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X$ ]% ~. m2 R2 w" `
/ S4 i4 }$ P' T1 s) Y
. w& F; v# G2 p2 w7 y9 f昨日,吉林省吉林市,一轮比平时更大更亮的满月出现在夜幕中。CFP 图
8 N. M1 a( s! }9 d# l" ^ 专家表示$ `; F% P E/ w/ Y7 B" K! ^+ e
以“超级月亮”谣言为代表的无知言论,凸显了公众科学素养的缺失
7 V3 | Y, l' {4 [5 f( G! E e! m7 R 需要对科普知识进行“补课”,培育国民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
9 [) k. Y1 W" Y- q; ?6 O1 ` 本年度最大最圆月19日晚亮相天宇,人们对炒作、迷信“‘超级月亮’引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反思并未停止。相关专家表示,以“超级月亮”谣言为代表的将正常天象与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的无知言论,凸显了公众科学素养的缺失。而弥补这一国民素质的短板,不仅需要科普知识的“补课”,也需要注重培育国民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1 w( X0 P4 d$ T4 g% E* n2 s/ `
什么是“超级月亮”?' _4 L, F0 \8 N- t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超级月亮”(supermoon)的提法最初是由美国占星师理查·诺勒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明”的。之所以有“超级”一说,可能是缘于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确实比平时大一些。
+ H7 ]. G* a+ F! j& H7 `; q. g “超级月亮”谣言始末+ q4 L& ]! }/ g: t; M& Y
外国占星师首先“发明”“超级月亮”的说法
& m) g+ Y5 i7 P3 m9 L- ~ 经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放大* a/ K H' g: |% [8 k. v( |/ F; ?
逐渐演变成会引发“超级灾难”的传言
/ e! t) \, o% q 很多天文学家出来辟谣( s- I9 [% i5 k/ o. `' P
传言影响力逐渐变小! z* ?! d- u) _/ k2 E6 e9 t
传言. L4 M- T$ t% T
“超级月亮”引发“超级灾难”?7 r8 @' t' J3 L) G* u5 q3 `4 f
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4 W# X7 y2 \- p
“超级月亮”谣言又起
( Y2 g @) {2 m$ `/ O e 专家再次辟谣
% ^2 T3 i: {" N- k2 v" \2 i% y 19日晚,凡是天气晴朗的地区,公众都可欣赏到天宇中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据天文学家介绍,19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到达近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且当天又恰逢月圆时,因而月亮看起来确实要比平时大一些。然而,这场本该带给公众视觉享受的正常天象,却被国外一些人炒作为“超级月亮”,称其将引发“超级灾难”。4 B% `. V, S0 z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超级月亮”的传言称由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增大,“超级月亮”会引发严重的地震、火山爆发或者其他自然灾害,这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1 X& Y+ x" U" i. q& M+ h0 u& c 尽管科学界对此并无异议,但“‘超级月亮’引发自然灾害”的言论经过网络等媒介传播放大,在很多国家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了以正视听,很多天文学家出来辟谣。
& A! c% B0 d- A1 h: V; e8 x, L. x 国际射电天文中心的科学家比特惠勒表示,所谓的“超级月亮”不会带来地震或者火山爆发,只会让地球出现比平常更低或者更高的潮位,没有什么值得激动的。7 l" K1 Q& A- G7 {2 s1 M
正当“超级月亮”的谣言渐渐归于平息之际,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又一次让其抬头。谣言传播者据此认为大地震是“超级月亮”引发的。
7 L; Z: `1 X8 i! t, \. j “这些言论毫无根据。”王思潮表示,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呈椭圆状,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并不恒定。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最近36万公里左右,最远40万公里左右。距离不一样,公众眼中的月亮也就有了大小之分。19日晚月亮也只是比平常看上去大了一些,并无特别之处。
& P c: B; ]1 ]; w 将正常的地月距离变化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联系在一起也没有任何依据。王思潮表示,地月距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其对地球上潮汐有一定影响。距离近时潮汐力就会大一些,反之,潮汐力就会小一些。而地震主要是由地球板块运动所引起的。因此,从目前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相关事实来看,地月距离与地震没有任何关联。( {/ Z; [& Q+ S- R! Q9 h
以往例证
- d' T P/ W. ^& f. V 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冰雪灾害、旱灾等的发生,一些迷信的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结为日月食、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的发生。这些夸大其词的言论由国外传入国内,经网络、手机短信进一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6 A( V+ L1 v. J' i 除了此次的“超级月亮”外,有关“太阳风暴可能会带来‘世界末日’”的言论也是一个例证。伴随着新一轮太阳活动峰年的到来,近来太阳黑子活动相对频繁起来,并伴有小规模太阳风暴的发生。在美国宇航局发布了“2013年超级太阳风暴可能会袭击地球”的预警后, “太阳风暴将带来‘世界末日’”的言论不胫而走。1 T! e1 ?& \9 W! w6 \' M( j
