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13|回复: 0

双鱼女李娜:除了老公,她从不与人谈心(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16 日 17: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e" V+ b0 |5 B

9 B3 I: j& c) Q! B

# |& j0 c3 `+ A: H2 b  O2 r) `*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v$ L- C  T& V- R/ ~
双鱼女李娜- o8 V3 b- a3 T, n+ a" J% t& u
/ h3 q4 G8 d3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3 D* Y0 y0 t! `( R/ d李娜和老公姜山
. s, J; J1 I9 H9 H: C/ H

  c, y% j) @, M. n. M* C8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E2 d9 o* t( o$ M李娜喜悦捧杯
8 E# F) P/ M* }/ \& f' f

% H6 b) E# a, x1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 J5 S3 C) z$ q李娜也有淑女一面
' h0 U. H4 n+ S5 _1 [  2009年是李娜单飞后的第一年。法网1/8决赛前,李娜和老公姜山早上8点多就跑到中央球场之一的苏珊·朗格伦球场练球,大牌球星们9点就要来了,他们得离开。第二天,她被莎拉波娃淘汰。
% q3 F0 b3 h$ K( h1 `  两年后,在距离苏珊·朗格伦球场200米之外的菲利普?夏蒂埃中央球场,李娜一路杀进决赛,成为第一个捧起大满贯冠军奖杯的亚洲人,一夜红遍全球。这一切好像来得太快了点。( D& J  h) g7 p( _1 ?. a
  香榭丽舍大街的运动品商店挂起了李娜的大幅海报,中国人的面孔从未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这条世界最著名的大街上,这引得路人纷纷与海报合影。
2 f$ f* H. Q, h' o4 b. n1 O  6月5日早晨,李娜在酒店醒来,看着苏珊·朗格伦杯的银光,她才意识到昨天发生的一切不是梦。而与这一情景相似的梦她已经做了很多年。) p1 h9 B# }. ]& E
  严父托孤% B2 j& S- D4 B: v! ^
  法网女单决赛,两个人加起来的年龄有60岁79天,这是13年前诺沃特娜和陶兹亚特的温网决赛之后,“第二老”的大满贯决赛。2 o1 d  q; B" t. p: e
  李娜和她的对手斯齐亚沃尼多少有那么点惺惺相惜,两个人都以“高龄”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在率先杀入决赛后,李娜跳过等待上场的巴托丽,跟斯齐亚沃尼说:“我们决赛见。”当时斯齐亚沃尼的半决赛还没开打。
8 C1 h! B4 m; b: J+ a! I  李娜和斯齐亚沃尼决赛更像是一篇励志故事,梦想无关乎年龄、起点、财富,只看你是否能够一路坚持。
! T$ W/ R! N5 ?  1988年,在一家国营工厂做销售的李盛鹏不打羽毛球很多年了,要不是“文革”,已经打进省队的他或许会走得更远。他的妻子李艳萍是长江航运站的普通职工,两个人工资加起来100元多点。
5 k) C, r2 u. f  李盛鹏有点执拗地送6岁的独女李娜去新华路业余体校学羽毛球,李娜的爷爷——宝善街小学的体育老师,当年也是这样把儿子领进门的。李艳萍拗不过,随他去吧,能强身健体也好。2 |' U- j' p1 g
  两年后,没想到教练说:“这孩子手腕太硬了,她不晓得用手腕发力,总是用个膀子死打,干脆练网球算了!”  J" \% f  Q* G/ _( Y1 C2 C
