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
* B5 |4 H* i5 U; z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10多年时间里,随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低薪工人融入全球经济、生产出大量廉价产品输往美国,美国通胀率下降了。: @& F8 Q: X1 W+ p* v
~3 _7 I0 k8 w这个趋势让美国消费者产生富足的感觉,并通过抑制消费价格的上涨,帮助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得以用低利率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n! v3 V& q6 a0 @+ ], V
5 \ K- j0 M* q9 S' I
: \& g, c* j2 k' E X* N: t视频: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影响力0 u; T7 t1 n3 j$ ?0 O
数以百万的中国年轻消费者正在推升中国的服装销售,去年中国的服装销售总额达到约2205亿美元。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推高中国和世界各地价格及生产成本的一个因素。《华尔街日报》的Angela Yeoh发自北京的报导。
, D# q7 T! T( Q$ g
$ ?* V9 t+ e* D这样一个时代似乎已经结束。在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正在攀升,成为通胀压力的一个来源。从鞋子到汽车零部件再到饰品,国外制造的很多日常用品在抵靠美国码头时都标上了更高的价格。
- E) x p! b. P0 d/ z- {/ o$ b9 {# r. g1 r$ v' w0 I1 C8 ^" [
美国刨除石油的进口商品价格在过去两年上涨了8%,相比延续20年的降价趋势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如果把因为全球需求和中东动荡局势而出现价格上涨的石油包括在内,这个涨幅还要更高。9 \8 \" k. F' U( Y2 J
; p6 ]9 N! o% h9 W
近几周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这种压力有所减轻,但有迹象表明,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劳动者争取到更高工资、并成为急于花钱的国内消费者,美国进口商品的涨价压力将长期存在,难以摆脱。2 u: f" _; d3 f# `* S& b+ w
( F: t# n6 W& T5 i3 J8 C- p包括这种变化在内,一种更大的改变正在重塑美国经济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并带来相应的苦痛和利益。多年来,美国消费者尽享廉价进口商品之利──廉价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汇率保持低估。这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4 ]% w/ S D4 I+ E- [1 Y% m
/ C' C- o) ?0 ~; p/ T- w
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需要减少对进口商品的消费,把更多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到国外。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为实现这一转变创造了条件。
, [; y# y0 x: V( H/ M D/ z4 s3 R% t$ g0 v9 C3 ?" n# J
汇率在其中扮演着一个角色。华盛顿一直敦促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并鼓励国内消费,而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作为。人民币六年来兑美元上涨28%。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出口企业,但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国内因内需造成的物价上涨,给美国的消费品价格带来了上涨压力。0 B/ d$ R, l% n
7 P% K! B* x$ }/ b( ]7 m' P
Bloomberg News
- @& Z% S! Y9 l5 J棉花价格上涨等因素抬高了美国进口服装的价格,而中国消费者自己的购买量也已经增加。图为中国陕西省一家纺织厂。6 W; O# r( N3 M# ^, X$ s% i
, I4 h) X! Q: d& V5 F) {# K8 X
这些变化尤其明显地体现于衣服和鞋子。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的数据显示,过去17年里,美国服装消费价格有13年呈现下降。而现在,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都发出了在适当时机涨价的预警,涉及产品包括耐克(Nike)运动鞋、恒适(Hanes)内衣、Abercrombie & Fitch和Polo牌服装以及Ugg牌鞋子等。3 c% ^5 ] \5 {, Y5 X
+ s7 { m+ c! m$ a) [5 ?; h
关键因素在于,一定程度上受发展中经济体国内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棉花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中国劳动力成本、交通运输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也在促使生产商和零售商上调价格。 R9 _1 I* e {' ^6 ] R3 C
- `" j5 J. }# V& l5 X6 K) U截至今年5月底的12个月里,美国服装价格上涨了1%。美国衣履协会(American Apparel and Footwear Association)估计,今年秋季其成员企业的产品价格将同比上涨4%到6%。
6 e, j9 h" _& S: f7 ^6 j7 q2 e5 W( Z: N$ F6 I0 A8 A( P# p# \( q