新华社记者蔡玉高、蒋芳8 ]( f# \7 l1 b' x! Q' a5 D
专家说法
" q, z+ o9 O* s% d# b: {9 ` 正常天象与自然灾害无关 {8 f) {& G, L# z- q0 h
为什么在科学技术已经相对发达的今天,这些谣言还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5 l5 Q# Z1 }3 z
王思潮分析,关键在于其作出结论的前提中总有部分科学的常识。如强烈的太阳风暴对地球会造成一些影响,19日晚的月亮也确实要比平时看上去大一些。当然,只要公众仔细甄别,这些谣言也是很容易被识破的。
0 o5 S# g: S7 z' A: E, v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杜文东分析,影片《2012》公映后,这部灾难片已被当作宣扬“末日说”的载体,一时间关乎“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的言论甚嚣尘上。而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一些人难免对未来产生迷茫之感。此时,将正常天象与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的言论就容易为这部分人所接受。一般人又都有从众心理,听风就是雨,谣言也就越传越开了。/ A m) Y: f0 W% @6 l+ r
相关天文学家表示,在古代,由于条件所限,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很多现象不能解释,因而将灾害的原因归结为上天的惩罚或者是日食、流星雨等天象的发生。当时统治阶级则从维护政权的需要出发,进一步宣扬诸如此类的宿命论观点。
5 i, |; @6 d2 q ^) K 王思潮提醒,尽管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没有穷尽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如今人类不仅掌握了太阳系内行星、一些彗星的运动规律等,还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载人航天飞机等。“天象的发生只是正常的天体运动,与自然灾害没有直接的联系。”王思潮强调。
# s# t; Z) u/ E: ^- \ 深层探讨5 q: s: T7 F. \3 y! ?$ e
谣言“以讹传讹”: v. A8 M; f5 G) I6 d
国内外屡见不鲜
1 U9 y& f$ O. ^7 t/ s0 h1 w 无论是缘于国外的“超级月亮”说,还是近期的“碘盐危机”,所引发的猜度与恐慌都令人深思。这也不禁让人想到过去的一年多里,那些备受关注的类似事件:从“吃绿豆能治百病”的张悟本神话,到道长李一的“盖世神功”,从媒体炒作“地球遭遇千年极寒”,到网络盛传“世界末日将来临”……面对其中一些明显的科学谬误,很多人不加质疑地相信、追捧、盲从,个别媒体不加选择地跟进、扩大、炒作。8 k' ]$ e- \% q, _& O7 U6 y' V
有关专家认为,类似的以讹传讹、谣言四起,屡屡引发公众情绪的集体失控,是公众焦虑感和缺乏安全感的一次集体释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的一种表现,但根子还在于国人科学素养、文明素养的缺失。! C/ M7 q1 P9 f9 U$ ~/ d# Z" u
缺乏独立判断
$ c7 ^/ Z) ]0 o- [1 C 导致一味盲从
% B2 A! \5 U8 `% g h& H*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在中国这种社会制度和环境下,国人普遍有比较强的外界信息依赖性,而不是依靠个人决策作出独立的行为判断,也就是常说的“从众”和“跟风”。
9 z, r, n7 z0 L9 y5 u$ {) E. B 虽然不能简单地批评民众缺乏基础性的科学素养,但不可否认,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心理素养都是我国国民素质中的短板,因此人们在信息面前往往失去判断能力,比较容易听信谣言。
7 K; e& U. z1 G# J2 U8 o0 v 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 j Y: |( ~/ b2 q- v 教育应“去标准化”
9 z) O0 [- D: p) }+ s* I 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不到4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差距很大。! J, m! T$ f+ t. |7 k& g; z
“要避免谣传引发集体恐慌,除了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让信息透明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公众具有相当的科学素养,才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盲从。”熊澄宇说。4 r5 i. T$ Z1 U% m
有关专家认为,除了加强科普教育,还需要注重培育国民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 `# z" r' z: T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殷飞说,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对学生独立思考强调不足,孩子的想象力被“标准答案”绑架,缺乏大胆创新的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了“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很难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纠正过来。因此,未来教育应在“去标准化”方面下工夫,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和体悟学习材料,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
+ p7 [9 g4 m( _! y1 M* d* G) f" f/ D8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