上了瘾,1997年1月1日递交辞呈,全职杀入演艺圈。$ O$ X: Z: D$ b, n; f; k8 S! I: a
因为是半路出家,李成儒曾被一些圈内人称为“业余个体户”。而近几年,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有出色表现的他,似乎有意用实际行动在证明自己的专业度。日前,在新剧《感动生命》的拍摄现场,李成儒接受新快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更向那些不专业、不敬业,连说台词都要助手在旁边提示的“双双簧”演员开炮:你还要出来骗钱吗?不要再出来装孙子了!* B( @, i& ]7 `8 S* c- Q
澄清“玩把票”:我曾苦练十年功5 Q- U' u9 T6 Z. u3 z
“很多人认为我是业余,其实他们不太了解我。”提及一些人对自己演戏“玩把票”的质疑,李成儒显得很无奈。对于少年时“要想人前显贵,必定背后受罪”的苦学经历,李成儒有问才答,更坦言:“如果不注意,露多大脸还会现多大眼,所以一定要洁身自好,尽量低调。”唯有说到自己的恩师——北京人艺演员董行佶,他才略显激动并感恩道:“我算有幸结识了高人,一生受益匪浅。”
2 o1 S: Q$ P* \8 h, @/ k 新快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您是业余演员?
( }- `9 x9 K8 K$ J0 g 李成儒:很多人认为我是业余个体户,其实他们不太了解我。在旧社会戏班有两种学习京剧的方法,一个是比较大的科班,一个是小作坊似的家庭授业。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世俗的想法,认为只有学院派,他们就不知道还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家学。
/ ?/ g9 e2 ]$ |0 v1 y 新快报:您说的“家学”是指什么?6 _" H% t4 _( r+ j [% n8 M1 b
李成儒:比如说京剧大家李少春,他没有进过戏校、科班,因为他父亲就是著名的京剧大家,只要父亲认为谁的戏唱得好,就会把这人请到家里来教儿子唱。李家有练功房、排练场,李少春在家苦学了十年,所以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定背后受罪,这是一定的。; E9 v7 @+ z3 \1 Z
新快报:您自己从来没有进过科班学习?李成儒: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文艺团体都不录取我。但是我酷爱表演艺术,就拜了北京人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董行佶为师,在家学习了十年。# J# z- m9 q: f( h
新快报:您背后是不是也下了很大功夫?- N1 }- M8 | j, b7 h" l
李成儒:跟老师在家学习的十年间,我同时也在景山的前门和故宫的后门练了十年功。每天早上六点到八点练台词,不管风雨雷电,一日不间断。从十五六岁到二十五六岁这十年,每周五去老师家学习半天。所以,只有十年的苦功,才能成就我在《大腕》中的那段经典台词。3 R p5 W3 b. P9 M$ e, ?) ~' \9 ^& w
新快报:您是怎么与董行佶老师结缘的?
' x: T! Q! r2 Q, X' F- p 李成儒:老师就是喜欢我,几乎当我干儿子对待,不收费的,这是我的造化。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刻苦,也离不开你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是你还要遇到真正高的老师。若能有幸结识,那一生受益匪浅,我就算有幸结识了高人。
( t9 f0 _, k1 g& ~. u1 t: U1 R 新快报:师从名家“家学”,是不是能学得更细更全面?
% ?2 |& t2 t1 i 李成儒:我的老师有个观点,就是你把作品理解深刻了,表演准确了,你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他辅导我读散文、诗歌、古文、小说,一字一句都讲述得非常详细。2 R9 b4 j# Q0 l8 ]
新快报:这与自己的天赋也有很大关系吧?- A" h2 X* Z- D- c
李成儒:做演员这个职业要有天赋、有悟性。你挂上了中戏、北影的牌子,并不意味着你就下过苦功,也不意味着你就是这块料。所以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纯业余,玩把票,他不了解我这一段非常详细的历史。
5 _2 w/ P0 H3 k3 z) X1 O/ Q, b& D 炮轰“双双簧”:影视圈应该打击“假说”
, M0 \0 S: p7 L3 E 脱下《红墙绿瓦》里的清装,换上白大褂,日前,李成儒在新剧《感动生命》中饰演一名医院院长,对其中的医学名词滚瓜烂熟。被问到自己在背台词方面有没有什么“独家秘笈”时,李成儒则简短总结为四个字:“合情合理。”& l, o/ W: q4 ^% l L
而对于如今演员圈存在的演员背不下台词,“各自的助理躲在阴暗处提词”的现象,李成儒相当愤怒,其“炮火”更波及同样对台词功底要求极高的朗诵界和话剧圈:“他们一个比一个拼嗓子!就不能好好说话?”; X7 ?- q: e8 L0 S# Q j
新快报:在《感动生命》的片场,看到您背台词很有效率。1 R0 \6 t4 F- ^- Q( k O" Z7 G
李成儒:这是因为我的老师教导有方。
+ c2 K# |$ D/ o9 @# f 新快报:记台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
0 p2 Z' n( x/ v* n# W4 n 李成儒:就是合情合理。9 P; H( N2 ~% K( A
新快报:这背后是不是要对角色进行很多揣摩?' [& y- C D8 l
李成儒:凭你的经验、阅历、文化程度,看一遍剧本之后了解了整体人物就可以了。如果你在家里把词背得太熟,你到了现场,就只想着说词了。
+ n( K# ]1 t: \1 Y8 b+ u 新快报:这么说台词背得太熟反而不好?
