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 M, |3 {& K) B! i! \& A
. D0 f( ]- e. J7 I" P2 { 本报记者 许琦敏
) O5 j5 ]: A; a5 F9 k/ } 未来5年,上海核科技领域人才每年的供求比例将是1∶10;让专家们忧上加忧的是,别因为眼下公众中的“核恐惧”、“核误解”,吓跑了有志于投身这个领域的年轻人,造成新的人才断层 Z9 Q# q! W9 w( K, M1 ?2 f
被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吓了一大跳的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很“懵懂”:原来我们早已身处“核时代”,生活中有核电站、核医疗、核农业……可一直没有明确的意识。现在意识到了,但许多人的意识中恐怕就是对核安全的担忧。这让核专家们忧上加忧:别因此吓跑了有志于投身核科技领域的年轻人!当年日本电视剧《血疑》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都曾吓跑过一批年轻人,结果造成了我国核科技人才的断层。要知道,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上海市核学会的统计显示,未来5年,上海核科技领域人才每年的供求比例将是1∶10,也就是说,每年学成走出校门的专业人才仅能满足十分之一的需求。上海如此,全国的人才缺口也大。这个缺口必须补上,因为我们不可能不利用核能,至于核安全,缺乏人才自然容易缺乏安全。. K$ z2 s4 ^* k+ V, @
专业人才不能满足需求
4 {7 f" }. V7 e& r0 Y) ?, M# | “这次帮日本‘会诊’福岛核电站事故,美国一下子派出了40多个核专家。”核物理专家、中科院上海分院常务副院长朱志远借此解释,围绕核与核工程,需要众多核学科领域的专家协同工作。而设计、建设、运营一座核电站,更要求一个国家具备综合“核实力”,它关联到堆型设计、核工程材料、乏燃料处理、环境监测等多方面,需要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工程,以及核电子学、核医学等几十个核学科做支撑,这么多学科都要有人才、有研究团队,但是,我国目前的专业人才数量、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3 j- p! J+ H( `5 V3 f9 D- H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陈建新教授告诉记者,前几天,他们接到上海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的电话,由于监测任务紧迫,希望马上输送几名毕业生,但可惜,这个专业恢复重建后首批招收的23名学生要到2013年才毕业,而且似乎多数想读研究生。8 l: v+ _1 J1 W
根据上海市核学会最新的调研数据,到2015年,上海核科学技术领域每年的人才需求在1000人左右——市核学会秘书长许道礼介绍说,上海的核能设备制造企业每年需要大约200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每年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500名左右,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每年要150名左右硕士以上学历的专才;与此同时,上海核医学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医院拥有了核磁共振、PET等核医疗设备,保守估计每年需20-30名专业人才。但上海每年培养出的核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总数仅100多,“人才供求比例大致为1∶10,且不说其中一部分毕业生会去外地工作。”* d2 I/ D- G* i+ a/ C
补上人才断层还需十几年& Y( [! i* m& B/ F6 p
我国的核科技人才有一个断层。一位核物理专家告诉记者,日本电视剧《血疑》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吓跑了一批本来有志于投身核科技领域的年轻人,这个断层长达15-20年。
4 t3 R# U; }* l$ v* r( }2 x 这15-20年意味着什么?许多高校的核专业一度关闭,师资流失,结果如今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十分紧缺。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袁竹书说,1997年复旦物理二系(原子能系)也停招了本科生,直到2009年才恢复核专业,同时恢复本科招生,这期间一些教师不得不转换岗位。
: F8 s H$ W& R( F 核专业人才培养,投入高昂。离子加速器、辐射测量等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动辄以百万元计。近年来,虽然我国有40多所高校开设了核专业,但拥有高水准师资和完备教学设备的十分有限。& a" ]+ y, t9 g6 F1 J7 f' e1 ]) w g
“一般的核专业人才通过本科、硕士教育即可输送到社会,但骨干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还必须在实践中锤炼,脱颖而出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位专家说,面对像日本福岛核电站这样的重大事故,就需要精通反应堆顶层设计的大师级人物来对事故作出精准判断。很明显,我国核科技领域的人才断层要真正补上,还需十几年。: w8 s9 z5 q* y
核人才培养必须从严
_7 r/ k' V: D: q 核辐照能为农产品保鲜、质子刀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就连一些常见的烟雾报警器中也有放射性物质的身影……既然核人才如此紧缺,能不能招募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核专业培训,以此应急而弥补缺口呢?似乎也难。
- @0 e3 h" U# o, ]+ S 陈建新告诉记者,核专业人才必须严格培训,对核理论、辐射防护、仪器操作等等有深刻认识。比如操作核相关的仪器,不仅要能动手,更要求知其所以然。许多核仪器由核技术专业出身的人操作,性能方能充分发挥,安全也有严格保证。4 O& E/ ]; d a4 G% A
“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这几年核专业的招生质量在逐年提高,但总体而言,学生的物理基础、逻辑思维与恢复高考之初的那批学生还有一定距离。”袁竹书说,20年前,他给研究生上核理论课,无论课堂讲授还是学生作业,全都要求用量子力学来推导,但后来他不得不逐渐降低了授课难度。“明年起,我们招收的首批本科生要开始上专业实验课,我极力主张严格要求,这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对公众负责,从事核技术工作的人必须有严谨的作风。”: ^ [' m4 [% |( f
: H* w$ d; I/ {1 n9 s8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