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F6 d) G& C8 _4 U; t6 A
" s) A: `- y' ~8 L/ P) W3 \* x% G
\/ `# n: M% l
袁国勇(左)表示,猩红热致病的甲类链球菌,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比率由过去的1至3成急增至6成。1 t% J- N1 A: x3 A7 H6 \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猩红热肆虐香港,今年至今已累积564宗个案,5间学校爆发疫情,夺去两名幼童的性命。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日前指出,港大解构引致猩红热的甲类链球菌后发现,病菌的抗药性比率上升1倍达60%,令抗生素失药效,而且变种“恶菌”更容易繁殖和传播。他呼吁病人及医生切勿滥用抗生素,以免细菌抗药性进一步恶化。 l6 O# p+ Q$ t. q3 Q1 Z7 ~
猩红热抗药性急增1 A0 y) d1 o9 X2 R, A
袁国勇昨日表示,今年是香港猩红热4年一次的高发期,但疫情十分不寻常。引致猩红热的甲类链球菌,呈抗药性的比率由过往10%至30%,急增至60%,即60%甲类链球菌对抗生素失效,变得更难医治。
x) O9 w* b) _3 l* g 他又表示,香港以往的猩红热个案以M1型及M12型占20%至30%,今年M12型却占一半。早前病逝的两名幼童也分别患M1型及M12型病菌。
0 P: Z4 T3 [1 ^+ [; l 袁国勇指出,港大解构细菌的基因图谱后,发现出现基因“洗牌”,M12型甲类链球菌有3%基因排序已经改变,导致细菌更易传播。他表示,在1900万个基因组别中,有64万个已经改变,是导致抗药性的主因,另外表面细菌抗原改变,亦令细菌更易在人类皮肤表层或喉咙繁殖,而且更易黏附器官,传播得更快,加重今年疫情。% f+ C1 Q) y+ t9 v: i/ E
疲倦发烧征 状类似流感
; [1 a1 g6 x6 a4 g4 d& I; e) s 细菌变种与滥用抗生素有莫大关系,袁国勇呼吁医生及市民不要滥用抗生素,由于猩红热和流感的征状非常相似,例如发烧、疲倦征状,都是流感与猩红热的共同征状,但如果发烧加上出疹,就有可能是猩红热。
* v3 P: t# B2 e0 b ?$ Y 袁国勇还建议医生先观察病人是否持续高烧、喉咙是否发红,倘没有有关病征便不应处方抗生素,“若病人求诊时已发高烧,可以做测试,检查喉咙有没有甲类链球菌抗原,有的话才处方抗生素”。! M( Q& {7 ]$ P! I
针对猩红热疫情,香港医管局已由前日起,对出现皮肤及喉咙感染等征状的病人抽取样本化验,加强监控病菌散布和变种情况。(陈宝瑶)9 \) \) [8 |) u: ^" A: J2 U7 v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9 C, t7 d+ |/ R3 ^6 j" f# L
1 j7 I: V$ q. ~- e5 E3 W/ Y+ Q(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