  恰巧湖北省武汉市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夏溪瑶相中了李娜,“我们当时重点班就4个名额,我就让李娜和其他几个大孩子赛跑,跑赢了才能进队,没想到她还真赢了,这孩子真是好胜!”5 J% _5 E( K+ f9 \. K# A0 z% Q; R
  女儿的未来是李盛鹏全部的希望。平日,早晚骑车接送她上学和训练;周末,一家三口到汉口青少年宫接着练球,租场地的价格是一小时5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父亲只为了让她与一些十八九岁的球员多打打。0 _2 o! |$ c! r  y
  李娜却是第一个想放弃的人。小学毕业,面临读书还是打球的选择。“不打了,整天不是上学就是打球,没时间玩了。”李盛鹏好不容易才把她劝回来。
1 \  y- V6 M1 Y9 Q0 N0 X$ m  业余体校念到后来需要住校,“李娜从小没跟我们分开过,那会刚住校时特别想家,我每天就陪着她、等她睡熟了才走。有一次我以为她睡着了,轻手轻脚走到门口时,忽然听到她躲在被子里哭,心里那个难过??”李艳萍说。8 B3 d* V; a7 t" `7 U! Z
  看着李娜照自己设计的路一直走着,李盛鹏却开始心生忧虑。1992年,李盛鹏被查出先天性血管狭窄,不得不长期住院。他担心自己没法照顾10岁的女儿,便在医院写了封信将李娜托付给夏溪瑶:“夏指导,由于自己身体不好,已住院2个月了。李娜只当是您的大姑娘一样,不对的地方狠狠地打。您对她的严,是‘严师出高徒’。我只希望在她的身上实现我没有实现的愿望。孩子就拜托您了!”+ n! z# d2 d9 r* M
  1996年,李盛鹏病逝。李娜当时正在广州打比赛,母亲瞒着她,让她安心打。从武汉站下了火车,来接站的是小叔。吃早餐时小叔支支吾吾,李娜就觉得不对,“回家看到花圈,我整个人都不行了。”父亲不但是家中的支柱,还是自己心中运动殿堂的神,突如其来的离去让李娜感觉到崩溃。, T- r( w- a* W& J9 ]& V2 ^
  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李娜用全国网球总决赛的冠军祭奠父亲。全国冠军是李盛鹏对女儿最大的期望。
, h* U$ C5 M. I+ N5 y% L# i1 o7 Y  夏溪瑶将李盛鹏的这封信保留了近10年,2001年,李娜拿下全运会两枚金牌回到武汉看望她时,她才将这封信拿给李娜看,李娜泪如雨下。
9 o. e5 [/ k; \0 j6 e' ^9 |  “除了老公,她从不与人谈心”
7 n6 R0 M) h2 ^  法网夺冠后,李娜公开赞扬新教练对自己的帮助,“他总是对我说‘你是最好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在年初夺得澳网亚军后,李娜遭遇了数个“首轮游”,她及时聘请了迈克尔?莫腾森取代老公姜山做她的新教练,仅仅几周,立竿见影,她认为自己夺冠最大的障碍就是心理问题,“我的中国教练从没有表扬过我。”
" Y! U/ S  w% |) @5 O  2010年美网结束,李娜就曾公开表示,教练余丽桥在带她近十年时间里没有表扬过自己一句,让她很压抑。
% K6 n7 l( \+ R2 _  而师徒俩的矛盾在李娜的同门师姐、奥运双打冠军李婷看来纯属误会。2 C! \" ]5 \2 N2 {2 X+ }
  “余教练严,但是不严李娜和我也出不来,中国的体制就是这样,中国的运动员有惰性,练到一个月的时候可能会有疲劳,就会有点偷懒退缩,没有教练管着你,再自觉也会有惰性。”李婷对《外滩画报》说,“她们的问题是很少沟通。”
& {# }+ H+ `$ i, E  1994年,李娜如父亲所愿,进入省队,师从著名教练余丽桥。余教练很严,每次只带4个学生。学生们不停地来了又走,能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j5 ]3 e. ~( n0 a
  在比李娜大两岁的师姐李婷看来,这位新生有点“木讷、不爱说话”。对余教练和她,李娜都有点怕,“她恨死我了,打得累死了,我还要说宁可出界也不要下网。”作为队长,李婷也要监督小队员练球,“有时候放假休息三天,余教练也安排练球。”0 m) Q+ l  e2 b