该协会会长伯克(Kevin Burke)说,我们的产品相对于其他零售产品降价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 ~' }8 |0 S) ^0 e' N# M p) V$ d+ M: {0 M. h% W
因此,服装价格和其他进口产品价格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帮助美联储控制通胀,反而有可能在美联储想方设法提振泡沫破灭后举步维艰的美国经济之时,不时束缚它的手脚。0 h } f% f6 o x* ^, d9 s" A
/ k& N3 U# F* @$ r* s0 X由于经济仍然疲弱,整体通货膨胀率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飙升的可能性不大。美国不高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使美联储官员得以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但他们对采取新的放松货币举措犹豫不决,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通胀率已经开始小幅上升。) r E- Q. t- _- k {6 _. C- T& [
' M+ e( y8 w; H( I/ e+ V0 G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费舍尔(Richard Fisher)本月接受采访时说,来自国外的“通胀冲击”使得美联储必须“小心行事”。/ h0 e# a. |6 u+ `" f$ s
8 h% x- s( Q h0 @, p% X- M在截至今年5月底的一年内,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了3.6%,高于2%这一美联储非正式的物价上涨目标。这主要是汽油价格上涨引起的,但其它门类商品价格的上涨压力也在加大。排除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汽油之后,5月CPI同比依旧上升1.5%,去年同期这一增幅不到1%。
' M8 R1 [$ x& T# V5 o$ Y |- w. x9 x4 O% D9 B; ` P7 o" r$ ^* ]
Laurie Burkitt/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m3 \5 ~4 u' A p北京29岁的电信经理施雨涵(音)说她经常逛街。她说,现在这些精品我都买得起了。6 Q$ u; \+ @! |7 I
& m" ?% L, y) `6 `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说,中国制止通货膨胀的力量开始减弱,通胀压力开始加大。格林斯潘曾在2007年出版的自传中预测到了这种转变。他说其继任者贝南克(Ben Bernanke)所面临的环境比他在执掌美联储的19年中所遭遇的更具挑战性。
! K* {0 t- x; {0 ?+ x. P6 o# N
! E7 u: `9 r. N9 l6 ?0 Y9 S! e* z& o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进口的以下几类商品中,中国产品所占比例分别为:鞋类,78%;领带,71%;手套,55%;成人服装和婴儿服装,约50%;家居拖鞋,90%。
1 \3 c5 I( r2 w" w! T
/ C) X& ]% Q5 D. g* {和几十年来大批来自农村的中国工人压低了工厂的劳动力成本这一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中国工人要求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1 F; z8 F3 h8 M% K0 n" I- }3 }7 m* e! H4 U1 z
中国工人也逐渐成为一支消费大军,其购物行为增加了全球物价的上涨压力。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北京办事处29岁的电信经理施雨涵(音)说,现在我甚至能买得起那些精品了。施雨涵的月收入超过4,600美元。5 O, o- C1 S2 E9 y4 m( r
7 R2 n8 [% B2 V: S她几乎每周都会逛一逛价格不菲的店铺,每次消费在150美元或以上。施雨涵新近采购的衣服包括西班牙零售商Zara推出的一款吊带裙,一件Burberry风衣以及一双绣有她英文名Rebecca的阿迪达斯运动鞋。施雨涵说,最近一家竞争对手公司试图挖走她,她借机和老板谈判,涨薪30%。现在她的收入是四年前的两倍。8 }% g# s1 ? e$ b
! D4 h6 u. u' @& _" O# N
) H+ D& t" r9 }! m, i
* f# o3 H2 d: `% t. \8 f
- O8 Z' M: S: R" g- ]0 `美国人麦格拉思(Peter McGrath)是一名服务于大企业的采购顾问,他说中国需求正在极大地影响全球价格走势。, I4 d8 \) I9 ]3 C" t" A; j
* l1 Z Y1 P3 \% q麦格拉思是拥有1,400家店面的中国男士服装零售商希尼亚(Xiniya Fashions)的董事。他说中国消费者最多会花25美元在希尼亚购买马球衫,而同样的衣服在美国只卖15美元。
q( F( ]" P& f" W! q7 ^4 J# Z5 C8 g$ U9 V( v
即便中国制衣企业能够享受出口退税,但马球衫在国内能卖到25美元一件高价的现状,还是使得中国生产商不再那么愿意接受以低价出口产品,虽然这在过去曾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麦格拉思说,把衣服卖给中国市场能赚更多的钱。
% i) j! x1 b( P- F, b+ D1 Z' Z" u1 S, a& [
当然中国的需求也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去年中国消费了全球40%的棉花,十年前这一比例只有25%,巨大的消费量推动棉花价格自去年8月以来翻了不止一番。大部分棉花被制成衣物出口,所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了产成品价格的上升。
4 Q, F4 v- b" M/ Z0 c/ [6 l
7 p4 |: J/ r! P1 m! r江西克莱特实业有限公司(Jiangxi Creator Knitwear Garments Co.)有150名员工,每班工人的工作时间为10小时。该公司为Fruit of the Loom等品牌生产内衣和衬衫。公司经理李经建(音)介绍说,工厂工人的月薪约为309美元,是四年前的两倍,公司试图把增加的成本转嫁一半给国外买家。- B' \' |5 k; [6 {. j) ^$ C# u
