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
9 `8 C7 ]. R$ Z, T& @2 J
1 ]) n. n3 o6 r; p作者:易富贤(网名:水寒/中山水寒),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
5 w9 Y5 u0 I) }% dSociety of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Scientists(美国华人教授、科学家学社)创始会员2 v" S! j! h4 `, Y4 q F$ c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familyyi@yahoo.com
3 o$ ]" X' @! x2 \ i1 ~$ s4 ]2 Y' m- S! n0 p( K/ {
目录, ]( H" i: d, h2 X9 G
9 i+ C( j* s! }# `- k+ S* i一、小序5 t& l6 P8 A% b* q) r6 |! |7 n
二、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支柱; W- I, g" T/ z$ R' \
三、边界是暂时的,人口是长久的-计划生育威胁西北边界安全. @1 k5 p4 o$ B! `# _9 s5 |
四、人口增长呈长S形曲线-神秘的人口自控机制
4 q! k2 x6 s( N! O7 N五、不育症急剧上升,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一起成为人类的三大疾病--不要错过结婚生子的季节: C3 ^" g; u& K( R0 e7 _, J
六、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撒谎,威胁中国持续发展-1.3的生育率是民族急性自杀
& K2 Q, }: Z8 x" m" V七、中国目前真还有1.8的生育率?
7 e2 I4 D4 e& Z; [: Y, q八、不批马寅初新人口论,天理不容!-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没有错
( z/ d( c" q0 ?+ U3 l! | x九、重新分析生育率资料-八十年代就没有必要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 h" @+ h! @ J4 d) {7 l" V
十、计划生育(尤其是晚婚晚育)降低了人口素质7 F, E. G" E: |- k& s
十一、停止计划生育不会造成人口膨胀-“超生挑战中国16亿人口上限”是个大笑话!9 ~- T3 |1 K- \
十二、人口减少的恶果-老年化比人口爆炸还要危险
' D: n( l- U' W十三、驳李小平“两百年将中国人口减少到三亿”的谬论-科技进步能解决老年化问题吗?
" C* N# o: }+ L4 M8 G0 U- V" J十四、看人口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结构-日本的衰退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老化4 H: Y, R ]1 e* |) m
十五、老有所养,谁来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层哲理 # H/ e. N+ y3 g1 E5 [
十六、寿命延长会成比例延长工作时间吗?, h9 j: K, E T* H! F" P* A& H
十七、中国今后无法建立起西方国家目前的养老制度-为什么现在50多岁就可以退休?( \8 X! N4 _. p3 K5 u8 b
十八、为什么现在人口仍然增长?-人口结构决定了现在的就业压力和今后的老年化压力
3 `+ z0 L4 j7 G) V$ D十九、中国现在养小孩为何这么贵?-计划生育以三倍的成本为将来培养一个劳动力; f. U6 }% w" B* J& J/ Z* D
二十、在人们印象中,中国人特别重生育,事实刚好相反---海外华人的今日就是中国的明日
4 a" i( j- X' x7 W) ]二十一、谁能断言中国人口上限?-中国的人口过多是个流传很广的谎言# m; t8 a5 P' M$ ]2 i8 f
二十二、被夸大了的环境危机$ ? t1 }" E6 A: R+ g
二十三、经济落后能归因于人口过多吗?-恰恰相反,足够的人口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 _9 h& S1 J4 l; K! q) g二十四、近代科技加速发展的原因-人口爆炸导致科技爆炸 ! T8 L3 @& z0 X- y2 g
二十五、人力资源将是今后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失误将使财富变为废物
7 w; g: k* `2 H二十六、中国、印度崛起的必然-人力资源重新变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
7 z+ c, J% _: U( \) y* P4 Z" V9 f二十七、近年粮食减产不是耕地的问题,而是农业政策的问题-要用全球化眼光看待农业分工