1 n& ~% Y2 A, H2 `' L8 D6 [ 李成儒:人在说话当中,比如现在你采访我,我肯定都是边想边说,我事先不知道。就是这个劲儿和这个分寸,是最准确的。你记的词应该在六成熟,然后你再边想边说,塞上那四成,(拍掌)这就是好演员!杰作!
" g' C6 [) W+ Z 新快报:如何背好台词也是演员需要好好研究的。李成儒:我非常蔑视那些需要别人提醒台词的人,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台词下不来了,绝不再出来混!在我们这个圈,现在很卑鄙、很可恶,有很多演员全剧都要人提词,而且有的时候你会看到“双双簧”。- z8 {5 x: d7 z% j
新快报:“双双簧”是什么情况?: z: d3 ?3 z4 e+ ^8 \7 F
李成儒:就是两个演员对手演戏,各自的助理躲在阴暗处发出提示的声音。这样怎么演戏啊?我也真佩服他们!等他说台词时,远处会传来一个声音,提示他的台词,他说完以后,远处又传来声音,那个演员又说,两个人唱“双双簧”。我觉着,如果我们的舞台上在打击假唱,那么我们的影视圈是不是也应该打击“假说”啊!凡是假说的演员,你还要出来混吗?你还要出来骗钱吗?你就在家看孩子、抱孙子罢了,不要再出来装孙子了!
6 ]: I/ N3 r/ O; b2 E) W7 z3 \ 新快报:您在表演中也十分注重声音力度的把握啊。! ^% K& p& F+ z, z% z+ P
李成儒:我的老师董行佶自称为“哼派”,抨击那些把朗诵断送了的人叫“吼派”。难道你不觉得现在的朗诵在台上都在吼吗?朗诵会上,一个比一个拼嗓子,尤其是抗震救灾晚会,他们在台上那种声嘶力竭……我就想问一下,如果你的家人被埋了七口,你的状态是那样吗?其实,好好说话,就是朗诵。3 Q2 [8 J# H# r' D# {
新快报:那么在您看来朗诵不能靠“吼”?" S3 z2 K5 Z# X+ j
李成儒:现在的朗诵几乎没人看,就是因为“吼派”当道,全在那拼嗓子。由于吼派的猖獗,现在连话剧也搞成了在台上吼了,孰不知现在的科技和音响如此发达,还用你来吼吗?再说如果你空洞地喊,再好的声音也压不住1200人的场。如果你感人,你不用喊,大家都静下来,你多小的声音,哪怕你的一声叹息,观众都会听得真真切切,难道不是吗?
# A& O& g, y5 \2 h5 @5 l 片场花絮
& }# M S: i: U% o* A 戏里戏外大变身
0 C4 h Q3 c: U 1、发型切换一袭鲜艳翠绿花衬衫,头顶一个大光头。李成儒到《感动生命》剧组的第一天,大部分人愣是没把他认出来。第一场戏,李成儒换上白大褂、戴上眼镜、套上假发,变身成了医院院长,与那个理着大光头的他相比,反差特别大。
& @. p$ a) u& i9 x 2、台词神功9 B5 w/ ~8 a% V+ _
李成儒的台词功力自有一套,大篇幅的台词他只用看上几遍便能流畅地拿下。然而他属于“比划念叨”型,时常见他在休息室里左手拿着剧本、右手一边比划,口里还不停吐着台词神形兼备地与空气对戏。等他走出休息室,已是胸有成竹,甚至可以这边还在跟大家讲解历史文玩,那边导演一叫,便马上能进入角色,台词张嘴就来。, B# a0 `' Y* |. w7 [+ e7 x4 h
3、资深戏迷
' X, C0 b E6 m. I" I* L 从小学习戏曲、现在已是资深老戏迷的他最大的爱好是唱京戏,当碰上同为戏迷的张铁林时,两人便玩起“同唱一出戏”或是“猜名”的游戏:两人各唱一段戏曲,互相“竞猜”曲名。4、笑场地雷
. Z Z/ m' O$ k& h# c# n7 i 一本正经演戏的李成儒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神奇的冷幽默力量,无形中越正儿八经却越发搞笑。一句音调“诡异”的台词——“真是奇迹啊”,说了一遍又一遍,主角配角一起笑翻了N次,搞到最后李成儒一念到这句台词,在场所有人都会狂笑,因此被剧组同事戏称为“笑场地雷”。
/ H" I3 D$ d/ ]& t# f 李成儒档案% m+ v- }) k9 Z/ Y& H- V
出生地:北京
) s# r# {/ t5 u* Q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25日
; B) ^3 p+ C2 Y4 X 毕业院校:北京景山学校
) h$ c8 N8 }* K" O* c1 O; E* L 婚姻:已婚(离异)& `3 u! x0 m- E" r% Z& t
儿子:李大海(演员)
1 l9 y* J6 a, O J6 c 代表作品:《过把瘾》、《重案六组》、《大腕》、《你是我的生命》9 m. q+ S" |+ H
座右铭: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尽是义气姬。
% L; ^2 z% w7 L(责编: 琉璃)7 r3 L/ k9 z) g9 [. g& N* V
* l v' c# s1 ? S) F* q#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