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7 x- ~0 { ]8 E& o& n" P* F
" n$ `5 k% t) L8 i
% d) Q+ n# l1 ^, T9 G* U, O- n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4 T8 ?6 @! u/ o1 p. O
7 h9 ?% n6 n0 i2 D这是西气东输管道走向图。新华社记者 周强 摄( ?7 a0 j5 y$ F
1 i3 t. z+ W9 C8 \/ h4 D$ t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启阀门,点燃火炬。新华社记者 周强 摄
0 M1 d/ Y. J! P, h* W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王宇、胡俊超、詹婷婷)一直使用液化气的广州市天河区小学老师郭晓芳盼望着天然气管道通到自家的那一天。“天然气既清洁又安全,比液化气方便多了。”她充满期待地说。+ m* Q: H6 F6 ]& ^
郭晓芳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备受海外关注的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全线于30日正式贯通送气。这一天,来自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的天然气,在横穿中国15个省份后,将直达珠三角。
8 g C/ c4 R- h. p/ G# k 作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国家级重点工程,“西二线”总投资约1422亿元人民币,管线全长87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 r4 }9 G3 V7 D( ?. M3 i
由一条干线和八条支干线组成的“西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
( a% v( Q# c4 ?6 b, }# v 有关专家指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的建成投产,为中国能源版图又增添了一条重要动脉,将有利于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营水平,并进一步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P* s& F, ?; V
中石油副总经理廖永远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f) ~, a& h4 y
“截至今年5月28日,‘西二线’已累计接输中亚天然气超过100亿立方米,与国内其他天然气管道相连的投产段已惠及我国18个省区市,约1亿人受益。而随着明年其他几条支干线的贯通,届时我国将有5亿人受益。”廖永远说。$ u6 i! R. ~; {- V6 R: G7 m
记者了解到,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的建成投产,不仅可有效缓解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而且还实现了与西气东输一线、涩宁兰线等多条已建管道的联网,进而形成我国主干天然气干线管道网络,构成了近4万公里的“气化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8 F B+ {+ C7 U% @- D) q& p “‘西二线’还连接着塔里木气田、准噶尔气田、吐哈气田、长庆气田,它们随时向西气东输二线提供约150亿立方米的应急保安气源,又与先前建成的西气东输管道、陕京管道等连成一张‘气网’,随时可以调剂气源。”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许永发指出。4 {7 o& ^( q. S% B- H* k( g( i
许永发表示,“多管齐下”的多元化联保方式,可以确保西气东输二线的资源无忧、供应无碍。, ?; y8 g6 H3 s! F
专家预计,随着天然气管网的全面铺就,2011年我国通天然气的城市将增至270个左右。21世纪中期,全国将形成一张覆盖31个省份的天然气管道大网,95%以上的地级市均可用上天然气,能源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F: `2 x, B( f& e, _( H
“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量尚不及亚洲的平均水平。目前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又很快,中亚——西气东输二线的建成,对于完善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对记者表示。
7 G! Q; w. J A5 A- n2 G3 \; |9 x 据介绍,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天然气消费占比仅为4%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十二分之一。此外,目前世界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为508立方米/年,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八倍多。
1 G9 V! f+ [; X, k" L# G s% a 此外,西气东输二线的贯通,将推动沿线城市用清洁燃料代替部分电厂、窑炉、化工企业和居民生活使用的煤气和煤炭,在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将有效改善中国大气环境。4 i5 K! n9 v9 j+ k7 [
据专家测算,从中亚引进的天然气每年可替代768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46万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 c; _" y" J9 P0 F2 v7 q#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y; }6 ^$ j1 C# c) _" d
% I' Z4 @1 @2 u8 B6 S$ j* z: p/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