# H, s0 e3 `/ j4 q Q- L* `/ E3 K二十八、总结: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计划生育本身(而不是人口过多)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9 k+ l0 K1 \8 [1 ]
二十九、敢问路在何方?-用“奥康姆剃刀”来解开人口问题这个“哥顿神结”; N- J* F( A, x5 p7 K+ @
三十、古老的哲学往往露出年轻的微笑/ ~' S4 J: b% u1 ?, r$ ~1 [
三十一、后记/致谢
) O' x' W; ^# E2 g8 E; t, L) V8 f; d1 |' {) V) N' z) Q
观点摘要导读:& U# m+ j) U* p# x' U
) d+ {$ J5 @% q) Q
1、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物质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政治、经济、国防、文化、民族心理的安全都依赖于人口安全,以人为本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口安全意味着要“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维持人口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孕人口比例,每位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妇女应该生育3个孩子。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就相当于掠夺性利用人口资源。: X. a3 X, q) p
) o$ t" Q, D- N; v
2、人口有其内在调控机制。人口呈长S形变化,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两百多年的急剧上升期,然后是人口高水平平稳期。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生育愿望降低,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到达人口顶峰(有些国家开始下降),发达国家都绞尽脑汁鼓励生育;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还处于增长阶段;中国本来应该与印度一样还在紧近顶峰的增长期,但中国的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过早地到达了由增长向减少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情况还实行计划生育,今后人口减少的势头无法控制。中国人口占全球份额由传统的1/3降到到了二十世纪初1/4,再降到现在的1/5,二、三十年后将降到1/6。在我们囔着人口过多时,我们占全球的比例下降了一半。7 @) ~$ W% R% d( @
6 O) ?; j" ^ ?, z
3、边界是暂时的,人口是长久的,要动态地、以全球化角度看待边界问题。对汉族的不对称计划生育以及汉族外移将导致汉族在西北的比例越来越低,民族问题将变得非常严重,威胁西北边界安全,我们几代人稳定边疆的努力将变得前功尽弃。
! c7 t3 t. e; w
& A) a+ D4 R5 \4、1979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比世代更替水平稍高,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教育可以很容易地降低生育率,八十年代就没有必要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p* C7 H! l- z& }. x! B( r0 B" C
1 ]6 D: ?9 v1 ?1 e# l) o
5、解放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历史上一直缺乏的人口一下子变成社会问题了。有人将中国人口问题归因于毛泽东的昏庸,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大乱后都会有一个时期的出生率较高,并且更大程度归因于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现在的70多岁。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解决人口问题的毛泽东人口思想是没有错的。《光明日报》1979年8月5日有一条标题“错批一人误增三亿”。仔细想想,从1959年马寅初“新人口论”被批判到1979年为马寅初平反,不过20年。1959年人口6.48亿,1979年人口9.709亿,这20年人口增加3.23亿。多出的那三亿加上他们已经出生的子女总共近五亿人口,虽然只占中国目前总人口的38%,但却占了中国25-45岁人口的63%,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没有这三亿年轻劳动人口,中国现在怎么发展?经济实力还能排世界第七?老年人怎么活?今后怎么持续发展?现在45岁以下的人在唠叨“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时,可曾想到要是当年没批马寅初的话,你们中的一大半都不可能出生的。想到这里,背后冷嗦嗦的,有遇鬼的感觉!