  余丽桥的丈夫在孩子2岁时去世了,她把孩子丢到了亲戚家,一心在球队上,“她要是选择了那边,就不会有我和李娜的今天。”早年丧夫,让她性格特别强硬。
) K' _: I; s; G( M' ~; l  而李娜本身性格就很倔强,加上家庭的变故,让她看起来有点“独”、“很孤僻”。“李娜很能扛,父亲去世,她只是情绪有些低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她不是那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就算有什么也是闷在心里。”李婷说。与教练“硬碰硬”让误会越来越深。
, ?4 H! ]* h: U% v0 S9 Y  在队里,李娜从不参与球员们的卧谈八卦,从来都是听众。“她特别需要家的温暖,要不然她也不会这么早谈朋友,可能是有一种托付感,有依赖,感觉有个肩膀可以靠。因为她爸去得早,在队里又缺少家的关怀,这可能是她在队里第一个找男朋友的原因之一吧。”  p! [2 k' A( B$ I" _
  18岁那年,李娜与湖北男队的师兄姜山配对混双,产生了懵懂的好感。“我对他们的感觉是‘烦’。白天男女队分开训练见不到,他们就晚上打电话,专挑10点钟别人睡觉时打。”第二天李娜还特别精神。余丽桥也不过问,“管也管不了”,只要不耽误训练就随便。“除了她老公,她从不与人谈心。有什么事我们也不问她,问了也不会说。”3 h. L2 y0 {- s9 }/ C
  李娜虽然比李婷小两岁,却比师姐更加心思缜密,看着也更成熟。曾有出租车司机把李娜误认成是李婷的姐姐。
" z8 _$ R4 D) [$ ^  1995年,李婷与队友和教练一行10人去美国著名的尼克网球学校参加为期半年的训练营,教练把饮食起居照顾得很好,“除了观摩学习,英语和生存能力都没什么提高。”1 G; m- J6 g+ f( u8 D* z; E& U
  两年后,李娜和另一名天才少年也被选送到这个训练营。没有教练,跟外国球员一样自己照顾自己。在给母亲的信中她写道:“很多外国选手不珍惜机会,什么都不会,就会接吻。到美国来就是躲避父母的监视。”
& e8 y) \3 f6 l. q) _% E& E  李娜回国后,李婷觉得她变化很大,英语提高了不少,对国外职业网球的运作也有了一定了解。0 v  F# l! r2 I0 v$ e
  1997年全运会,新崛起的湖北女队得了团体第四。李娜入选国家队,作为悉尼奥运会的新秀培养。当时的大姐大是李芳、易景茜,李娜、李婷专攻双打。! D! Z+ S4 Q( N7 b& w* b7 D
  李芳、易景茜等人多次征战职业巡回赛,都曾打入过大满贯第三轮。而李娜和李婷两人国际比赛经验几乎为零,根本没有积分,积分不够也就没有奥运资格。
2 @( ?8 d, m0 ]) N  “网管中心当时做了很多工作,把一些奖金一万、两万五千美元级别的国际网联比赛引入国内。”余丽桥回忆说,“当时我带着李娜、李婷在国内打了十几站,这样才慢慢拿到积分。等攒到了足够的积分,我们才可以到国外去打比赛。”
9 [$ |/ \* W$ F- p  那一年里,经费不是问题,国家全出,语言是个大事儿,余丽桥和李婷基本就会“Thank you”“Bye Bye”,李娜的英文也是半吊子,沟通基本上靠汉英字典。就这样师徒三人走了10多个国家。
! v7 B" i$ c! v2 _9 N  “余教练特别节约,吃的不能省。为了省100多美元房费,她非要跟我们住一个房间,她打地铺。”李婷回忆说。就这样师徒三人挤了一年,那年她们出征了25个职业网球巡回赛,总共捧回11个双打冠军,最终获得奥运资格。
; B* b. C5 j0 j# c8 |0 D- n7 \9 Y  奥运会跟低级别的比赛完全不同,那些职业球员基本没见过,双打第一轮就被淘汰。单打不错的李娜获得了一张外卡,也因为毫无经验首轮出局。5 L' t- l: k. J" A! w) {