+ y' }+ M) V& p o8 @
李经建说,我们已经给工人提供免费食宿,过生日时还送蛋糕,但工人的要求更高。为了留住工人,他不得不涨薪。中国的很多工厂都出现了“用工荒”问题。
& R: N s& Q! D! }# {( G
+ }6 o& H5 c% ?" r- e很多中国年青人回避工厂工作,他们希望从事体力劳动较少的办公室工作,或进入电子等收入较高的行业。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说,去年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上升至约5,500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13%,比五年前提高了77%。( ~, e- K& A: W# I
) b- c7 |) c& y8 K2 T
, G' X2 H7 ?* s7 L- D1 W4 G" q* }2 R/ n1 x/ N N7 B4 e
1 `2 ~! Z3 Y' ^* p% t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李经建说,没有人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在工厂打工。
8 H$ D* ~7 m; M d, U; O
3 s3 m' K+ H" k& u# ]由于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紧张。10年前,中国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3%,如今这个比例只有16.6%,意味着今后进入就业大军的人口比例在减小。
8 Z- z* n9 M3 D+ v7 t, Y" E
+ [2 A! b( g; u推高工资的还有其他因素,包括中国过热的经济(事实可能证明,经济过热可能是暂时的。)
- s! x; `6 C5 \" W0 i y/ S5 X# e W; B. {0 j L% i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1990年至2005年,全球劳动人口(仅计算从事出口导向型行业的人口)增加了5.32亿。IMF预测,未来40年将继续增加,不过增速会有所放缓,15年中约增加4.50亿。' S0 H; P' p: V9 A
6 O7 t$ ~7 n7 X! v5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经济学家拉迪(Nicholas Lardy)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望帮助抵消全球劳动力人口增速的放缓。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单位工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IMF估计,2000年至2008年,中国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每年9.3%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中国贸易伙伴2.3%的增速。# v+ p- [0 @1 k3 X7 Z$ ^ A
1 `) q/ n( H$ }/ E8 q( Q
此外,美国品牌开始找到适应不断变化的成本格局的方法。多年来,服装生产商一直在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对一些公司来说,最近这个过程有所增强。$ U' \) O0 ]2 S$ w% v
, D: W0 X2 a* ?+ |' Q7 m制鞋公司Steve Madden Ltd.开始考虑将生产从中国南部的大型鞋类生产地区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北部地区,此外还有墨西哥。该公司的成本每年上升5%至8%。该公司已经提高了价格,并暗示可能会进一步涨价。; L1 z2 U. k/ L$ D( c7 x4 t
- B3 A+ n0 ?; G3 O9 A. p# {奢侈皮制品生产商Coach Inc.正处于在中国之外实现产地多元化的四年计划的第一年。该公司首席财务长迪瓦恩(Michael Devine)最近在大会上说,通货膨胀压力是切实的,并且说该公司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工资,因为工资没有降低,而是一直在上升。海外的价格上涨决不会全部转嫁到美国消费价格中。零售商不愿测试手头紧张的美国消费者接受更高价格的意愿。( k, D1 r. Q/ ?% L" U
1 k- {( f' F- i1 p2 F7 v4 r1 L
零售商有时可以挤压其他领域的资金,比如营销、运输和国内工资,以避免不得不将海外成本的上升全部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头上。不过,在很多领域的成本压力都在不断积聚之际,这样做难度变大。* M, }5 O( }& d+ E
: x5 t# j( k* u0 g% t3 D9 Z4 m: R新泽西州鞋类进口商SG Footwear首席执行长雷弗(Bernard Leifer)说,在华的60家供应商有很多都抱怨劳动力短缺。该公司每年向美国零售商出售2,000万至3,000万双拖鞋、凉鞋、运动鞋和其他类鞋。皮革、塑料和运输价格上升,加上人民币的升值,这些因素都造成生产和向美国运输的成本升高。
: p7 M) h0 K$ M2 N' O% H" t8 J+ i% S: i5 W( T
雷弗说,如今,一个40英尺的鞋类集装箱运到西海岸需要支付约2,100美元,三年前为1,000美元。这样,他销售的售价3美元的拖鞋每双成本上升约0.25美元。: O- q" s9 w' n# d7 H
- |& @, G8 T9 J' h0 n) l5 j
他说,自1988年他在香港开展业务以来,鞋子价格一直在暴跌,不过现在形势变了。他估计,今年秋季美国拖鞋零售价格将较去年同期上涨10%至15%。
( ^- R7 ~! z' \2 F( g1 r- L; J1 Y! r/ ]) d
雷弗说,优势方一直在发生变化。过去是零售商要求更低价格。像我们这样的批发商向工厂要求更低价格。工厂通常会勉强同意。如今一切都反过来了。最终美国消费者将付更高的价格。
" ?3 e5 V0 l4 g+ d) C*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