6 E( Z, G) C- T, D/ v
( j- ]6 `2 A+ J% ~& W0 K0 s9 u1 d6、计生委80年代以来就没有掌握过真正的生育率资料,根本不采纳客观的生育率资料,计生委现在宣称的1.78的生育率资料是从教育部、卫生部借来的(专门抓老鼠的猫竟然要狗来教怎么抓老鼠)。事实上将七十年代以来的国家统计局和计生委历次调查的客观生育率资料直线回归,回归系数还是很高的(R2值超过0.9!),说明客观资料是可靠的,1990年左右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现在只有1.3左右了。6 ~& v8 |' h: b* V# c+ g D# r. c8 @& s
' Y' c: t0 v5 H/ W0 K1 A0 p# K7、全球人口增加只是近两百多年的事情,在这两百多年中国妇女平均终身生育率在6.0左右,中国人口由传统的数千万增加到现在的13亿;以现在的1.3的生育率,也只要两百多年就可以恢复到数千万。在人口爆炸过程中由于有足够人力从事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在进步;而人口萎缩时也必然导致科技进步的减速和经济的萎缩。可见,人口减少和老化比人口爆炸危害还大。
- Z, j2 `9 W' n: F5 n0 Q- ^" t1 D# u0 A
8、计生委以超生个例来误导舆论。事实上即使都允许生两胎,并且也都生两胎,没儿子的继续生下去直到有儿子为止,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91。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决定了生育愿望(目前生育愿望农村平均1.8,城市平均不到1.6,上海只有1.1),要是只允许生两个,实际生育率能到达1.5就不错了;都允许生三胎,生育率也难以到达2.1;现在停止计划生育是不会造成人口膨胀的。国家目前的由“多生罚”向“少生奖”的政策转变是依据计生委的1.78的生育率,但既然现在只有1.3左右的生育率,得彻底停止计划生育,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千万不要忽视计划生育长期宣传和经济发展所培养的丁克文化,丁克文化对社会的危害远比超生严重。# s6 `$ ~, }9 s4 c4 Q& f' S
N2 e1 y* v; H3 ~' W' L
9、人口的结构比数量重要,生育率比出生率重要。从关注生育率还是出生率可以看出一个政府是否是为历史负责。计划生育关注的是数量和出生率,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强行降低出生率,使生育率远离更替水平,后患无穷:加速人口老化,降低创新力和劳动生产率,引起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威胁着今后的社会持续发展,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到无法承受的地步,降低国防力,激化了干群矛盾,威胁中国边界安全,降低了人口素质,加大了出生性别比,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畸化了家庭结构,破坏传统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计划生育不仅使中国过早地进入老年社会,更为严重的是腰斩了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使中国过早地进入低生育愿望时期。由于人的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核心,计划生育动摇了国本,今后大多数社会问题可以概括成一句话: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0 U$ W0 x2 \; {' B, w
7 D) Y z" E3 K7 q( Q* U9 V10、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导致了中国现在的就业压力(当初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的滞后性决定了现在50多岁可以退休)和今后的老年化压力。现在的抚养比是历史上最低的,几对夫妇养一对老人,一对夫妇又只抚养一、两个孩子,这是现在经济腾飞的原因之一,但却是透支今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停止计划生育多增加的人口不是抢现在年轻人的饭碗,但却能为现在年轻人养老。停止计划生育一举两得: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和今后的老年化压力。
5 e! `6 l8 U g$ B, R( `
( P7 w! c' B+ G9 A; G2 i11、科技的提高不能解决老年化问题。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人类几千年历来如此。法国、德国、日本比中国发达,但现在这些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心理抚养能力反而是下降的,总抚养比是不断降低的,这也是发达国家不要小孩、家庭越来越小的原因之一。
7 g2 B4 l3 V' O& [' [+ P
9 u$ q9 Z7 D0 X4 K8 @12、寿命延长不会成比例延长工作时间,尤其是今后智力经济时代。比如平均寿命只有60岁,只在生病时候需要抚养;平均寿命80岁,至少有十年需要抚养。因此寿命延长,工作年龄并没有相应延长,养老负担更重。
% H% s" B0 v/ x/ y6 r( ]
) F( f6 J4 G% p& X e# m! O13、养儿防老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全社会角度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仍然正确。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通过税收政策),否则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中国人口多,但今后需要养老的人更多,说是老有所养,但在年轻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养呢?