  2002年李娜退役念书,2004年复出,余丽桥便不再担任李娜的教练。“余教练的训练方式就是这种刺激的,激将法,经常会说练不好就回家之类的话。不光是她,可能中国很多教练也是如此。但是话说开了就好了,你不能完全否定她对你的好。”李婷说。, \, }- d+ n7 Y8 D8 e% T/ r9 s" c
  今年2月,刚刚获得澳网亚军的李娜从国外飞回来参加《网球天地》杂志网球英雄的颁奖活动,李婷安排李娜与余丽桥坐在一起,师徒俩相逢一笑。
: u/ o& Y! V% L% h  两次不辞而别
% B" v9 N4 d. o. g  2001年大运会,有两个名字最响亮——刘翔首次在国际赛事上拿了110米栏冠军,李娜则夺得女单、女双、混双三枚金牌。/ X, g9 }: S* J0 R6 m6 Y! {, F
  到2002年夏天,李娜已经赢得了13个ITF(国际网球联合会)女单冠军,正在备战釜山亚运会,身体却出了问题。“严重的月经不调,一个月4次。上午打完球,下午来。”李娜曾对媒体说,严重到失眠,没法练球。“该拿的冠军我都拿了,我父亲为我设定的目标也都完成了,一下子没了追求。”那段时间是她人生的瓶颈期。% T+ w# {: Z1 X: n8 F1 P8 c
  一天下午,与李娜住同屋的李婷练球回来,发现李娜和她的行李都不见了,之前一点迹象都没有,“不辞而别只有她干得出。”李婷说。她给队里留了张字条:“尊敬的国家网球队领导,由于我个人身体不适,可能不适于网球的发展了,希望特批我下队。”  S; R* i3 ~9 `, ^, Y
  国家队和余丽桥很生气,不是走的原因,而是方式。依余丽桥的脾气,你愿意走就走。- z0 q( a, e/ v0 f" e
  华中科技大学曾给湖北队4名优待名额,可以选4个成绩最好的球员免试入学,其中就包括李娜、李婷、姜山、朱本强。2002年9月开学,别人在打比赛,只有李娜和姜山去报到了。; i& P7 z% R$ |' C* n2 F
  李娜和姜山的到来给新闻系0204班的30名同学带来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但李娜却异常低调,“关于她过去取得的成绩从来不向人炫耀,即使别人问起,她也只是简单回答。”她的同班同学黎晓云说。# r9 O! q4 l: d0 x% C# H0 s
  虽然各科成绩勉强及格,但在学校的那些年,她和姜山一如在网球场上般努力和勤奋。在让人容易慵懒的大学氛围中,他们竟然“从不缺课、不迟到、不早退”,甚至经常第一个出现在教室。
5 P6 I: X$ Y, }) m* H. Z7 W  学校为新闻班安排英文老师补课,与其他课堂不同的是,李娜和姜山对这个补习班特别热衷,“经常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尤其是姜山,常常和老师分享他们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气氛非常好,虽然当时他俩的英语水平不算太好。”黎晓云说。
% k, s; a2 |% S  李娜和姜山这对校园情侣经常出没在教室和食堂,同学们从未见李娜发过脾气,“倒是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
, d1 X% L/ R: f  李娜的火暴脾气似乎全都留在了球场上。在班级里,她给人留下了谦逊和善良的印象。新闻摄影课上,黎晓云借了李娜的专业相机,不小心弄坏了一个按钮。黎晓云万分歉意,李娜却表现得毫不介意:“没事,这是我比赛的奖品,也没多名贵。”有同学突然来了兴致想学网球,找到李娜,她二话不说就跟人比画起来。1 I9 D( X7 H" O) J. n' ~+ b
  但孤僻的李娜仍旧很难也从不主动融入这个集体,集体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她唯一的好朋友就是姜山。倒是姜山常和同学们聊天。
/ z0 d8 I& R2 D- B  有很长一段时间,李娜和姜山每天下午都在西操场练习网球,偶尔学校网球老师会陪练,武汉体院的学生也会过来切磋。“她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过网球,在球场内的她是愉悦的。从她在学习上的态度以及在网球训练上的心态,我觉得她和姜山是非常享受那段在学校的日子。”黎晓云说。
