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73|回复: 0

天天新报:伊能静控诉语言暴力说与媒体道义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27 日 17: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e6 _3 D& c9 r: |6 X3 y1 N7 E6 k) }. `' L- B
  吴为忠(本报特约评论员). Q8 J# n7 i# D1 d2 r
  如果说新闻媒体刊登的文字对他人构成一种名誉上的伤害,这就是一种文字暴力。最近,正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担任评委并深受观众喜爱的伊能静就遭到了媒体的这种伤害。
( f( l6 c0 H+ H' |3 d8 ~0 ?! r! [6 m  日前,台湾《壹周刊》以“激似伊能静薄纱光碟曝光”为题,报道在网络贩售的光碟中,惊见裸露唱歌的女主角“激似”刚出道时的伊能静,报道引发热议。伊能静迅速以声明和发布会的方式予以否认,表示已经全权委托律师处理,不排除与周刊对簿公堂。不过,周刊认为在报道中尽到求证的责任,激似这样的词也没有不妥。这让伊能静忍不住在博客中控诉“语言暴力”。
! T: u# U: g* d3 P" n& y: i1 T  站在一个中立而又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壹周刊》有关对这篇报道的解释,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一种表态。何谓“尽到求证的责任”?“激似”这样的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新闻中怎么能够把“似”这样一个不确定的词作为新闻的依据呢?新闻的真实性是指这些具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存在的真人真事,是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应该是一说一,说一不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 k9 C: H" ^9 x' |0 ~  周刊刊发了这则消息后,伊能静迅速以声明形式反击,表示已委托律师处理,更要周刊停止贩卖。她强调:“《壹周刊》封面中以‘错误模拟’方式,误导阅众,实已侵害本人的名誉权!”更拜托其它媒体别再跟风,否则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近日,录制“达人秀”的伊能静专程从上海飞到台湾地区召开记者会。" B% b3 n& |7 x' c) a" a5 Z! W* W; J/ N
  伊能静随后在博客中表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免于暴力恐惧的自由。这份保护不因我的工作、身份而改变。而恐惧不仅仅是指身体暴力,也包含了语言暴力。我已经决定,不再姑息任何伤害性的报道及其出处——八卦杂志、报纸、电视、网络。无论伤害的可能性有多低,我都将诉诸法律。曾经选择回避,选择默默地生活,安静地工作,不愿再多被谈论。但我渴望的宁静却不断被打扰。没有任何人希望活在语言文字的伤害下,我有权利维护我的生活,以及我对生活努力的付出。”/ K0 h4 c+ ~" @" G
  惩恶扬善,激浊扬清。这是媒体的担当和责任。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除了门户网站,在微博、博客里,也经常出现很多爆料,但是,当我们把从网络上获取的各种爆料转化为新闻报道,切不可以为贴上来自“网曝”的标签,便没有审核的责任了。相反,更有核实新闻真实性的义务,以此维护媒体和记者的公信力。
4 U9 T6 |- G& K% l. A7 i$ t  新闻的真实性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我们要从伊能静事件中体悟到媒体肩负的责任,不要使虚假报道成为一种文字暴力,伤及无辜。
& B$ @+ R& t) g(责编: Lorring)
: }( D4 ?, S0 ]* V) \
; N% F" |* I  H( ^0 E; o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15 日 20:24 , Processed in 0.0784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