- z4 W! q) x: k0 u5 ? M
6 Q" S9 C/ R4 E( n14、中国在可见将来不可能能建立起西方目前的养老制度。西方开始建立养老制度时候年轻劳力有余(直到六七十年代都还是人口爆炸),纺棰形的人口结构(中间劳动人口多,需要享受福利的老人少)能保证这种福利制度,但现在生育率持续维持在低水平,人口结构呈倒三角形(老年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开始出现问题了。就是现在,问题也才露出芽来,因为现在的劳动人口(还是以前高出生率时候生的)仍然足以维持养老金制度,但现在的劳动人口到老时候却不能拿回养老金,因为下一代人不够。法国已经将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了。再不停止计划生育,中国今后80岁能拿退休金就不错了。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是无法建立起合理的养老制度的。* \: h1 _ p) B6 [% A; v
% F* u1 i( i5 S, c4 H3 [
15、现在国家只承担城市人口中几千万老年人的退休金,而又有七、八亿劳动人口为后盾(通过纳税)。可以说现在中国城市退休人员是历史上相对待遇最好的,有人因此得出养小孩没有用的结论,事实上完全是错觉。现在农村也因为有多个子女养,问题也不大。等现在年轻人到了老年(城市化达到70%以上),政府将承担所有四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金,而此时年轻人口又数倍减少,总理怎么当?不要忽视今后弱势老年群体对社会的潜在破坏力。0 M/ `: T* @5 i/ G' @
6 C' U: d6 L6 r2 v% x( S16、既然现在生育率已经降低到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为什么人口仍然在增长?那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相对我们的父母辈(六、七十年代每位母亲生育5、6个孩子)有增加,但相对我们来说是减少的(1.3的生育率意味着下一代只相当于我们这一代的60%)。由于我们父母都还没有去世,他们人口比我们少很多,就算我们每对夫妇只生半个孩子,人口总数也会增加一段时间。但等我们父母辈到了七、八十岁开始去世时候,人口将会一下子负增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的低惯性增长是急剧减少的先兆。
- h" ^& P( Z. z5 s; k- N- J0 @: r; y+ w* c& w) ~' ~+ ^
17、计划生育并没有降低社会成本,而是以三倍的成本为将来培养一个劳动力,这也是中国现在养小孩为何这么贵的重要原因。经济越发达,养育小孩的相对成本越高,计划生育使中国在低成本时候限制对未来劳动力的培养,等今后高成本时候中国又无力鼓励生育小孩。社会要持续发展,首先人口得稳定,一个家庭得养育三个孩子,一个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意味我们社会分配制度和消费心理有问题。! v6 ^5 e6 h; H' `
' n3 A @/ |3 C7 K) F- F18、在人们印象中,中国人特别重生育,事实刚好相反。18世纪中国妇女平均比欧洲妇女少生2、3个孩子;从海外华人看,在现代经济和福利制度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不堪一击,现在海外华人的生育率几乎是所在国最低的,这与我们的民族心理有关。从我呼吁海外华人多生孩子所遇到的阻力看,中国政府今后要鼓励生孩子难度远比欧洲国家要大。8 \, j u) @% g! h4 v3 w) y2 b
# j0 S- F) y* w4 a& x% j. V19、人类几千年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没有质的变化,印第安人的伟大农业成就导致近两百年来的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再导致科技爆炸和传播的加速,这就是近代科技加速发展的原因。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的消耗也增加,这种消耗增加只是“加法”地增加;但更重要的却是使目前的“非资源”变为新的资源,这种新资源的增加却是“乘法”地增加的。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人口不断增加,而生活水平反而不断提高的原因。
, V- d& v' X$ M5 h. r+ a0 B$ ^" a# f! r' z
20、经济水平并不完全由人均资源决定的,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足够的人口是经济繁荣的必要保证。
: d) K" r# |2 j( j" j1 j6 ?3 Y3 i2 t/ X3 ~% v0 l
21、从游牧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承载同样人口所需要的土地在数倍数倍地减少。近两百年人口在快速增长,但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说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成长远远比人口增长快。何况现在人口增长已经减缓,科技的进步却还在加速,谁能断言中国人口上限?再说,相对日本、韩国、越南、欧洲国家,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政府的职责是引导民众发展经济,而不是通过编造人口过多的谎言,降低人口的增长,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 u N/ v3 d: d' o V! }+ h- s9 H: V$ s" o/ b6 F" u& k* A, \3 L
22、中国目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增加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农村的生态却在改善。从全球看,环境污染也没有人们想象的严重。中国目前的环境恶化不是因为人口多,而是因为粗放式发展模式,是因为立方和执法无效的问题。要是不改良社会制度,不加强执法力度,不提高人口素质,即使中国人口减少一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仍然严重。1 ]6 i( q' e( e5 c