! Q+ v5 K% K5 ?' i" s( A7 q  李娜的同学们,包括一些体育特长生都认为,“她那个时候在学校西操场练习网球的心情,应该与在国家队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她没有压力,放弃名利,她表现出的喜悦是发自内心最深处对网球的那份热爱。”$ b- X+ B/ C% W3 h8 V) J# Y, _
  李娜曾说,她在华中科技大学做了两件事:学习和学中医调理身体。她感谢华科大给她的岁月,让她沉淀,去思考未来。在学校的西操场边,姜山看出她对网球的不舍,“不行再回去打吧。”2 y# f2 z3 ~1 e+ [9 h
  正好湖北队准备全运会,力邀她出山,于是2004年初,李娜复出。
) O; O0 ?+ O* {2 ^4 C/ G  这一次,对0204班,李娜又不辞而别。
6 p9 w' A+ H% q, R. N% Z: E' [  单飞的日子% h/ W0 [% m0 f5 k7 _, K
  李娜的归队让每个人都很惊奇,一年多里,她几乎没跟队友联系过。依她的性格,说不打了就是永远不打了,没人想到她会回来。“想好了要打,复练再痛苦对她也没什么了。”李婷说。
: {3 F, L0 H  l/ ^+ J6 O  j  李娜的复出势头强劲,相继在北京、通辽、乌兰浩特的三站ITF女单比赛中夺冠,只在中国网球公开赛前的ITF决赛中输给了郑洁。中网闯入第二轮,又在随后的广州公开赛上,从资格赛一路夺得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拿到WTA(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巡回赛冠军的中国人。
2 \, a1 z! d7 z# C( Z2 G  2005年,李娜首进埃斯托里尔红土赛事决赛,世界排名也跃升至第33位,超越了李芳保持了多年的第36位的最好成绩。
7 w$ S8 Z4 n4 {' t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网球队里就开始有了“单飞”的苗头。当时有一位来自日本的教练清水过来看了彭帅的训练比赛,觉得她各方面都已经成熟了,便鼓励她独立去参赛。
* k) U' m. R2 q8 n9 l4 E$ W* u8 O  这种情绪和愿望在队里传开来,几个成绩好的球员难免有想法,这让队里有些恼火。' ~# S8 d3 c1 S9 w5 a5 B3 t
  李娜公开向网管中心开炮,“要是能自由选择,我肯定不选网球!”现在看来这更像是气话,“中国运动员不仅长期生活在家长制管理模式之下,心理还要承受巨大压力,这样的体育制度对运动员职业生涯非但起不到积极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D' |- [/ j2 u5 r
  那时的李娜像个“刺儿头”,对球迷大喊“s h u tup!”(闭嘴),对媒体冷淡,对体制开炮,不爽了把球大力轰出底线。
8 E" e" a" V* Z% N7 O# u$ f$ L  在2005年9月的中网意外爆冷输给美国人克雷巴斯,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李娜直言国家队一个教练员带5个球员,沟通交流都不顺畅,教练的精力也顾不过来,自己复出一年在球技上没有丝毫进步,李娜很有意见。
0 B. j/ `! a5 }7 I2 s& P* d  e* s  孙晋芳2004年调任网管中心主任,一上任就遭遇这个棘手的问题,其实李娜的复出除了湖北队的动员,也源于孙晋芳推心置腹的恳谈和说服。李娜的这几次“炮轰”让她颇为恼火,但运动员出身的孙晋芳又很清楚地知道,对有个性的球员,单纯的压制是管理不住的。
) h3 x! k& |) W. a/ L  2007年1月,网管中心宣布姜山上调国家队给李娜当临时教练,终于给李娜吃了颗定心丸。
