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t5 a) [7 p- N! X, g) S# ^, M P- q K# ~* ~6 g6 n7 ~/ `
据新华社电 3日,上海有媒体报道“上海高考作文出现网络语言将以错别字处理”、“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热词‘格杀勿论’”。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称:报道存在误解。: w7 k6 H5 E6 N: R5 d. K
在媒体报道的网语“禁用说”“格杀勿论说”中,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被提及。周宏教授的答复是:无论是从语言发展规律,还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谈,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词语都不应该“格杀勿论”。周宏说,尤其是一些已经广为流传并经过主流媒体使用的词汇,如“给力”等,不应该判为错别字。但一些仅在网民中流传使用的词汇,传播范围有限,许多人包括阅卷老师都不明含义,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
& _, a9 L( F9 o: B 周宏个人认为,谨慎使用网络用语,较为稳妥;语文老师一定会尊重语言发展规律,区别对待网络用语。
, z2 o2 R+ P; B% \% l- ~" x+ r7 E 周宏还进一步解释说,关于上海高考评价的相关标准,决策部门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阅卷老师只是考试院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按照规定,高考阅卷教师无论在考前还是考后,都不能以阅卷者的身份接受采访。此前,有媒体报道的说法,仅是他个人以语文教师的身份谈的一些个人看法。) e3 |5 R9 o! W' }7 ?
记者4日登录上海教育考试院主办的“招考热线”,在6月3日公布的《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问答》及关于今年高考的提示信息中,尚未见到“语文考试禁用网语”的通知。上海市语委有关人士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尚未接到下达的“高考禁用网语”的通知。4 S- |4 K1 }* o0 V
) y, Q8 |. ]: W% X7 B1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