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 O" R& f( c4 ~# Y* P
5 d+ x/ x! s- ^6 \* Q0 H+ n! V2 O 新华视点:都市公共安全事故为何一再发生?7 I7 B8 Y4 d& ]4 I# I7 U) A6 M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卢国强、李志勇、李亚红)转瞬之间,一位少年生命戛然而止……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安全事故,还造成了3人重伤、27人轻伤。
# w) m* Z: k% v 就在两周前,两位年轻人在北京暴雨中因井盖脱落被下水道吞噬。“首善之区公共设施都是这样,真是让人无语!”网民aatree说。
- t0 _2 O# Y; r! M! A; v/ g6 T1 k 鉴于北京公共安全事故一再发生,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W# q6 Z1 r; N" `, d; V
“赔偿不能弥补我们的伤痛!”
' e7 ~+ l+ M1 e# G. U 北京市相关部门5日16时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事故已造成一名男孩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已有9名轻伤者出院。3 n* q* V: H* f" D9 d& R
冷冰冰的数字,难掩当事人的心痛。
9 s: @* u+ Z- H4 n) \7 H3 D “很多人倒在电梯下,人压人成了一堆,那个死去的孩子和他的父亲被压在最下面。”一位伤者在北大人民医院对记者回忆:“电梯本来是向上走的,突然间变成向下,手扶皮带也向下走了。”
5 Y' ?" q3 O, _ 这名伤者说,他原计划带孩子到动物园玩耍,在事故中扭伤了脚,擦伤了胳膊,所幸孩子没有大碍。
) n( {9 I9 A& E “这个时间带孩子到这里的,大部分是去动物园玩,估计死去的那个孩子也是。距离动物园的大门只有几百米了……”说到这里,他难过地低下了头。
$ J- f6 U" g0 [& _6 d 记者从北大人民医院了解到,死去的孩子来自安徽,同行的还有父亲和姐姐。而现在,男孩的父亲脊椎受伤,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急救;姐姐因为头部受伤,已经被转送到北京儿童医院救治。一家人从此天人永隔。
9 q# g$ ^9 K& u+ l3 Q9 ~8 S 记者在医院看到,公安部门已经将伤者和家属隔离在观察室内,一些伤势较轻的伤者自行检查、治疗,大多数伤者表情平静而略显木然。一名50多岁的女子独自躺在观察室的创伤,口鼻都是凝结的血液,已经说不出话来,只用眼神追随者来往者的身影。
# Z! w# Y" r7 P' U& @. I5 E' G 北京京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京港地铁公司将尽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负责伤者检查、救治、治疗等相关费用,待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再对赔偿等问题进行处理。# w6 r. d2 K! z% a! t+ i
“赔偿不能弥补我们的伤痛!”一位伤者家属对记者说。
/ @5 Z) }( J; W 首都地铁:连续出现安全故障
6 s+ L1 T2 h8 O! n: g 虽然京港地铁公司解释称,发生事故的电梯仍在质保期内,并在6月22日刚刚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保养,但这并不足以平复公众的愤怒。0 f2 O0 k. a$ ?
就在事发前一天,北京地铁四号线安河桥北站至北宫门站隧道一侧的电缆突然脱落,造成区间轨道停电,该路段无法正常通行,百余名乘客在中关村站被统一要求下车。
- t2 W# P, B9 S( b' V 在对公众的解释中,京港地铁公司称事发路段“出现电路故障”,导致“列车通过能力降低,间隔加大”。
( c3 T7 r! ~' B; q- C3 J/ @ 被指“轻描淡写”“过于专业”的解释,以及短时间连续发生突发事件,让公众对地铁公共安全表示质疑。+ G$ q9 [- n6 C
事实上,类似5日发生的电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电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2 |, d/ {' @( I, v, D
5日12时,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动物园站A出口和D出口依然处于封闭状态,很多乘客由于不了解情况,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依然走向这两个出口,发现封闭后才折返向C出口,导致C出口人员集中。
! x8 {1 o0 ?; @) s! E 站厅内的自动售票机前排满了购票的乘客,由于自动售票机只接受5元、10元的纸币和1元的硬币,很多乘客没有合适的零钱,也没有找到换零钱地方,同时也没有人工售票点,自动售票机前比较拥挤。
' O) e/ o9 T- ^" m. N# i3 @ 每次发生突发事件,有关方面总表示“已经启动应急预案”,但“预案预在哪里”?
& O9 ~. W: n% ]9 r$ l$ w 都市公共安全如何以人为本?* D$ \2 Y1 [9 d
北京地铁可谓是全国最繁忙的地铁之一,连续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 U7 I- c5 y; d$ u( u- Z0 R
有分析认为,随着北京城市人口密度的飞速增长,市民对公共出行工具的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与运力和运量的不足形成了鲜明的矛盾,也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4 e+ E/ V! f N, b! X* y9 N “车站、列车、轨道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条运营线路瘫痪,甚至造成公众心理恐慌,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总队长孙伟年说。1 w: Y5 m" u. Q! T. Y1 R& X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坦诚,北京地铁运营情况表明,地铁在规划和设计上滞后于城市及人口的飞速发展。事故背后反映的是地铁交通人流过大,系统不堪重负;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减少地铁的人流量。* e: O: a# A( U: _
“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惨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首先要拷问公共设施建设的质量问题。“在公共场所的建设中,为了利润,商家会不会花高价买质量最好的设备?往往商家认为,发生事故是小概率事件。”8 w, Z( }' f8 F% B
竹立家指出,目前我国地铁、铁路等公共设施工程大量上马,对公共设施质量的放松,将会造成严重的隐患。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类似事故的频发。
2 h: Q& l8 j5 Y" P6 E, C* U( T 北京地铁扶梯事件发生后,各方表态并未涉及责任追究问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过去的北京暴雨。在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24岁的满洪浩和19岁的杨铁贞因为井盖脱落被卷入下水道,不幸遇难。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称,事故并非人为导致,而是因为天气缘故,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0 c2 e6 v {' D( l# I E; n$ F; o 专家指出,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紧弥补监管漏洞,防范更多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回应公众的质疑。! { L! }/ o+ O3 @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Y! }6 y6 y) I" O- r5 F
' O* k9 z, c* ^0 r: w( T+ v&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