: P( I1 p+ O  a! l( u* o3 M$ t  同时,关于几个优秀球员“单飞”的计划也在商讨中。球员奖金65%上交国家一直饱受诟病,关于奖金的分配制度也经历了多轮讨论。一位长期与网管中心和国家队打交道的媒体人对《外滩画报》说:“其实自始自终,没有任何球员对于是否上交国家部分奖金有异议。”
2 b% l' [8 j0 I+ ^# L& \: y" h  北京奥运会,郑洁/晏紫获得双打铜牌,单打李娜首次闯入四强,她们获得了网管中心数十万元的嘉奖。但最好的奖励莫过于同意让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四位成绩较好的球员单飞。2009年初,网管中心对外宣布了这一决定,球员只需上交奖金的8%-12%。! [% N* F3 V. I5 Q& _
  “在体育总局,很少有人像孙晋芳这样有魄力,她的压力很大,万一放出去单飞,成绩不好怎么办?”她还给4人留了后路,成绩不好,随时可以回来。. a; ~; X/ C: {2 d& U
  孙晋芳赌赢了。李娜在200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闯入八强,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四强,2010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八强。姜山曾对央视说,排名前50的球员基本都能养活自己,现在是心理上的自由,“在国家队,虽然没人给你成绩上的压力,你自己也会给自己压力。”
8 }# a# Y' ~- m: S) b- v; P; q8 T, i  2011年初,李娜进入澳网决赛倒像是水到渠成,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上都达到了决赛的高度。  p' G/ H$ _9 }" U, K% e
  李娜在巡回赛里有着好人缘,赛后偶尔拿自己的老公开涮,媒体写她的笔调也不同了。“她原来对别人也不是凶,她就是那个臭脾气。”李婷说。
* H3 }* v$ N! _4 ~  法网夺冠后,李娜感谢了孙晋芳的变革,让外界看到了她的成长。“她应该感谢体制,没有体制我们出不来。网球是个高消费的项目,单飞要有经济实力,李娜没有前期的成绩积累不可能单飞。成绩哪来的?都是国家的钱垒起来的。我们每年在国外打比赛,一年多少钱我没算过,也算不出来。”李婷说。
0 f# l7 ]0 s8 @7 f$ ^1 f  而那位媒体界人士也对《外滩画报》说,目前中国的俱乐部模式才刚开始,对球员很少有专业的职业规划和经济支持。有单飞出来的球员,最后也和省队签了协议,省队出钱培养,球员帮省队拿成绩。
' c9 N8 ~! f5 Q& e; K2 h) ?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前期走了一段弯路,为了稳妥参加了很多ITF的赛事,而没有意识到直接打WTA积分更高成长更快。但谁的成长能保证不走弯路?”李婷说。* o9 X. D$ d: o/ v8 N
  李娜的成功为中国年轻球员提供了一个模本。网球评论家史蒂夫·蒂格纳希望李娜会以一个先驱者的身份被记载。“我们将关注这个胜利对中国网球带来的影响,我认为这个过程还会很慢,但我肯定会关注李娜的未来表现,我想看到她简单,纯粹,有乐趣的网球。”
' K, ]' K& f* [' I; |8 o7 ~/ U  但在队友的眼里,李娜还是那个“情商”不高的人。“我总是给她发信息恭喜她取得好成绩,她有个毛病,不爱回信息,有时候说收不到,有时候说没开机,搞得我都不想给她发了。”李娜10年的队友李婷说,“队里那么多人,我只记得她的生日,2月26号,双鱼座,捉摸不定的星座。”
# S1 ?% Y* c5 a6 ~, U/ E. z(责编: 阙如)  u9 p; Q& g% D" K7 ^9 C
8 Y/ K. U% a# ?1 d; z5 o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24 日 19:32 , Processed in 0.0756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