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u: Q- C. K, _
! W# M5 z5 L$ l4 l- c
6 {$ F& [, r* {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刘鸣教授
5 S+ i) `( n7 t1 X, o& v 核心提示
( p) p/ ]; ?. F# U, D' } 对一个国家而言,教育不是一个人成才与否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能不能延续强盛的生命力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曾有美国教育学专家参观了中国“素质教育”之后,预言20年后,素质教育下出来的中国青年将用他们的智慧席卷地球。然而,第一批素质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不仅没能掀起一股来自中国的“智力风暴”,他们中的大多数反而都显露幸福感缺失的大问题。日前,著名教育学府华南师范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刘鸣教授走上岭南大讲坛,指出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
) A! I% B, `* Z S' U “求知”不等于“成人”$ W+ s: a! _8 ?9 ~& `' ]+ a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接受教育就是学习知识,所谓“发蒙”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即“发蒙”等于“求知”。到了现代这种观念得到进一步演化,要想出人头地,改变命运,就要刻苦学习,习得一技之长。对于知识的追求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共同点。
3 v1 Y7 Z, L/ r8 o$ N 很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教育作过科学、合理的表述。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将一个动物的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在“发蒙”中,培养人的社会生活的习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一些基本行为操守,才是第一位。中华民族历史渊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古人云,“修道之谓教”,“道”就是指做人的道理,生命延续发展的道理。林则徐曾说:“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心高气傲,不仅聪明无益、博学无益,反而于己有害。性格有缺陷的人,越是学富五车,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现代社会高智商的犯罪比比皆是。种种事实都说明,教育不光是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修行修为的道德操守。
' D' i! `% t, I3 m3 O6 K7 u' J- e 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求知”是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求知”不等于“成人”。
) S r9 o; S$ t5 [ 最适时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 s) y" R' v' S% {; O 应试教育阴影下,大多数家长为让自己的孩子能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很小便接受了超过年龄的教育。科学家梯也尔做了个实验,选取一对双胞胎,让其中一个在6-7周大时,就练习爬楼梯。等到15、20个礼拜后,两个儿童同时练习爬楼梯时发现,那个从没有练过爬楼梯的小孩,跟练过的小孩,进步程度相差无几。可见,早教的意义见仁见智,历史上的早慧者,最终成功的并不多。中国科大曾开办少年英才班,跟踪调查显示,最早第一期的少年英才班成员,现在成功、成才的并不多。
; T# z0 \. V( E0 C 教育是一个复杂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通常,系统教育应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合一,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偏废任何一端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_, w# N! e, L' S' t
现在,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中,有一种极端的认识:一大部分人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安全感、亲近感、归属感只能从家庭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基本的行为操守也是在家中形成。缺失了家庭教育,孩子未必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H/ K$ e/ R) G, R5 ]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依存度越来越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着不同的分工,应该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取代。毕竟,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J, @: @8 f: J. ]: ~( v+ I 从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1 r5 W$ ]% U9 l
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最直接的刺激学生学习的手段就是鼓励和奖励,有言语的、有物质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种激励和奖励的成效是越来越打折扣。在心理学上,行为动机与成效之间是一个“n”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不强烈,很低弱,那么成效就不显著;动机太强烈,成效也不显著。适当的激励,才能发挥他最大的潜力,激励应该恰到好处。4 c, X% Y* o* R
家长、教师、学校都应该千方百计从孩子们的情绪方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有一个同事,他父亲本身是学数学的,他用一些趣味数学问题教孙子学数学,没有任何奖励,但这个小孩对数学浓厚的兴趣连大人都觉得吃惊,他做题真的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种动机和激励力量是人内部的动机。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够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调动起来,孩子会多一点快乐,成长也就更加顺利。. C+ Z/ G Q* @5 B1 c) g/ q
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方法,比如说一个好习惯就很重要,任何事情养成了习惯,就不会觉得辛苦。另外,教学的好方法也可变苦为乐,化学这门课很多同学不愿意学,我的一个同事就把化学原理编成扑克牌,同学们在打扑克牌的过程中,就能把化学原理掌握了。他甚至想把它做成动漫的形式,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虽然这种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做,但学校和家长应该在这方面努力。
; I/ v5 [1 @3 G2 b$ B 南方日报记者/吴敏8 f* }8 [+ {: D- {
实习生/周晓婷
8 g0 W; y6 x0 B p 摄影/黄瑞玲
3 p" P; R6 g6 T; l% a6 V/ {/ w.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E6 N. X4 }/ f! c" M* n$ a7 V
4 S/ j" l7 }4 {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