3 o$ D/ D$ H7 }0 E ]0 ~+ [* ]23、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发达是人口少的原因,希望中国能将人口降低到三、四亿,然后过上美国现在的生活。其实这种想法非常肤浅。一方面,客观上中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不可能象切蛋糕一样把现有的13亿在保持年龄结构不变的情况降下来,现在的计划生育其实只能降低生育率,减少新生人口,意味社会持续老化,等人口以这种方式减少后,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比例已经很低了(很容易惯性地降到几千万乃至灭亡),人口结构已经是不可持续发展了(抚养比将达到历史最高,没有创新能力了,也缺乏生育小孩的愿望了);另一方面,美国的发达根本不是因为人口少,相反,美国正通过鼓励生育和移民增加人口。 I4 |; X- z3 |
0 S" G$ B! H$ G; s8 w, _
24、不用说中国人口减少到8亿,即使3亿甚至几千万,要想保证现有的生活质量,现有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不过是多维持几十年罢了,因此现在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是不可能走回头路的):依赖于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将现在的非资源转为资源),而科技进步依赖于足够数量、合理结构的高素质人口。投资贫困地区的教育将是国家最佳投资。
; E. p( Y1 ?3 Q+ q5 |7 ^- {; o( z; ^0 _: ~
25、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资源,即使中国一个孩子都不生,民族自杀,留着资源给美国,美国也不过多用几十年。干吗要为了其他国家多用几年现有资源就民族自杀?别人也不会感谢你的,因为谁都知道对于现代社会,竞争现有资源只是暂时的,长远看,节流不如开源,人口减少意味着开源的智力也减少。中国人口减少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悲剧。
2 `: H& y) c8 c( F& H& M( O$ n' S" A, y& w9 X3 T3 X0 N" ?
26、今后商品中单纯的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产品的比例将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产品比例将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将是今后最宝贵资源,合理的教育将使人口包袱变为财富。
3 w6 b7 E$ I1 I: _6 F4 B& `$ @: F6 r4 r
27、近年粮食的减少不是耕地问题,而是农业政策问题。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农业分工。5 f, F5 r4 {! {0 E9 O
+ D, J: U# E! Q( C' r8 Y: e28、我不是人口学家,为何能挑战计生委?因为我坚信人口的自我调控规律,这种规律就象母乳喂养一样是最自然可靠的(虽然机制不很清楚),几千年来如此,在现在的发达国家如此,在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如此;计生委和众多人口学家列出了很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复杂模式,这些模式象麒麟一样完美,就象当年宣称的人工奶粉一样(蛋白质、脂肪、淀粉等都比母乳要高)。到底谁对?请奥康姆剃刀作判断:就是如果对某事物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其中之一比另一种简单,则应该选择简单的解释。因此我的简单思路更符合“奥康姆剃刀”的“思维经济原则”。“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我不钻进计生委和人口学家的理论套路,才能看出计划生育的荒谬性。
7 Y, G1 Y& s8 q+ d9 ]" w5 U
% k; M0 C, D+ i/ s/ |! I29、现在虽然已经知道计划生育的危害性,但还有专家还说:“计划生育毕竟是基本国策,要改起来哪有那么容易?”,给人一种“顽固到底”的感觉。说要想确定无疑地证明计划生育是错误的,恐怕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问题是,等经过周密研究发现工喂养确实不好,想改回母乳喂养时,已经吸不出奶了(孩子隔了几天不吸奶就会断奶的),计划生育的宣传已经将生育愿望折腾得只有这么高了。亡羊补牢,越快越好,再不立即停止计划生育,更待何时?停止计划生育必然会有一个生育高峰,不要被这个高峰吓倒,这个高峰对今后政府来说是雪中送炭,是民族持续发展的火种。
6 [5 L5 [ ?7 G- k6 G9 H+ X. t# O1 b4 L# v3 m: ~# E
30、评价一个领导人历史政绩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长期以来土地资源是最宝贵资源,开疆拓土的圣君、名将名垂青史;近代政治制度成为发展的瓶颈,华盛顿奠定美国民主制度,世人敬仰。但今后最主要资源是人力资源本身,要是能在人口问题上拨乱反正,将是功近而德远。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失误还有弥补的机会,人口问题的失误几代人也承受不了,中国有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现在学者和媒体似乎只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老年化和爱滋病这两个问题足以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前两届政府的历史功绩必将因为这两个问题而大打折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本届政府任重而道远!
% f2 q/ R( ~3 I! v; x# A* B, y7 X4 W& N8 O! b A# D/ a1 T" ~
转自 独孤堂 |
|